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回豫州(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倚天霸业记》最新章节。

完成各地战场物资的盘点后,张无忌马不停蹄,向着西边以南的军营赶去。这座军营曾被明教弟子与豫州义军联手捣毁,如今,它是双方重要的临时据点。

踏入军营,嘈杂声、脚步声、兵器碰撞声交织。明教弟子与豫州义军一见到张无忌的身影,瞬间沸腾起来,纷纷单膝跪地,齐声高呼:“参见教主!”那声音整齐而洪亮,震得空气都嗡嗡作响,饱含着敬重与追随的热忱。

张无忌微微抬手,示意众人起身,脸上带着温和又不失威严的笑容,随后快步走向营帐,豫州义军的首领早已在那等候,一场关于回城计划的商讨即将展开。

豫州义军的将领远远瞧见张无忌走来,神色一凛,立刻整理衣衫,疾步上前。待至近前,他单膝跪地,右手握拳重重抵在左胸口,动作干脆利落,声音洪亮且满含敬意:“属下见过教主!”那姿态,是对张无忌毫无保留的尊崇与臣服。

张无忌赶忙上前,双手稳稳托住将领的手臂,将他扶起,脸上带着亲和的笑意,和声说道:“将军不必多礼,如今咱们共同抗元,都是为天下苍生谋福祉的兄弟,往后这般大礼,能免则免。”

豫州将领满脸钦佩,眼中闪烁着激动光芒,拱手道:“教主神功盖世,我等望尘莫及!适才您孤身闯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掌风呼啸,剑气纵横,千军辟易,不过须臾之间,便将那元军杀得丢盔弃甲,这等神威,在下永生难忘,实乃我等之楷模!”

张无忌笑着摆了摆手,神色温和谦逊:“将军过誉了。我不过是恰逢其会,做了该做之事。元军残暴,天下百姓受苦,我身为明教教主,更是为了万千黎民奋起一战。这绝非我一人之功,是大伙齐心协力,才有如今局面,往后抗元大业,还得仰仗各位。

将领意识到自己刚才的失态,微微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一声,恢复了平常沉稳的语气说道:“是我太过激动了,只是教主神功实在惊为天人,实在是忍不住。往后还望教主多多指点,我定当在战场上拼尽全力,为抗元大业肝脑涂地 。”

张无忌神色凝重,目光深沉地看向将领,缓声说道:“还有,你们都督的事,都已明了?”提及常遇春,他的眼中闪过一丝痛惜与追忆。常遇春与他并肩作战,情谊深厚,如今遭遇这般困境,让他怎能不揪心。他深知,这不仅是常遇春个人的悲剧,更关乎豫州义军的未来走向 。

将领闻言,眼眶瞬间泛红,嘴唇微微颤抖,好一会儿才哽咽着开口:“教……教主,我们都还不敢相信,常都督他……他怎么就……”话未说完,声音已被泪水哽住,他别过头去,肩膀微微耸动,显然还沉浸在常遇春离去的巨大悲痛中,无法自拔 。

张无忌上前一步,抬手重重地按在将领肩头,声音低沉却有力:“我懂你的痛,常大哥的离去,我又何尝不悲恸万分。可他临终传讯,定是期望我们能带着他的遗志继续前行,莫要辜负了他和那五万将士的牺牲。”

将领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声音带着几分沙哑:“教主说得是,常都督的仇我们一定要报!他把担子交到您手上,往后我们豫州义军,唯教主马首是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说罢,他挺直脊背,眼中重新燃起坚毅的光芒,仿佛在向常遇春的在天之灵作出承诺。

张无忌反手扣住将领的手腕,掌心青筋微微凸起,淡然声线里裹着沉郁悲愤:“元军血债,必当千倍奉还。常大哥临终托我执掌豫州,便是要保住这股抗元火种。”他目光扫过帐外残旗,指节捏得发白:“从今日起,豫州上下同气连枝,待重整旗鼓,定教元廷血洗这片焦土!”

将领眼眶泛红,反手紧握张无忌手腕,猛然单膝跪地,声如洪钟:“主公!豫州十万儿郎从此唯您号令!常都督在时便说您胸怀天下,如今既承遗命,我等纵使粉身碎骨,也要随主公踏破元都!”话音未落,帐外忽起狂风,卷着满地残叶撞得营帐簌簌作响,恰似万千冤魂在为这场誓言呼啸。

片刻之后,张无忌俯身将将领扶起,目光在对方坚毅的面容上停留片刻,缓声问道:“还未及问将军姓名,往后并肩作战,总要称呼得真切些。”他的手掌仍带着方才相握的温度,语气里褪去几分沉痛。

将领挺直腰杆,抱拳朗声道:“回主公,末将王胜!原是豫州军前锋统领,蒙常都督提拔,暂代副将之职。往后但凭主公差遣,赴汤蹈火绝无二话!”话音铿锵,眼底还凝着未散的悲怆,却已透出效命新主的决然。

张无忌目光温和,颔首道:“王将军之名,往后必在抗元史册上留痕。常大哥生前最善用人,既委你重任,足见你能力过人。往后还望将军助我稳住豫州,咱们一同为兄弟们谋个太平世道。”语气温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王胜再度抱拳,身姿如松:“谢主公信重!末将定当对主公效法常都督那般,鞍前马后万死不辞!豫州城防、粮草调度,末将已备下详册,还请主公过目。”他顿了顿,眼中闪过锋芒:“,若元军再来犯,我等民心在握,定能寻得破敌之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无忌仔细看过手中的粮草调度与城防部署文书后,微微点头,面上露出满意之色,语气淡然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很好,王将军,你等安排得细致周全。传我令,在此驻扎的五万义军以及江湖门派的盟友,休整一日,明日再回豫州。让大家养精蓄锐,回了豫州还有许多事要做。另外,安排些人妥善安抚伤亡兄弟的家眷。”

王胜神情肃穆,抱拳应道:“是!主公放心,定将令谕传达到位,安排好休整事宜,安抚好伤亡兄弟家眷。末将这就去办!”说罢,他挺直脊背,转身大步流星地出了营帐,迅速去传达张无忌的命令。

张无忌在兽皮主位落座,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扶手纹路。帐外暮色渐浓,残阳透过牛皮帐的缝隙洒进来,在案头的豫州舆图上投下斑驳光影。五万将士的生死、常遇春的遗愿、元军随时可能卷土重来的威胁,桩桩件件如重锤敲击心头。他忽而想起光明顶密室石壁上“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血字,喉间泛起苦涩——如今这担子,终究是沉甸甸地压在了肩头。

他坐在主位上,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量。虽已武功卓绝,可如今身负重任,元军未灭,豫州局势波谲云诡,常大哥的仇还未报,哪能有丝毫懈怠。他忆起乾坤大挪移、九阳神功带来的强大助力,更觉武学之道深不可测。

“若能再习得精妙心法武学,实力定能更上一层楼,往后面对元军和江湖纷争,也能多几分胜算。只是这天下武学虽多,适合自己的又在哪里呢?”他喃喃自语,目光望向帐外渐暗的天色,心中已开始盘算着从何处探寻新的心法武学,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渴望。

张无忌眉头微蹙,陷入沉思。周芷若的身影,以及武林大会的经历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往昔种种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心中默念道:“那时的她柔弱温婉,武功平平,谁能想到得到倚天剑中的《九阴真经》后,竟能脱胎换骨,武功远超同辈。甚至能跟我的修炼大成的九阳真气相抗衡。让我在短时间内占不到好处。在对战之时还能伤我。”

“《九阴真经》的确是武林奇功,周芷若习之尚有所成,若我能得此功,或许能更进一步。”他微微颔首,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对武学精进的渴望,又夹杂着对往昔恩怨的淡淡怅惘。《九阴真经》不知踪迹,要寻到谈何容易。他轻轻叹了口气,手不自觉地握紧,心中暗下决定,无论如何艰难,也定要探寻一番。

张无忌眸光一亮,像是捕捉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暗自思忖:“对啊,她不是习得《九阴真经》吗?即使寻不到功法,她就是现成的老师,即便如今与她之间有诸多过往纠葛,但为了抗元大业,为了提升自身实力护得豫州百姓和兄弟们周全,我不妨一试,直接求她相授,说不定她念在往日情分,亦或是心怀大义,会答应教我。”想到此处,他微微坐直身子,眼神中多了几分笃定,似乎已看到了自己习得《九阴真经》后,实力大增,更有把握对抗元军的情景,只是不知周芷若那边,究竟会作何反应,这让他心中又添了几分忐忑。

张无忌深吸一口气,慢慢平复下心中急切的思绪。“也好,如今诸事繁杂,明日回豫州城,先安顿好五万义军和各门派盟友。”他微微眯起眼睛,心中盘算着回到豫州后的各项事务,粮草的进一步调配、城防的加固,还有与各门派的联络沟通。“待这些事稍有头绪,再找周芷若商议《九阴真经》之事不迟。她既响应号召赶来豫州,想必也有抗击元军的心思,届时晓之以理,说不定能成。”想到这里,他揉了揉眉心,起身走到帐外,望着夜空,等待着明日的到来。

张无忌在夜色中伫立片刻,感受着晚风拂过脸庞,将心头的纷扰思绪稍稍吹散。他转身踏入营帐,卸下身上的披风,随手放在一旁的案几上。缓缓坐在床榻边缘,微微闭目,让自己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脑海中却仍不时闪过豫州城的局势、明日的行程安排,以及与周芷若可能的会面场景。但他深知此刻需养足精神,便深吸几口气,调整呼吸,让自己逐渐进入休憩状态,准备迎接明日回到豫州城后的诸多事务。

到了第二天早上,张无忌处理好个人琐事后,利落地束好腰带,将那柄随身佩剑悬于身侧,整了整衣衫,眼神中透着一股沉稳与坚毅。走出营帐,晨光熹微,营地中已经是一片忙碌的景象。义军们正在收拾行装,江湖门派的盟友们也在整理兵刃行囊。

他信步走到王远桥身边,此时王胜正指挥着将士们有序集合,见张无忌走来,赶忙上前抱拳行礼。张无忌微微点头,目光扫过整支队伍,朗声道:“王将军,兄弟们都准备好了吗?”王远桥挺直身躯,大声回应:“回主公,一切就绪,随时可以出发!”张无忌满意地点头,高声下令:“好!传令下去,即刻启程,回豫州城!”随着他的命令,营地中响起一阵整齐的应答声,众人纷纷行动起来,踏上了返回豫州城的路途。

晨光铺满驿道,张无忌身披玄色大氅立于马首,青骢马踏碎满地霜华。五万义军旌旗蔽日,刀枪如林,映着朝霞泛着冷光,峨眉、武当、华山等门派盟友列于两翼骑着马。与身后江湖门派的盟友一同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