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突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反派好感系统:从祁同伟开始改变》最新章节。

然而,陆则的车队仿佛早有预料。头尾车辆在轮胎爆裂的瞬间便猛打方向盘,车身顺势横转,并非失控,而是利用报废的车体瞬间构筑起两道简易掩体!

赵瑞龙安排的小组成员借助掩体,以精准的点射瞬间压制住两侧山坡的第一波火力。

“引爆!”陆则下令。

聂明宇按下遥控器。

“轰!轰!”

几声闷响并非来自车队,而是来自伏击者藏身的山坡灌木丛后方!

借助系统的情报,陆则提前选定了埋伏地点,预先埋设的定向爆破装置炸起漫天尘土,虽然没有致命杀伤,却完美地扰乱了伏击者的阵型和视线。

“猎犬小组,出击!”赵瑞龙吼道。

只见几名队员如猎豹般从侧翼早已勘察好的排水渠中跃出,利用爆炸产生的烟雾和混乱,直插伏击者的侧肋!

战斗在十分钟内结束。袭击者头目被赵瑞龙反剪双臂押到陆则面前,面如死灰。

陆则没有审问他,而是将一台平板电脑转向一旁惊魂未定的宋梓良。

屏幕上,正是这个头目与宋梓良的副手“德叔”在码头秘密接头的监控画面。

“宋先生,”陆则的声音平淡,却带着千钧之力

“你现在还认为,你的副手德叔是想救你吗?

他真正的目的是抢夺你承诺交给我们的账本。你已经没有退路了。”

宋梓良看着屏幕上清晰的影像,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瘫倒在地:

“我说…我全都说…德叔在瑞士银行的账户…还有昆沙在仰光的新仓库…我都知道…”

就在系祁同伟和陆则两条线都有着突破性的进展的时候,汉东大学里关于祁同伟叛逃的谣言和污蔑却越发的严重起来,这自然得少不了侯亮平在其中兴风作浪。

可是就在这愈发激烈的摇脸风浪中,梁祝反而越加的平静起来。甚至,更加的执着于寻找着什么,想要证明心中的一个猜测。

汉东大学图书馆的书籍阅览室内,光线昏黄,尘埃在空气中缓慢浮动。

梁璐为了完成一篇关于“基层治理变迁”的论文,正在系统查阅八十年代初的水库移民档案合集。

梁璐原本平静的心绪,被一份1985年形成的《某县移民安置志》 中一个不易察觉的细节打破了。

梁璐发现,记载祁同伟母亲“病故”信息的那一页,其纸张的泛黄程度和脆化程度,与整本志书的前后页存在细微但可辨识的差异——这一页显得略新一些。

更关键的是,这页的装订线孔洞边缘更为齐整,磨损痕迹远少于其他书页。

作为一个经常接触历史文献的学者,她的专业敏感度被触动了:这页纸很可能是在志书编纂完成一段时间后,才被替换或插入的。

正当梁璐对着档案凝神思索时,学生会的一场争论提供了决定性线索。

侯亮平为了打压支持祁同伟的钟小艾,在众人面前高声贬斥:

“他祁同伟就是个泥腿子出身!我大一暑假跟着学校社会实践队去他们村,还亲眼见过他父母!

他爹是个闷葫芦,他妈就是个普通农妇,哪是什么民办教师?档案里写得好听,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

这番话,在场的梁璐听得清清楚楚。侯亮平的本意是羞辱祁同伟,却无意中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时间证人:

如果祁同伟母亲在更早时间(如82年)就已“病故”,侯亮平如何在85年之后的大一暑假还能“亲眼见过”?

梁璐立刻将这条活生生的证言与纸质档案的物理疑点结合起来:

物理证据:档案页疑似后期替换。

人证:侯亮平证实在档案记录的“病故”时间点之后,祁同伟母亲依然健在。

动机推断: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需要在某个特定时间点,想到这她联想到这正是祁同伟毕业后前往边境的时间。

去系统性地修改一个已封存多年的普通移民家庭的档案,甚至不惜伪造死亡记录?

这绝不仅仅是个人履历造假那么简单,背后必然牵扯到需要彻底掩盖某个人的真实来历或过往。

这一连串的发现让梁璐感到一阵寒意。她意识到,祁同伟的“叛逃”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个需要彻底抹去他部分历史的大秘密。

吴惠芬的安慰(“璐璐,有些事忘了比记得好”)此刻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深知内情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