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保甲疑云(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熙宁六年的春天,河北路的一个小村庄里,村民王老五正蹲在田埂上发愁。他面前摆着一杆锈迹斑斑的长枪,还有一面写着"保"字的小旗。
"这算什么事啊..."他唉声叹气,"咱一个种地的,非要练这个..."
里正在一旁劝道:"老王,这是朝廷的新规矩。十户一保,五保一大保,都要练武。万一契丹人打过来,咱们也能自保不是?"
"自保?"王老五苦笑,"就这破枪,连野猪都捅不死,还能对付契丹骑兵?"
这就是王安石推行的《保甲法》——要让农民拿起武器,寓兵于农。
一、皇帝的期待
赵顼第一次听说保甲法时,眼睛都亮了。
"王先生,此法真能解决兵源问题?"
王安石信心满满:"陛下,如今禁军百万,每年耗费五千万贯。若是推行保甲法,让农民农闲时训练,战时为兵,至少能省下三成军费!"
他给赵顼算了一笔账:"全国若有十分之一的农户参加训练,就是百万大军。而且他们不离本土,不误农时,军费只需正规军的三分之一。"
赵顼越听越兴奋:"好!先在京畿试行,效果好就推行全国!"
可他们没想到,这个看似完美的计划,执行起来却完全变了味。
二、强制训练
被选为第一批试点的,是开封府下属的祥符县。
知县李德明接到公文时,脸都绿了:"这...这不是要下官的命吗?"
师爷凑过来一看,也直嘬牙花子:"大人,这事不好办啊。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让农民放下农活去练武,这不是要激起民变吗?"
果然,训练令一下,各村都炸了锅。
"什么?每天训练两个时辰?那地还种不种了?"
"我家就我一个劳力,我去训练,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
抱怨归抱怨,在里正的催促下,训练还是开始了。
第一天,校场上站满了无精打采的农民。他们拿着破旧的武器,动作歪歪扭扭,看得教头直皱眉头。
"都打起精神来!"教头大声吆喝,"这是在保家卫国!"
一个老农小声嘀咕:"保什么家?我家的地都要荒了..."
三、扰民伤农
训练进行半个月后,问题开始暴露。
最直接的影响是耽误农时。春耕时节,每一天都耽误不起。训练占用了最好的耕作时间,很多农户错过了播种的最佳时机。
"完了..."王老五看着刚刚发芽就蔫了的麦苗,欲哭无泪,"今年要饿肚子了。"
更让百姓不满的是,训练还要自备干粮和武器。
"一把朴刀要五百文,我一个月都挣不了这么多!"
"每天训练,饭量都大了,家里的存粮快见底了..."
有些地方官为了讨好上司,还加码训练。原本规定的两个时辰,被延长到三个时辰。农忙时节也不停训,逼得农民白天训练,晚上摸黑干活。
消息传到京城,反对派大臣们坐不住了。
四、朝堂争议
这天早朝,御史刘挚第一个发难。
"陛下!保甲法扰民太甚!现在京畿一带怨声载道,请立即停止训练!"
王安石立即反驳:"刘御史言过其实了。训练确实辛苦,但为了国防大计,百姓应该理解。"
"理解?"刘挚冷笑,"王相公去乡下看看!农民都快活不下去了!"
参知政事冯京也站出来:"陛下,臣接到祥符县百姓联名上书,请求停止保甲训练。现在正是春耕时节,耽误了农时,秋天就要闹饥荒啊!"
王安石寸步不让:"可以先减半训练时间,等农忙过后再补上。但不能停!一停就前功尽弃了!"
赵顼左右为难:"这个...王先生说得有理,但百姓的困难也要考虑。不如这样,农忙时节暂停训练,其他时间照常。"
这看似折中的方案,实际上给了地方官很大的操作空间。
五、执行走样
诏书传到地方,执行起来又变了味。
有的知县为了政绩,农忙时节照样训练。
"上面说了,训练不能停!谁敢不去,罚钱!"
有的里正趁机勒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