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跑出来的销路(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选调生的宦海生涯》最新章节。

厚坝村的风波像一根刺,扎在我心里。孙老六的事虽说暂时压下去了,但我清楚,问题的根源在于销路的不确定性给农户带来的恐慌。

“五统一”模式中,“统一销售”是承诺的终点,也是信任的基石。如果这块基石不稳,整个项目随时可能崩塌。

光靠嘴上承诺的保护价不行,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订单。

我把目光首先投向了大山镇本地市场。大山镇的集镇不大,但五脏俱全。

有几家在当地还算有名的饭馆,最大的要数开在镇口公路边的“悦来酒家”,老板王胖子,是个精明活络的中年人,主打过往司机的生意;还有镇政府斜对面的“刘记家常菜”,味道地道,是镇上干部和附近居民小聚常去的地方,上次迎检的包房就是在这儿订的;剩下的就是农贸市场里几家熟食摊和小炒店。

我心里明白,空口白牙去谈效果不大,特意让李富贵在村里抓了几只已经长到三斤多的三黄鸡,又捡了一篮子新鲜鸡蛋,准备拿实物说话。

第一站,悦来酒家。王胖子看着我把活鸡和鸡蛋拎进他后厨,脸上堆着笑,眼神里却带着审视。

“林主任,您这是唱的哪出?”

“王老板,给您送点鲜货尝尝。”我开门见山,“这是咱们厚坝村新推的三黄鸡,跟普通肉鸡不一样,肉嫩味儿正。这鸡蛋也比普通鸡蛋个头大,蛋黄颜色深。您给掌掌眼,能不能在你这里推推?”

王胖子拎起一只鸡掂量了一下,又拿起鸡蛋对着光看了看。

“嗯,鸡是不错,精神。鸡蛋也还行。不过林主任,我这小店,用的都是老供应商,价格实惠。你这三黄鸡,成本肯定高吧?价钱怎么说?”

“价格好商量,绝对比您外头零买划算。关键是咱这儿品质稳定,货源也稳定,就在厚坝村,离得近,送货方便,保证新鲜。”我专门强调地理优势,

“王老板,你想想,推出个‘农家三黄鸡’或者‘本地鲜鸡蛋’的招牌,也能吸引些追求品质的客人不是?”

王胖子沉吟了一下,没有立刻答应:“林主任,您说的在理。这样,鸡和鸡蛋我先留下,让厨师试试菜,回头给你准信儿。”

接下来几家,情况大同小异。刘记家常菜的老板对鸡蛋很感兴趣,觉得炒出来颜色鲜亮,但对鸡肉持观望态度。几家小摊贩则更直接,表示要是价儿跟普通肉鸡差不太多,可以少量进点试试。

跑了一圈,不算白忙活。但镇上的消费能力终究有限,几家餐馆加起来,一个月也消化不了几千只鸡。

看来,必须把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市场——县城。

晚上,我拨通了马壮的电话。那头闹哄哄的,猜拳声都能飘过来,听着是在酒局上。“马壮,再忙呢?”

“哎,涛哥!没事,跟几个朋友吃饭。咋了,你那三黄鸡搞得咋样了?”马壮嗓门很大。

“正为这事发愁呢。”我把厚坝村的情况和镇上推销的困境跟他说了,

“马壮,你在县里人头熟,能不能帮忙牵个线,看看有没有饭店、食堂或者新兴的超市,对这种定点供应的三黄鸡和鸡蛋感兴趣?”

“三黄鸡……这东西现在外面确实有卖的,口碑还行。”马壮顿了顿,

“行,这事我记下了。我帮你问问。农业局这边有时候也跟一些企业有对接,我看看有没有路子。不过涛哥,县里的水比镇上深,竞争厉害,你得保证品质,价格也得有优势。”他话语透露着一丝不确定。

“这个你放心!品质我亲自盯,价格绝对公道!”

挂了电话,我心里才算踏实点。马壮虽说有时候看着不着调,但办事还算靠谱,他那豪爽劲儿,在县农业局待了一年多,人脉肯定攒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