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蓝顿星的文明火种(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密统帝国》最新章节。

1. 大宇宙广场的演讲高潮

拉拉木大总统站在悬浮演讲台上,指尖的神经连接装置还亮着淡蓝色的微光,这场面向全蓝顿星的演讲已经进行了23分钟。

全息计时器在他视野右侧跳动,红色的数字清晰显示“剩余2分钟”,每一秒的流逝都像在叩击他的心脏。

他微微调整了一下领口的能量徽章——那是蓝顿星大统国的象征,外圈是16个小统国的星徽环绕,内圈是地球与蓝顿星的双星图案,这枚徽章是三年前他从地球考察归来后亲自设计的。

台下的大宇宙广场上,密密麻麻的人群像一片涌动的星海,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专注的神情,连呼吸似乎都在跟着他的语速节奏。

演讲台周围的全息投影装置突然亮起,一幅幅地球文明的片段在空气中展开: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缓缓转动,现代地球的高铁在城市间穿梭,医疗舱里医生通过纳米机器人为病人修复器官,非洲草原上人类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画面……

拉拉木的目光扫过这些画面,声音比刚才提高了几分,每一个字都通过反物质声波放大器传遍广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将全面复制地球文明,凡是给地球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我们就废弃;凡是给地球人类带来幸福快乐的文明,我们将全面复制。”

他顿了顿,视线落在广场中央那座地球文明纪念碑上——碑身是用从地球运来的花岗岩打造,刻着从石器时代到星际时代的关键文明节点,此刻碑顶的光束正与星空中的新星遥相呼应。

“我们继承并超越地球文明,这是我们蓝顿星球人类的伟大使命!”

“继承并超越地球文明!”这句话像一道带着能量脉冲的闪电,瞬间击中了在场的每个人。

米凡站在广场靠前的位置,左手还握着一本泛黄的地球古籍——那是他从地球带来的《人类文明史》,书页边缘已经被他翻得有些卷边。

听到“超越”两个字时,他下意识地抬起右手,竖起了大拇指,这个在地球流传了数百年的手势,此刻在蓝顿星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他之前只是在蓝顿星文明论坛上发表过“借鉴地球文明”的论文,却没想到拉拉木大总统会把目标定在“超越”,这不仅是对蓝顿星科技实力的自信,更是对大宇宙文明融合的深切期待。

蓝顿星球16个小统国的民众,正通过植入视网膜的“星联终端”观看直播,每个人的视野里都能清晰看到演讲台的细节,甚至能放大拉拉木总统的微表情。

当米凡的手势出现在直播画面里时,西洛小统国的一个牧民家庭正围坐在星际牧场的能量棚下,父亲阿洛下意识地暂停了直播,指着画面里的米凡问身边的孩子:“你知道这个手势是什么意思吗?”

孩子摇了摇头,阿洛却从米凡的眼神里读出了认可——那是一种无需语言的共鸣,就像他们看到星际牧场里的牧草丰收时的神情。

于是,阿洛率先竖起了大拇指,他的妻子、孩子也跟着做,很快,整个西洛小统国的牧场区,无数个家庭都对着星联终端的画面,竖起了属于他们的“认可手势”。

2. 拉拉木总统的地球记忆

拉拉木大总统的目光在人群中捕捉到了米凡的手势,一股暖流瞬间从心脏蔓延到全身,他想起三年前第一次踏上地球时的场景,那时候的他还只是蓝顿星科学院的院长。

当时他带领的考察队降落在地球的“国际星际港”,迎接他们的是地球联合政府的官员,还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学者——正是米凡的导师,那位老学者当时握着他的手说:“文明不是孤岛,蓝顿星的科技,或许能帮地球解决能源危机。”

这句话他记了三年,也让他开始重新思考文明的意义:地球文明有过战争、污染的惨痛教训,也有过探索星空、互助友爱的光辉时刻,这些都值得蓝顿星借鉴。

他深吸一口气,肺部吸入的经过净化的空气里,似乎还带着一丝地球热带雨林的湿润气息,那是蓝顿星环境部门仿照地球生态培育的空气循环系统的成果。

全息投影突然切换画面,这次出现的是地球的“战争纪念馆”——断壁残垣间,陈列着地球人类历史上用过的武器,从冷兵器到核武器的模型依次排开,旁边的文字标注着每场战争造成的伤亡人数。

拉拉木的声音变得沉重起来:“地球人类曾因为资源争夺、意识形态差异发起过无数战争,最严重的一次,让地球的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让亚马逊雨林的面积缩小了一半。”

他的手指向画面里的核武器模型,全息投影立刻放大,显示出核爆炸后的废墟画面:“这些灾难,我们蓝顿星绝不能重演,所以我们要废弃地球文明中的‘冲突基因’,把‘和平发展’刻进蓝顿星的文明基因里。”

台下的民众纷纷点头,有的甚至在星联终端上发起了“拒绝战争”的签名活动,短短几秒钟,就有几十万人参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画面再次切换,这次是地球的“科技博物馆”: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全息模型在空气中旋转,显示出“零污染能源”的运行原理;量子计算机的屏幕上,数据流像瀑布一样流淌,正在模拟星际航行的轨道;医疗展区里,纳米机器人正在修复虚拟人体的器官,旁边的文字标注着“地球医疗科技已能治愈90%的疾病”。

拉拉木的声音重新变得激昂:“地球人类用了五千年,从钻木取火走到星际航行,他们的科技智慧,是全宇宙的财富。”

他看向台下的大宇宙军士兵,他们身上的战甲泛着冷光,那是融合了地球合金技术和蓝顿星能量护盾的成果:“我们的大宇宙军,装备的战甲能抵御小行星撞击,能量步枪能精准打击星际海盗,但这些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文明,保护未来可能遇到的其他星球文明。”

士兵们纷纷挺直腰板,枪托在地面上轻轻敲击,形成整齐的节奏,像是在回应拉拉木的话语。

还有最后一分钟,拉拉木的目光扫过广场上的每一个人——有抱着孩子的母亲,有拄着智能拐杖的老人,有穿着校服的学生,还有来自16个小统国的官员。

他想起出发去地球前,母亲对他说:“无论走到哪个星球,都要记得,文明的意义是让每个人都能幸福地生活。”

这句话此刻在他脑海里格外清晰,他对着麦克风,一字一句地说出自己的期望:“愿我们为这一伟大的使命努力奋斗,奉献我们每一个人的力量和智慧。”

“愿蓝顿星球的文明,能成为大宇宙文明的明灯;愿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在大宇宙中,骄傲地说——我们是蓝顿星球人!”

全息计时器的数字归零时,广场上空突然绽放出无数全息烟花,图案是地球和蓝顿星相拥的样子,照亮了每个人的脸庞。

3. 米凡:地球文明的传递者

上午九点五十五分,拉拉木大总统的演讲准时结束,悬浮演讲台缓缓下降,与地面的超导材质无缝衔接。

整个大宇宙广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掌声通过空气传播,与广场四周的能量共鸣装置产生共振,形成了一种类似地球“交响乐”的旋律,让每个人的心脏都跟着跳动。

米凡站在原地,双手也跟着鼓掌,掌心很快就有些发热,他看着眼前的场景,眼眶不自觉地有些湿润——三年前,他从来没想过,自己能在蓝顿星看到这样的画面。

那时候他还在地球的“星际文明研究所”工作,每天对着各种星球的数据分析,直到导师把拉拉木考察队的资料交给她,说:“蓝顿星是个有潜力的星球,他们尊重文明,你去帮他们看看吧。”

掌声持续了整整五分钟,期间没有一个人提前离开,连广场角落里的清洁机器人都停下了工作,机械臂微微抬起,像是在“鼓掌”。

600万大宇宙军士兵同时举起能量步枪,枪身的暗物质涂层在阳光下泛着幽光,他们将枪托重重地抵在地面,发出整齐的“砰砰”声,每一声都像锤子一样敲在地面上,震起细微的能量波纹。

米凡注意到,这些能量步枪的设计里有地球枪械的影子——扳机的位置、握把的弧度,都是仿照地球的 ergonomic(人体工学)设计,这是他之前在蓝顿星军备部提过的建议,没想到真的被采纳了。

他忍不住拿出星联终端,拍下士兵们举枪的画面,准备发给地球的导师,让导师也看看蓝顿星对地球文明的尊重。

20万民众代表从口袋里掏出折叠式的大统国国旗,展开后,国旗上的双星图案在风中飘动——红色的是蓝顿星,蓝色的是地球,中间用金色的线条连接,象征着文明的交融。

他们挥舞着国旗,高呼着“蓝顿星球万岁”“大宇宙人类命运共同体万岁”,声音整齐划一,像一股洪流,冲向星空中的新星。

米凡身边站着一位来自北境小统国的老人,老人的头发是蓝顿星特有的银白色,脸上布满皱纹,但眼神格外明亮,他一边挥舞国旗,一边对米凡说:“姑娘,谢谢你啊,要不是你们地球人分享文明,我们北境的冬天还得靠烧矿石取暖呢。”

米凡笑着摇头:“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两个文明的互相学习。”老人听完,笑得更开心了,还从口袋里掏出一颗冻梨——那是北境特有的水果,用地球的冷链技术保存的,递到米凡手里。

16个小统国的小总统们纷纷走上前,他们的服饰各不相同,有的穿着镶嵌着能量宝石的长袍,有的穿着轻便的超导作战服,有的穿着仿照地球汉服设计的传统服饰。

东辰小统国的总统是位女性,她走到拉拉木面前,递上一个精致的盒子,里面是一颗种子——那是地球的水杉种子,在蓝顿星的土壤里培育成功后,长成了能净化辐射的树木。

“这是我们东辰的礼物,”她笑着说,“水杉在地球活了几千万年,现在也能在蓝顿星扎根,就像我们的文明,能一起成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拉拉木接过盒子,紧紧握住她的手,其他小总统也依次上前拥抱,米凡站在不远处,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蓝顿星球的新时代已经到来,大宇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4. 多元视角下的蓝顿共鸣

李涛涛走到米凡身边时,手里拿着两杯能量饮品,杯子是用可降解的星际植物纤维制成的,上面印着地球和蓝顿星的图案。

他把其中一杯递给米凡,笑着说:“博士,您刚才竖大拇指的样子,可是被全蓝顿星的人看到了,现在星联终端上都在讨论这个‘地球手势’呢。”

米凡接过杯子,抿了一口,一股清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这是用地球的大豆和蓝顿星的星露果混合制成的,是蓝顿星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她打开星联终端,果然看到“地球手势”的话题已经冲上了热搜榜第一,下面有几百万条评论,有的民众还发起了“模仿地球手势”的挑战,各种有趣的视频层出不穷。

“博士,您看,蓝顿星球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李涛涛指着广场上的孩子们,他们正围着全息投影里的地球画面奔跑,有的孩子还在地上用能量笔临摹地球的地图。

米凡顺着他的手指看去,一个扎着双马尾的小女孩正拿着地球模型,对着星联终端讲解:“这是地球的亚洲,这里有长城,是地球人类用手建起来的;这里是非洲,有很多野生动物,蓝顿星的动物园里也有哦。”

小女孩的母亲站在旁边,手里拿着一本《地球儿童百科》,那是米凡去年参与编写的,没想到已经普及到了普通家庭。

米凡点点头,眼神里满是温柔:“是啊,孩子是文明的未来,他们现在了解地球,未来就能更好地建设蓝顿星,建设大宇宙。”

李涛涛是米凡在蓝顿星收的第一个学生,他原本是蓝顿星科技大学的学生,因为一篇关于“地球能源科技”的论文引起了米凡的注意。

“博士,您还记得吗?第一次见面时,我问您‘地球文明为什么能延续这么久’,您当时说‘因为地球人懂得反思’。”李涛涛的语气里满是敬佩,“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我们蓝顿星要继承的,不仅是地球的科技,还有这种反思精神。”

米凡想起第一次见面的场景,那时候李涛涛还是个有些腼腆的年轻人,现在已经能独立主持“地球-蓝顿科技融合”项目了。

她拍了拍李涛涛的肩膀:“你说得对,反思才能进步,超越不是一句口号,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

远处的星空中,那颗新星的亮度越来越强,它的光芒透过大宇宙广场的穹顶,在地面上形成了一道金色的光束,光束里似乎能看到无数文明的符号在流动——有地球的文字,有蓝顿星的星徽,还有其他未知星球的图案。

米凡看向浩瀚的宇宙,眼神中满是期待:“是啊,不仅是蓝顿星球,整个大宇宙的未来,都会越来越好。”

李涛涛也跟着看向星空,他想起自己的梦想——成为一名星际探险家,去发现更多像地球一样的文明,把蓝顿星的文明也分享给他们。

广场上的民众渐渐散去,但星联终端上的讨论还在继续,“继承超越地球文明”的话题,像一颗种子,在每个蓝顿星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5. 西洛小统国的牧场回响

阿洛关掉星联终端时,妻子正把最后一碗热汤端上桌,汤里是星际牧场里养的星羊的肉,还有从地球引进的胡萝卜,香气弥漫在整个房间里。

他们的家在西洛小统国的星际牧场区,这里是蓝顿星最大的畜牧业基地,自从引进了地球的养殖技术,星羊的产量提高了30%,牧民的生活也越来越好。

“刚才阿爸发来消息,说他也学会了那个地球手势,还拍了视频给我们看呢。”妻子笑着把手机递给阿洛,屏幕上,阿爸正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身后是成群的星羊。

阿洛看完视频,忍不住笑了起来,他想起小时候,阿爸还在用传统的方式放羊,每天要走几十公里,现在有了地球的智能放牧系统,只要通过星联终端就能监控羊群的情况。

他们的儿子小洛正坐在地毯上,手里拿着一个能量模型——那是地球的拖拉机,是他用星联终端上的图纸自己拼的。

“爸爸,地球的拖拉机真厉害,能拉好多东西,我们牧场什么时候能有啊?”小洛抬起头,眼睛里满是期待。

阿洛走过去,摸了摸小洛的头:“快了,牧场联盟已经和地球的农机公司签订了协议,下个月就能运来第一批拖拉机,到时候爸爸带你去看。”

小洛兴奋地跳了起来,抱着阿洛的脖子大喊:“太好了!我要开着拖拉机去放羊,还要给地球的叔叔阿姨发视频!”

妻子看着父子俩的互动,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她拿起星联终端,拍下这温馨的一幕,准备分享到自己的社交账号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阿洛想起三年前,西洛小统国还面临着严重的饲料短缺问题,很多牧民都要放弃牧场,去城市打工。

那时候拉拉木总统刚从地球考察回来,带来了地球的饲料种植技术——一种能在干旱环境下生长的苜蓿草,很快就在西洛小统国推广开来。

“你还记得吗?第一次种苜蓿草的时候,我们都担心长不出来,结果没想到,长得比地球的还好。”阿洛对妻子说,语气里满是感慨,“现在我们的牧场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给其他小统国提供饲料。”

妻子点点头,她打开冰箱,里面装满了各种食物——有地球的水果,有蓝顿星的肉类,还有融合了两种文明的加工食品。

“这都是托了地球文明的福,托了拉拉木总统的福。”妻子的眼神里满是感激。

晚上,阿洛带着小洛去牧场散步,星空中的新星格外明亮,照亮了整片牧场。

小洛指着新星问:“爸爸,那颗星星是不是在为蓝顿星祝福啊?”

阿洛抱起小洛,指着星空说:“是啊,那颗星星是文明的灯塔,它看着我们继承地球文明,看着我们超越地球文明,看着我们建设更好的未来。”

小洛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阿洛的怀里睡着了,嘴角还带着微笑。

阿洛看着怀里的儿子,又看向远方的牧场,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努力工作,让儿子能在一个更美好的蓝顿星长大,让他能骄傲地对宇宙说——我是蓝顿星人,我继承了地球的文明,我超越了地球的文明。

6. 东辰小统国的科技脉动

东辰小统国的科技园区里,灯火通明,即使是深夜,这里依然一片忙碌的景象,“地球-蓝顿科技融合”实验室里,科研人员正在紧张地工作着。

实验室的中央,一个巨大的全息投影显示着可控核聚变反应堆的模型,红色的能量流在模型里循环,旁边的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数据——这是东辰小统国和地球联合研发的新一代反应堆,效率比地球现有的反应堆提高了50%。

“能量输出稳定,达到预期目标!”一名科研人员兴奋地喊道,实验室里立刻响起了欢呼声。

东辰小统国的总统林悦站在实验室的角落里,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项目她已经关注了两年,现在终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林悦走到科研人员身边,看着屏幕上的数据,问道:“什么时候能投入使用?”

“总统,预计下个月就能进行实地测试,测试成功后,就能在东辰的各个城市推广了。”负责项目的科研人员回答道,他的语气里满是自豪,“到时候,东辰的能源供应就能完全摆脱矿石,实现零污染。”

林悦点点头,她想起第一次去地球考察时,看到地球的可控核聚变电站时的震撼——那时候她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项技术引进到蓝顿星,让蓝顿星也能实现清洁能源供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