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檄令康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朕避他锋芒?龙纛前压,天子亲征》最新章节。

河北,大名府。

连日朔风凛冽,冰封千里,黄河冻得像一道银色的锁链,将南北生生隔开。

寒气扑面,草木尽枯,唯独城中大元帅府热气腾腾。

大殿之上,檄文贴满墙壁,兵符如山,铠甲刀剑寒光凛冽。

康王赵构设大元帅府于此,号令勤王之师,意图重整大局,救援被围困已久的东京城。

只是,此刻的大帅府中,气氛却诡异得很。

“宗老将军!”

宗泽刚踏入殿中,便是一声惊呼。

这位鬓发花白却目光如炬的老将,衣着沾霜,鞋履结冰。

刚刚,他不顾风雪踏冰渡过黄河,马不停蹄地赶到大名府,就是为了求康王赶紧发兵。

“末将宗泽,拜见康王殿下。”

赵构起身相迎,客气地拱了拱手:“宗老将军辛苦,请坐。”

宗泽,北宋末年的硬核主战派。

他跟李纲一样,是当时大宋朝廷里为数不多的,敢跟金人硬碰硬的狠角色。

其为人刚正,不知变通,一辈子都在跟金人死磕,堪称“大宋最后的脊梁”之一。

宗泽站着不动,目光炯炯,开门见山道:“殿下,东京被围日久,形势万分紧迫,百姓无粮,将士疲惫,金贼屡攻不下,必有异图,我军应即刻起兵南下,直趋澶渊,筑垒为营,步步推进,以解围困之苦!”

话音落地,大殿内却是一片沉寂。

安静得只能听见房檐上风刮过的声音。

“宗将军此言,未免操切。”

帅位旁边,一个叫汪伯彦的官员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捻着胡须,皮笑肉不笑地说道:“金人既愿议和,此为良机,动兵者劳民伤财,和议者保全社稷。”

宗泽一听,眉头倒竖。

“汪大人!”他冷冷一笑:“金人狡诈,屡违前约,此番邀和,不过缓兵之计而已,殿下,臣闻君父亲自登城督战,殚精竭虑盼望援兵,胜过饥渴,若再延误,恐贻误战机!”

宗泽环视一圈,加重了语气:“哪怕敌有诡计,若我军已在城下,亦可从容应对!”

“言之有理。”赵构点头,却迟迟不发兵符。

汪伯彦这帮人一看康王的态度,立刻心领神会,一唱一和到:“宗老将军所言虽勇,然国家大事需合议定夺,不可草率,老将军既言辞激烈,何不先行前往澶渊观察敌情?”

这话,说得是真他娘的孙子。

什么叫“先行考察”?

这就是明摆着要把宗泽这个主战派的刺头,从大元帅府给踢出去,让他靠边站,不得再掌机密军谋。

宗泽气得火冒三丈,但他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他看出来了,这帮人,压根就没想过去救东京。

甚至,这位康王殿下,心里可能巴不得东京城赶紧破,皇帝老子赶紧被金人抓走。

那样一来,他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就能顺理成章地当大宋皇帝了!

宗泽明白,自己终究不是康王亲信,再吵下去也没用。

他已经打定主意,就算求不动赵构,自己也要带着手下那点人马,星夜驰援东京!

就在此时,殿门之外忽传一声高呼,字字震耳:“圣旨到!”

殿中众将心神俱震,纷纷起身,齐齐望向殿门。

只见一名身披雪霜、满面风尘的中年官员疾步而入。

他眉宇肃然,神情凝重,手中紧紧捧着一方漆黑锦盒,其上鎏金交错,蜡封未启,赫然印着天子金玺的龙章。

此人是枢密院签书曹辅,奉孙傅之命自东京而来,风雪兼程,不敢稍歇。

赵构神色微动,脚步一迈,亲自迎上,声音略显急促:“曹相公,官家可有来信?东京之局,可还安稳?”

曹辅目光不动如山,缓缓点头:“官家尚在,城中危急,然军心未乱,请殿下宽心。”

他当即解开锦盒上的封蜡,郑重其事地取出圣旨一卷,躬身高举,沉声宣读道:

“门下:

金虏犯顺,围逼东京,社稷危若累卵。朕率臣民固守孤城,夙夜匪懈。然贼势日炽,非雄师不能解困。

今特命龙图阁学士、知磁州宗泽为河北义兵总管,充勤王军统帅,节度诸道兵马,星夜兼程南下,克复京畿!

朕当亲擐甲胄,与将士共守国门。

诏书到日,速发毋滞!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