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道亲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天圣十年的冬天,似乎格外的漫长与寒冷。汴京皇城被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郁笼罩,连往日最喧闹的麻雀都噤了声。慈明殿内,汤药的苦涩气味几乎取代了龙涎香,日夜弥漫不散。皇太后刘娥的病,如同殿外铅灰色的天空,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
她不再是那个在帘后目光如电、决策如流的铁腕太后。病榻之上,她只是一个被岁月和疾病耗尽了精力的老妇人,花白的头发散落在枕上,曾经锐利的眼神变得浑浊,时常陷入昏睡,偶尔清醒,也是气息奄奄。御医们束手无策,只能在殿外低声交换着忧虑的眼神。
消息被严格封锁,但宫中的气氛骗不了人。内侍们行走的脚步声放得极轻,脸上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惶恐。各种揣测和流言,如同地下暗流,在宫墙之内悄然涌动。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那座象征着帝国未来的殿堂——皇帝赵祯日常起居处理政务的寝宫。
年轻的皇帝,如今已年近二十,面容继承了其生父真宗的清秀,眉宇间却多了几分刘娥赋予的沉静与隐忍。他依旧每日按时上朝,在空悬的御座旁(因太后病重已暂停垂帘)听取大臣奏报,批阅奏章。然而,他的心思,却难以完全集中在政务之上。
“母后的病……今日可有好转?”下朝后,他几乎是立刻召来负责慈明殿医药的内侍,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焦灼。
“回陛下,太后娘娘今日进了半碗参汤,精神……略好些了。”内侍伏地,小心翼翼地回禀着千篇一律、难辨真假的消息。
赵祯挥挥手让他退下,独自在殿内踱步。窗外是光秃秃的枝桠,在寒风中无助地摇晃。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并非来自繁重的政务,而是源于那个躺在病榻上的女人,以及她身后那片即将由自己完全接手的、广阔而陌生的权力天空。
十几年了,他早已习惯了那道帘幕的存在。它隔开了他与臣工,也隔开了他与完整的皇权。他在帘前成长,学习,偶尔发出自己的声音,但最终的决定权,始终牢牢掌握在帘后那双手中。如今,这道帘幕即将永久落下,他将被毫无缓冲地推向台前,成为这庞大帝国唯一的、真正的核心。兴奋吗?或许有。但更多的,是一种如同站在万丈深渊边缘的惶惑与沉重。
二
与此同时,外朝的重臣们,也在紧锣密鼓地为权力交接做准备,只是各自的心思不尽相同。
参知政事吕夷简,这位被刘娥倚为臂膀的能臣,此刻面色凝重。他深知太后一旦大行,朝局必将面临洗牌。他必须在新旧交替的关口,稳住自己的地位,甚至更进一步。他利用职权,开始不动声色地调整一些关键岗位的人事安排,将一些能力尚可、但与某些潜在对手(如范讽一派)关系不甚密切的官员,提拔到重要位置。同时,他更加勤勉地前往皇帝处汇报政务,言辞恳切,态度恭谨,既展现自己的能力,也 subtly 地向年轻的皇帝传递着忠诚的信号。
而在另一处府邸,以鲁宗道、范讽(虽已调任,影响力仍在)等人为核心的清流官员,也在秘密集会。他们忧心的,并非个人的权位,而是帝国的未来。
“太后之疾,恐难回天。”鲁宗道声音低沉,花白的眉毛紧锁,“陛下仁孝聪颖,然毕竟年轻,未曾独当一面。如今内则……(他含糊了一下,意指李宸妃之事可能带来的隐患),外则西夏窥边,契丹亦非善类。当此之时,正需我辈直言极谏,匡扶幼主,肃清朝纲,使陛下亲贤臣,远小人,真正执掌乾纲!”
范讽虽不在京,但其精神同道者慨然应和:“鲁公所言极是!太后秉政,虽有功于社稷,然权柄下移,非国家之福。如今正是拨乱反正,还政于君之时!吾等当联名上奏,恳请太后于清醒之时,明颁懿旨,令陛下亲政,并遴选忠正贤良,辅佐左右!”
他们的目标明确:趁着太后病重,无法像以往那样强力压制,推动皇帝尽早全面亲政,并确保权力能够转移到他们认可的、“正派”的士大夫手中,防止出现新的权臣或内侍干政。
暗流,在太后病重的阴影下,愈发汹涌。
三
明道元年(1032年)二月,刘娥的生命终于走到了尽头。这一日,她似乎回光返照,精神好了许多,甚至能半坐起来。她召来了皇帝赵祯,以及吕夷简、鲁宗道等几位核心大臣。
慈明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个人凝重而悲伤(或至少是表现得悲伤)的脸。赵祯跪在榻前,紧紧握着母亲枯瘦的手,眼圈泛红。
刘娥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儿子脸上,气息微弱,却异常清晰地说道:“官家……吾……殆将不起矣……”
“母后!”赵祯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
刘娥费力地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目光继而转向几位大臣,声音断断续续,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皇帝……仁孝……然……年尚少……诸公……皆……先帝简拔……老成……之臣……须……尽心……辅佐……俾……克……承……大统……勿……负……先帝……及……吾……今日……之托……”
这是她作为摄政太后,最后的政治交代。没有明确的还政宣言,但将皇帝托付给“老成之臣”,其意已明。
吕夷简、鲁宗简等人立刻伏地叩首,声音哽咽:“臣等敢不竭尽股肱,以报先帝、太后厚恩!”
刘娥似乎耗尽了她最后的力气,缓缓闭上眼睛,手从赵祯手中滑落。这位执掌大宋权柄十一年,以非凡的智慧和果决手腕,在真宗朝末年的混乱后稳定了帝国,并开启了“天圣之治”的女人,就此溘然长逝。
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哀声。皇帝扑在母亲身上,失声痛哭。这一次,泪水中有真实的悲伤,也有对未来的茫然与恐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