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最新章节。

对每个步骤都了然于心。

很快,电影便开始放映了。

娄晓娥选的这部新片来自战斗国,

是一部艺术电影。

这个时期,战斗国的艺术正值巅峰,

涌现出不少世界名作。

不过她选的这部并不在其中。

“何师傅,你真会放电影啊!

太厉害了!”

娄晓娥惊喜地发现,

何雨柱不仅会操作,手法还十分稳健,

画面几乎看不出抖动。

“小事一桩。”

何雨柱笑了笑,继续为她放映。

放映过程中,两人不再交谈。

娄晓娥全神贯注于剧情,

何雨柱却看得昏昏欲睡。

他本就对艺术电影兴趣不大,

觉得还不如看抗战片有意思。

要说这个年代的国产电影,

确实屈指可数,

翻来覆去就那么几部。

也难怪娄晓娥会找战斗国的片子来看。

“何师傅,你看过这部电影吗?”

娄晓娥注意到何雨柱一直在打哈欠。

“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了吧。

这电影我没看过。”

何雨柱老实回答。

“只是觉得片子有点无聊。”

何雨柱的言辞令娄晓娥微微蹙眉。

“他说电影乏味,岂不是在暗指我品味差?”

“哼,倒也说得通。”

“他一个厨子,哪懂得欣赏艺术!”

电影落幕,已是下午三点光景。

娄晓娥仍觉意犹未尽,便请何雨柱再放一部老片。

这次是部战争题材,背景设定在二战时期,依旧出自战斗国之手。

何雨柱此番不再只是机械操作放映,他一面播放,一面向娄晓娥解析影片情节、历史脉络,乃至双方军力对比。

娄晓娥暗自诧异:在她眼中,何雨柱本该只是个精通厨艺的厨师,至多再多一项放映技能,未曾想他对历史掌故也如数家珍。

他的讲解恰如其分,填补了影片未尽的细节,让原本对剧情似懂非懂的娄晓娥豁然开朗。

此刻的何雨柱已不仅是放映员,更像一位洞察剧情的影评人,将影片脉络梳理得清晰透彻。

最令娄晓娥惊讶的是,这部战斗国原声影片并无中文字幕。

“何师傅,您还懂战斗国语?”她忍不住惊叹发问。

“一窍不通。”何雨柱坦然摇头。

虽不识战斗国语言,前世痴迷历史的他却对这段往事了然于胸。

娄晓娥顿时明悟:眼前之人绝非普通厨役或放映员这般简单。

“他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份好奇,在她心底悄然滋长。

两部影片放毕,暮色渐临。

娄晓娥欲留何雨柱共用晚餐,却被他以归家不宜过晚为由婉拒。

何雨柱心中暗忖:“不过是想让我再展厨艺罢了,休想得逞。”

实则他错怪了娄晓娥——她只是渴望多些交谈,多些了解。

或许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某种情愫已悄然萌发。

临别时,何雨柱忽问:“府上有杂志可借阅否?”

“自然有!我带您去挑。”娄晓娥欣然引路至书房,语气中带着藏家的自豪,“各种类型一应俱全!”

踏入书房,何雨柱不禁暗叹:不愧是望族,整面书墙林立,气派非常。

“杂志都在这儿,”娄晓娥指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刊物,“随意挑选便是。”

穿越至此,物质生活尚可适应,精神世界的贫瘠却令人倍感煎熬——无网络时代的信息荒漠,实在难熬。

没有游戏,没有电视,连广播节目也听不到。

晚上一进门,何雨柱就只能洗漱休息。

这让习惯睡前放松的他相当不自在。

想找几本杂志翻翻,可轧钢厂连个图书室也没有。

临离开娄家时,何雨柱随口问了一句。

想着娄家这样的大户,闲暇时间多,家里总会有些杂志。

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多。

何雨柱随手拿起几本。

先看见的是《大众电影》。

这本杂志50年代就在上海创刊,八十年代巅峰时发行九百多万册。

何雨柱没想到这个年代就有电影杂志了。

但翻了翻,觉得没什么意思。

片子老掉牙,影评也粗糙,配图还是手绘的,花花绿绿,他不喜欢。

当然,何雨柱是用未来的眼光看现在,这不公平。

第二本是《新观察》。

何雨柱没听说过。

翻了翻,全是散文,不少未成名作家的作品都有刊载。

对散文毫无兴趣的他,又把杂志放下了。

“嘿,还有《故事会》!”

他有点惊讶,这年代居然就有《故事会》。

要知道,这曾是他前世的厕所读物。

这本还是创刊号,封面简陋,蓝底白字,连张图都没有。

何雨柱饶有兴致地翻了翻。

没有广告,内容也少,大多是些小笑话,故事浅得像小学生写的。

“这些杂志真没法看。”

何雨柱很失望,但也早料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