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研讨会成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最新章节。
省政法学院礼堂的吊扇慢悠悠转着,“基层法治建设与实务创新研讨会”的横幅被穿堂风掀得微晃,前排几位领导的笔记本上,字迹疏密不一:
省委常委、京州市委书记兼副省长赵立春指尖转着钢笔,目光时不时飘向窗外,京州开发区的招商进度还压在他心头;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群峰握着红笔,在议程表上圈着重点;
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陈岩石则端坐着,视线不自觉往台上候场的祁同伟身上落。
乔大力和陈海按着陆则的细则,把嘉宾手册递到每个人手里,账实核对清单上的铅笔印记,是反复核对过的痕迹。
没人知道,这场惊动省级班子的会议,源头是省社科院那位“研究法学的陆研究员”陆建明。
陆建明为人非常低调,常年扎根在基层做研究,他的中央政策研究室特邀研究员身份,连院里同事都只隐约听说“他常去北京开会”,具体做什么从没人说透。
这次“基层法治协同”课题能拿到中央批示,大家只当是课题本身扎实,没人把这和陆则的父亲联系起来。
当然了,很更是没有人知道,这次在会场的还有另一位大神钟小艾。
她今天抱着文件走进礼堂时,只有几个相熟的学生嘀咕“听说她是从北京考来的,背景好像不一般”,再具体的,就没人能说清了。
实务分享环节,祁同伟踩着铃声走上台,中山装下摆还带着点吕州乡的泥土气。
他把案例笔记摊在讲台上,纸页边缘都被翻得起了毛:
“在吕州乡的十八个村,我见过最荒唐的纠纷:两户人家为了半米地埂,从吵架闹到动手,却不知道‘相邻权’里写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也见过最无奈的妥协:村霸强占宅基地,村民怕惹麻烦,只能忍气吞声。”
他抬手点了点报告材料里的油印法条:
“我们把这些法条拆成‘张三家占了李四地’的故事,用方言讲给老农听,还在乡司法所设了‘普法联络点’,让干警每周驻点半天,基层法治不是挂在墙上的字,是让老百姓遇事能找到说理的地方。”
陈岩石在笔记本上写了“实务扎实”四个字,笔尖却顿了顿,私心里,他早从女儿陈阳口中听够了“祁同伟”这个名字,女儿眼里的光骗不了人。
可陈岩石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他比谁都清楚:陈阳有闯劲,未来能往上走,祁同伟没背景没资源,不仅帮不了陈阳,连老实巴交的陈海,怕是也指望不上他。
梁群峰倒没多想这些,凑到刘长生耳边:“司法厅推‘乡镇司法全覆盖’,让这小子去牵头试点,准行。”
刘长生点点头,没接话,他盯着手上报告里的联络点地图,心里在算:这试点要落地,得协调多少人力物力,会不会耽误眼下的经济任务。
轮到陆则发言时,他手里只攥着张画着流程图的硬纸板。
“祁师兄的联络点,是帮老百姓‘找得到门’,但我们得想明白:怎么让经济发展的时候,这扇门不关上。”
他一句话就把话题引到了赵立春最关心的领域,原本漫不经心转着钢笔的赵立春,指尖忽然停了。
“现在京州开发区招商,有老板怕‘政策变来变去’不敢投;而县里办厂呢,又总有人钻法律空子偷税漏税。
大家总觉得‘法治要给经济让路’,可其实法治是给经济修枝的剪刀。”
陆则举起硬纸板,上面画着棵歪歪扭扭的果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