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初见钟跃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最新章节。

1986年9月的汉东,省社科院门口的梧桐叶刚染浅黄,热风裹着街边油条的香味往脸上扑。

陆则抱着盖满“资料室存档”红章的《基层法治案例集》往宿舍走,怀里的书还夹着张孤鹰岭老乡送的玉米画。

突然,脑海里的系统“叮”得炸响,比上次兑换祁同伟人脉时还急:

【紧急触发!“钟跃民人脉”兑换生效!目标人物(转业待业状态)+关联者钟小艾,已到校门50米处!首次互动开启!】

他猛地抬头,一辆军绿色212吉普车“吱呀”停在路边,车身上还沾着点泥点子。

副驾下来个男人,穿件洗得软塌的卡其色夹克,袖口随意挽到小臂,露出腕上块磨花的旧军表,嘴里叼着根没点燃的烟,头发被风吹得乱翘——正是钟跃民!

那股混不吝又透着爽利的劲儿,确实很像老爹陆建明酒桌上提的那个“整个大院头一号的混小子”。

“哟,这就是陆建明的小子?”钟跃民先看见了他,把烟揣进裤兜,大步流星过来,伸手就拍陆则肩膀,力道沉得像练过擒拿,

“你爹跟我吹你时,唾沫星子都快溅我脸上了!

上次在大院聚,他喝多了,三句不离‘我儿子去孤鹰岭搞法治调研,老乡都夸他’,今天一看,比你爹年轻时帅,眼神还亮,不跟你爹似的,一说起科研就直愣愣的!”

陆则刚要开口,就见后座下来个姑娘:米白色连衣裙衬得皮肤雪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发梢别着个珍珠发卡,手里抱着个绣满牡丹的布包。

这个姑娘正是钟小艾。她扫过陆则洗得发白的蓝衬衫、磨破边的帆布包,还有怀里案例集露出来的玉米画,鼻子轻轻皱了下,双手不自觉抱在胸前,指尖还捻着布包上的金线。那点大院子弟的傲气,跟陆则之前在大院见过的干部子女一模一样,藏都藏不住。

“小艾,叫陆则哥!”钟跃民拽过钟小艾,语气带点调侃,“你陆叔叔跟你爸钟正国,当年在大院可是铁三角,还有袁军那小子,仨人能凑一块儿干尽荒唐事!”

钟小艾没应声,只是抬眼瞟了陆则一下,眼神里还带着点“你也配跟我称兄道弟”的轻慢。

陆则没在意,顺着钟跃民的话头接:“我爸前阵子还跟我提,说当年跟您和袁叔偷公社的玉米,被看玉米的大爷追了二里地,最后躲进麦秸垛,您还把袁叔的军帽给弄丢了?”

“嘿!你爹还真啥都跟你说!”钟跃民拍着大腿笑出声,眼角都皱了

“那回可不光丢军帽!袁军那小子为了抄近路,把自行车骑进沟里,车轱辘都歪了,最后还是你爹扛着车走回去的!

还有一回,袁军想装无线电,拉着你爹拆家里的半导体,结果焊错线,把大院的灯都弄跳闸了,你爹还替他背了锅,被你奶奶追着打!”

这话一出,钟小艾的眼睛亮了——这些大院旧事,她只听爸爸提过几句,没想到这么有意思。

她抱臂的手悄悄松开,指尖也不捻金线了,凑过来一点,小声问:“那袁军叔叔现在还这么冒失吗?我爸说他现在在总参搞装备研发,可厉害呢!”

“厉害个屁!”钟跃民笑骂,“上次他回来,还跟我吹‘新研发的装备多牛’,结果吹得忘我了,不小心把筷子掉地上,捡起来还嘴硬‘是筷子太滑’!”

陆则趁机拿出怀里的《装备研发实务》,书皮上还有袁军的签名,是去年袁军寄给陆建明的。

“袁叔去年寄这本书时,还在扉页写‘让建明哥帮着琢磨农具改进’。

我爸研究俩月,画了个‘锄头省力柄’草图,上次去孤鹰岭,村里老人用了,说比原来省一半劲儿,还特意画了张玉米画谢我。”

说着,把书和夹在案例集里的玉米画递过去。

钟小艾赶紧接过来,手指轻轻摸过玉米画的纹路,眼神里的轻慢彻底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好奇:“孤鹰岭是不是特别偏?老乡们是不是都不懂法呀?”

“是挺偏的,”陆则点头,“有次我跟老乡说‘欠条要写清楚’,有个大爷说‘凭良心就行’,结果后来被人欠了钱要不回来。”

这话戳中了钟小艾,她突然攥紧布包,语气急切:

“陆则哥!我同学暑假在老家,见着有骗子跟村里老人说‘能帮着申请政府困难补助’,骗了好几户人家的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