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娱:我的目标是幕后之王》最新章节。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唱着心碎离别歌

情字难落墨她唱须以血来和

戏幕起戏幕落终是客……"

录音棚内余音渐散,黎沁透过玻璃看到孟浩竖起双拇指,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

走出隔音室时,孟浩像迎接贵宾般热烈鼓掌:"不愧是黎老师!唱功了得不说,那段昆曲念白更是点睛之笔。"

黎沁连连摆手:"过奖了,和专业歌手比还差得远。要说功劳,孟老师这首词才是灵魂所在。"

"好词也需妙嗓相配啊。"孟浩笑道,"专业歌手未必能唱出这种浸透骨血的深情,黎老师的演绎堪称入木三分。"

"哪里,全仗孟老师......"

角落里的阿鲲默默戴上耳机回放录音——这两人商业互吹起来还没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一个月打磨,《赤伶》编曲终告完成。孟浩对成品十分满意:凄婉中暗藏壮烈的曲风,既契合剧情基调,又与黎沁的声线气质完美交融。

早在创作之初,孟浩就属意由黎沁演唱。为此特意与阿鲲商讨,在间奏融入昆曲念白。"浓情悔认真"一句,正取自昆曲《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唱词。

这部与《长生殿》齐名的经典剧目,虽有过《红楼梦》《千金归来》的录歌经验,黎沁仍花费三天才完成全部录制。

黎沁侧头看向孟浩:"这首歌会放在《赤伶》里当插曲吗?"

孟浩轻晃了下脑袋:"插曲太可惜了,我准备让它成为'灵摆2'的推广曲。"

"推广曲......"黎沁略显迟疑,"真的不用找专业歌手来演唱吗?"

"影视剧的歌曲,主角来唱最合适。"孟浩语气笃定,"刚才的话不是客套,你对剧情和歌曲情感的理解最深,由你演绎才能完美传递故事内核。"

黎沁向来相信孟浩在专业上的判断,闻言便放下心来。

走出录音棚,黎沁问孟浩:"我们要回剧组了,你不一起吗?"

"《心理罪》今天开播,我得留在京北观察播出数据。"孟浩答道。

黎沁有些意外:"这么快就上线了?我以为至少要等到下个月。"

"网剧不用走传统流程,审查、购片、排期这些环节都省了,周更模式甚至可以边拍边播。"孟浩解释道。

"那我回去号召剧组都充会员,帮你冲播放量。"黎沁兴致勃勃地说。

孟浩知道这种人工刷数据的方式早已过时,但看她热情高涨,便笑着道了谢。

送走黎沁后,孟浩看了看时间。和"灵摆1"选择夜间更新不同,《心理罪》定在每周四、五中午12点更新,每周四集,一个半月播完。

打开《心理罪》项目群,平时安静的聊天界面今天消息爆满,主创团队和演员们正在热烈讨论各项数据。孟浩粗略浏览后关掉了页面——现在看数据为时尚早,关键要看24小时、72小时和首周的表现。

"咔嗒"一声,小林推门进屋,随手把背包挂在玄关。"宝宝,我回来了!"他朝屋内喊道。

里屋走出一个女孩,正是小林曾经的同事小陈。她已辞职转行做自媒体,专注娱乐八卦和影视解说。

正处于甜蜜同居期的小陈先给了男友一个拥抱,两人才一起进屋。

晚饭后,小林恢复了些精神,问起女友的工作:"新选题定了吗?"

"正发愁呢,"小陈托着腮,"不知道该做哪部剧的解说。"

她的主阵地是某热门公众号,运营半年积累了两万多粉丝。同时在B站以"话很多的哇妹看大片"为名投稿,也有一两万关注者。

"乐时网刚上线的《心理罪》是'灵摆'团队的新作吧?"小林提议道:"今晚正好要追,不如下期选题就定它?"

"悬疑犯罪题材啊......"小陈犹豫地摇头:"宣传片看着就烧脑,我这么笨肯定做不好。"

相处日久,小林立刻会意:"行吧,文案还是我来写。"

"最爱你了!mua~"

趁着女友准备零食的空档,小林登录乐时网。《心理罪》的开屏广告与首页推荐铺天盖地,他不禁想起上次采访孟浩时,对方强调要打造精品网剧的宣言。

播放页数据令人咋舌:上线仅小时,播放量突破400万,实时观看5万人,评论超5000条。"灵摆"积累的观众基础,"原班团队"的招牌,加上前期"单集200万投资"的造势,这般热度倒也在情理之中。

当第一集开场的长镜头徐徐展开——二十秒不间断的警局调度场景,手持摄影穿梭于争执的警员之间,最终定格在门口阴郁的年轻面孔上——小林瞬间坐直了身体。

二十余秒的运动长镜头,放在网剧领域堪称奢侈。普通观众或许无感,但对阅片无数的小林而言,这种电影级手法出现在流媒体平台,已然昭示着制作团队的野心。

小林回忆起《心理罪》开机时的采访,导演五百此前专攻微电影创作,难怪剧中会出现如此精良的电影化镜头。

这个细节值得在视频解析中重点提及。既能区别于普通剧评人的泛泛而谈,又能凭借专业视角树立独特风格。抛开导演的个人风格,长镜头的运用确实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营造更真实的观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