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名人的烦恼与“被迫”的专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这个大佬只想咸鱼》最新章节。
副市长视察的“余震”,远比林闲想象的还要强烈和持久。
官方定调,“闲人科技”是“拥有核心科技、低调务实、目光长远”的重点扶持企业。这顶高帽一戴,效果立竿见影。
首先涌来的,是各种他听都没听过的奖项和评选。
“市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年度最具潜力创业公司”、“优秀青年企业家”……邀请函和提名通知像雪花一样飞来,堆满了陈蕊新购置的文件柜。
林闲看着那些制作精美、措辞客气的邀请函,如同在看催命符。
“全部推掉!”他斩钉截铁,“就说我病了,出国了,闭关修炼了!总之,没空!”
陈蕊试图劝说:“林总,这些都是很好的曝光和资源积累机会,尤其是‘青年企业家’这个称号,对您个人和公司品牌……”
“品牌?我要那玩意儿干嘛?”林闲一脸惊恐,“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你没听过吗?赶紧推了!”
陈蕊看着林闲那发自内心的抗拒,再次将其理解为林总对“虚名”的极度不屑,心中敬佩更甚,只能依言婉拒。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官方背书带来的另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媒体的疯狂追捧。
之前还只是科技和财经领域的媒体关注,现在连本地的都市报、电视台,甚至一些主流官媒,都纷纷将镜头对准了这家突然冒出来的“明星企业”和它那位神秘莫测的年轻老板。
“林总,《财经周刊》希望给您做个封面人物专访……”
“不见!”
“林总,市电视台《对话创业者》栏目想邀请您作为主嘉宾……”
“没空!”
“林总,新华社分社的记者想约个时间……”
“我死了!”
林闲使出浑身解数,躲在自己的“安乐窝”(装修基本完工,但在他心里已经失去了纯洁)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试图隔绝一切骚扰。
但他低估了媒体人的执着,也低估了王胖子那颗渴望“分享荣耀”的心。
不知是哪个环节走漏了风声,抑或是王胖子在某个撸串吹牛的夜晚不小心说漏了嘴,林闲那“艰苦创业”(住毛坯、吃泡面)、“淡泊名利”(拒绝所有奖项)、“技术奇才”(随手搞出黑科技)的事迹,被某位擅长写人物特稿的资深记者挖掘并润色,写成了一篇长达万字的报道,发表在一家颇具影响力的商业杂志上。
报道的标题极其煽情:《隐匿的巨头:咸鱼老板林闲与他的“痛苦”商业哲学》。
文章详细描绘了(脑补了)林闲如何在南极之旅中“思考人生”,如何在破旧写字楼里“卧薪尝胆”,如何用“扫地僧”惊艳世人,又如何用“壕购”与“贱卖”展现其深不可测的战略布局……文章将林闲的“懒”解读为“极致的专注”,将“怕麻烦”升华成“对核心技术的纯粹追求”,将他的所有“痛苦”行为,都赋予了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哲学意味。
这篇报道一出,瞬间火出了圈!
不仅商业圈在热议,连普通网民都被这个“画风清奇”的亿万富翁(虽然公司没上市,但估值已被吹上天)吸引了。
“卧槽!还有这种人?有钱不赚,有奖不领,就爱蹲家里吃泡面?”
“这才是真正的凡尔赛大师啊!”
“他的公司还招人吗?我想去帮他吃泡面!”
“我宣布,林闲就是我的新晋偶像!人懒话不多,装逼于无形!”
林闲,以一种他完全无法理解的方式,火了!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后援会!
这下,他想躲也躲不掉了。
一天下午,他戴着口罩墨镜,鬼鬼祟祟地想溜去楼下便利店买点泡面存货(父母监管稍有松懈),刚出大楼,就被一个蹲守多时的、眼睛冒着绿光的女记者堵了个正着。
“林总!您好!我是《都市快报》的记者,能耽误您几分钟吗?”女记者语速极快,话筒几乎要怼到林闲脸上。
林闲吓得魂飞魄散,拔腿就想跑。
“林总!就一个问题!您如何看待外界对您‘咸鱼老板’这个称号?”女记者不依不饶,小跑着跟上。
林闲被缠得没办法,只想尽快脱身,下意识地、发自肺腑地吼出了一句:
“我不是咸鱼!我只想当个废物!”
喊完,他趁记者愣神的功夫,如同受惊的兔子般窜进了大楼,留下女记者在原地,回味着这句石破天惊的“名言”。
第二天,《都市快报》头版头条,配着林闲仓惶逃跑的抓拍照片,标题更加惊悚:
《“闲人科技”创始人林闲首次回应质疑:我不是咸鱼,我只想当个废物!》
文章极尽渲染之能事,将林闲那句情急之下的吐槽,解读为对世俗成功学的彻底叛逆,对人生价值的终极思考,是一种“看破红尘、返璞归真”的至高境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