第51章 玄都观问策(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宫廷之殇》最新章节。
换上了一身利落的骑射服,在宫苑后空旷的校场上练习射箭。寒风刮过脸颊有些生疼,但他小脸绷紧,眼神沉静,一次次拉开那张特制的小弓,瞄准远处的箭靶。
“咻!”箭矢离弦,稳稳钉在靶心边缘。
“殿下好箭法!”负责教导他骑射的赵挺在一旁赞道。
允堂放下弓,小脸上没什么得意的表情,只是呼出一口白气,认真地问。
“赵统领,有些距离靶心还差一点,是手臂不够稳吗?”
赵武上前指点。
“小殿下,是风。拉弓时需再稳一分,预判风势。”
允堂点点头,重新搭箭,凝神屏息,小胳膊努力维持着稳定,再次拉开弓弦。他的世界里,此刻只有弓弦的张力、箭矢的方向和呼啸的风声。
朝堂上的暗流涌动,兄长们之间的交锋,甚至母妃永和宫里的压抑气氛,都被隔绝在这片校场之外。南烁将他带在身边抚养,给予他最好的教导和保护,却也只是无形中将他与那些残酷的争斗暂时隔开。
外面那些在平静水面下汹涌的暗潮,他尚未察觉,也无人会让他此刻察觉。
城郊,玄都观。
这座道观远离尘嚣,坐落在一片幽静的山林之中。观内古木参天,清幽寂寥,唯有几缕青烟从主殿的香炉中袅袅升起,更添几分出尘之意。
南烁独自一人,踏着布满青苔的石阶,一步步走向观后一处更为僻静的竹舍。他今日穿着寻常的靛蓝色锦袍,未带任何随从。
竹舍的门虚掩着。南烁在门外站定,整了整衣冠,抬手轻轻叩门。
“进来吧。”一个苍老却异常平和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南烁推门而入。竹舍内陈设极其简单,一榻,一几,几个蒲团,墙上挂着一幅笔意空灵的山水画。一位须发皆白、身着素色道袍的老者正盘坐在榻上,闭目养神。他便是南朝已退隐多年的老国师,玄微真人。
“晚辈南烁,见过国师。”南烁恭敬地行了一个弟子礼。
玄微真人缓缓睁开眼,那双眼睛清澈明亮,仿佛能洞悉世事万象,却又带着一种看透后的淡然。
“陛下请坐。”
南烁在老者对面的蒲团上盘膝坐下,腰背挺直。他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声音低沉而清晰。
“国师,晚辈今日冒昧前来,心中实有困惑难解,望国师不吝指点。”
玄微真人看着他,眼神平和。
“陛下所虑,可是北境?”
南烁心中微震,国师果然洞若观火。他点头。
“正是。北狄今冬酷寒,牲畜冻毙无数。据可靠线报,其各部秣马厉兵,似有异动。粮队虽已抵达边关,但若北狄倾力来犯,边军压力巨大。此为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其二,西戎诸部看似沉寂,实则与北狄素有勾连。若北境战事胶着,难保西戎不会趁虚而入,袭扰我西北边陲。届时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于我大胤,实乃心腹大患。”
“其三,”南烁的声音更沉了一分,“晚辈观朝中气象……太子仁厚,然威望尚需积累;承洲勇毅,然锋芒过露,易招嫉恨;承钰……心思深沉,恐难同心。值此多事之秋,朝堂若不能上下一心,共御外侮,纵有雄兵百万,亦恐内耗自损,为外敌所乘!”
他将心中积压的忧虑和盘托出,目光灼灼地看向老国师。
“国师,此三患如鲠在喉,晚辈苦思冥想,难寻万全之策。敢问国师,这北境之局,邻国之忧,朝堂之患……可有破解之法?大胤国运,当如何护持?”
竹舍内陷入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风吹竹林的沙沙声。玄微真人静静地听着,脸上无悲无喜。待南烁说完,他沉默了片刻,目光望向窗外摇曳的竹影,缓缓开口,声音如同山谷幽泉。
“陛下能见北境之危,邻国之患,朝堂之隐,此心已属难得。然大道无形,破解之法,不在奇谋诡道,而在‘势’与‘本’。”
“势者,天时地利人和。北狄酷寒,是其劫数,亦是我之天时。边军粮足,地利在我。人和……”玄微真人看向南烁,“陛下忧朝堂难同心,此乃关键。势不可强求,需顺势而为,聚沙成塔。”
“本者,根基也。民为本,军为盾,朝为枢。殿下言朝堂之患,却未言及根本——民心可安?军心可用?中枢之令,能否通达四方,如臂使指?”
他收回目光,看向案几上一个古朴的龟甲,龟甲上裂纹纵横,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
“陛下所忧三患,看似独立,实则环环相扣。北境若稳,西戎自怯;朝堂若清,外敌难扰。然欲稳北境,需强军固边;欲清朝堂,需正本清源。
破解之道,非一蹴而就。陛下当思:何为当务之急?何为可缓之图?何为不可触碰之底线?以正合,以奇辅。固本培元,静待其变。雪落无声,然积之深厚,终有雪崩之势。顺势而为,方为正途。”
南烁凝神静听,每一个字都敲打在他的心上。国师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策,却为他拨开了眼前的迷雾,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固本,聚势,分清主次,顺势而为……他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一丝,眼中那份沉凝化作了更为深沉的思索。
“多谢国师教诲!”南烁深深一揖,心中多日重担被卸下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