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书生麾(音:挥)兵(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风雅宋朝》最新章节。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深秋,长江的波涛仿佛都带着铁锈与血腥的气息。完颜亮御驾亲征的六十万大军,如同黑色的潮水,淹没了淮北,冲垮了王权那道一触即溃的江防,兵锋直指采石矶。这座位于建康府西南、扼守长江天险的军事要地,瞬间成为了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咽喉。
一、 溃兵如潮
此时的采石矶,已然是一片末日景象。对岸的和州已然失守,金兵战鼓声震天动地。而从江北溃退下来的宋军散兵游勇,如同被惊散的羊群,惶惶不可终日地聚集在采石江边。他们丢盔弃甲,建制全无,军官找不到士兵,士兵找不到长官,人人脸上写满了惊惧与茫然。舟船胡乱地挤在岸边,无人调度,更无人有胆量再看向北岸那遮天蔽日的金军旗帜。
“败了…全败了…”
“王帅都跑了,我们还留在这里等死吗?”
“金兵就要渡江了!快逃啊!”
绝望的呼喊与无助的哭泣交织在一起,军心士气,已然跌落谷底。临时主持防务的几名偏将,面对这等烂摊子,也是束手无策,唯有相对叹息,准备随时加入逃亡的行列。
就在这大厦将倾之际,一叶官船逆流而上,抵达了采石渡口。船头立着一人,年约五十二、三岁,面容清癯,身着文官袍服,正是奉命前往芜湖催促大将李显忠交接军务,并代表朝廷犒师的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
他本是纯粹的文臣,此行的任务也仅仅是“督师”而非“督战”。然而,当他踏上江岸,看到这兵败如山倒、混乱不堪的景象时,一颗心瞬间沉到了谷底。
二、 振臂一呼
“虞大人!您可来了!” 一名面色惨白的统制官迎上来,声音带着哭腔,“这…这如何是好?王权败逃,李帅未至,军无主帅,兵无战心,金虏旦夕便要渡江了!”
虞允文强压下心中的震惊与愤怒,厉声问道:“李显忠将军何时能到?”
“至少…至少还需一日!”
一日!虞允文抬头望向对岸,金军已经开始在江边调动船只,旌旗移动,显然渡江在即。一日之后,恐怕金人的铁蹄早已踏平了采石,兵临建康城下了!
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江风灌入肺腑,却让他瞬间冷静下来。他环视周围那些聚拢过来、眼巴巴望着他的溃兵,看着他们眼中残存的、微弱的、对生存的渴望。他知道,此刻若退,江南必亡!他一个书生,手无缚鸡之力,但身后是半壁江山,是万千生灵!
一股从未有过的勇气,混合着士大夫的责任与血性,在他胸中轰然爆发。他猛地踏步,登上一处高坡,对着混乱的军士们,用尽平生力气,发出了石破天惊的呼喊:
“诸君!我乃朝廷中书舍人虞允文!今日到此,非为督师,乃与诸君同生共死!”
混乱的人群稍稍安静了一些,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这个看似文弱的官员身上。
“金虏逆天南犯,意在亡我社稷,毁我宗庙,辱我妻女!今日退后一步,则江南锦绣,尽成焦土!我等身后,便是父母之乡,岂容胡马践踏?!”
“王权虽逃,李帅将至!朝廷养兵三十年,诸位莫非就不能一战报国吗?!”
他的声音并不特别洪亮,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真诚与决绝,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上。有人低下了头,有人握紧了拳头。
突然,人群中一个老兵嘶声喊道:“虞舍人!非是我等不战,实是无主可依啊!”
“是啊!谁来做主?谁来指挥?”众人纷纷附和。
虞允文目光如电,扫过全场,猛地抽出腰间代表皇帝赐予的“奉命督师”旌节,高高举起:
“今日,我虞允文,便是主帅!”
“国家危难,岂分文武?!有敢不从令者,以军法从事!有奋勇杀敌者,我必奏明圣上,重赏不吝!”
三、 布阵江防
这一刻,再无人怀疑。这个书生的身影,在残阳与江风的映衬下,仿佛陡然变得高大无比。一种久违的热血,开始在这些溃兵麻木的血管里重新流淌。
“愿听虞大人号令!” 时俊首先站了出来,这位勇猛的将领早已憋了一肚子火。
“愿听号令!”盛新等将领也纷纷响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