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火药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奉天1931:兵王逆旅》最新章节。
(1931年8月15日,沈阳小西边门)
青灰色的云压在奉天城的房檐上,像浸了水的棉絮,沉甸甸地坠着。陈峰蹲在“福顺客栈”后院的墙根下,指尖捻着半块青砖的碎屑——这墙是土坯混着碎砖垒的,砖缝里嵌着几粒生锈的弹壳,看形制是日军三十年式步枪的,不知是哪个年月嵌进去的。
“陈先生,喝口茶?”老烟枪佝偻着背凑过来,手里的粗瓷碗豁了个口,里面的茶叶梗子竖着浮着,像片没扎根的野草。他今天没戴那顶油腻的毡帽,露出光溜溜的头皮,顶心处有块浅褐色的疤,“庚子年那会儿,俄国毛子在这院儿里枪毙过义和团,子弹壳埋了一地,下雨就冒出来。”
陈峰接过碗,茶水温吞吞的,带着股土腥味。他没喝,目光越过老烟枪的肩膀,落在客栈后墙的阴影里——那里藏着他从奉天站仓库“借”来的帆布包,里面是他穿越时身上唯一的东西:一套特战迷彩作训服、一把95式军刺、一个太阳能充电器(已经没电了),还有半块压缩饼干。
三天前,他在奉天站用一记精准的关节技放倒了两个骚扰林晚秋的日本浪人,老烟枪拽着他钻进这条巷子时,他还攥着那把军刺。现在军刺藏在客栈床板下,磨得发亮的刀刃上,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暗红——不是血,是老烟枪用铁锈水给他做的“旧”,免得这过于“新式”的玩意儿惹眼。
“佐藤英机的人,昨天在北市场盘查了三个卖烟卷的。”老烟枪往手心啐了口唾沫,用粗糙的手指卷着烟丝,“问有没有见过一个‘穿灰布短褂,高个,左手虎口有茧子’的男人——说的就是你,陈先生。”
陈峰的左手下意识地蜷了蜷。虎口的茧子是常年握枪磨出来的,在这个用步枪都得“三点一线”瞄半天的年代,这种茧子的形状确实扎眼。他昨天去北大营外围踩点时,就感觉有人跟着,原来是佐藤的人。
“那姓佐藤的,到底什么来头?”陈峰问。他对这个名字的印象,还停留在老烟枪含糊的描述里——“日本领事馆的官儿,穿西装,戴金丝眼镜,见人三分笑,转头就能让人掉脑袋”。
老烟枪划了根火柴,硫磺味在潮湿的空气里飘散开。他吸了口烟,烟锅里的火星亮了亮,照出他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的灰:“前几年在南满铁路附属地当翻译,跟张少帅的人吃过饭,还能写毛笔字,听说在东京大学念过汉学。”他顿了顿,烟锅往鞋底磕了磕,“但上个月中村事件,就是他带人去查的‘失踪’——那关东军参谋,死得不明不白,他却能拿出一堆‘证据’,说是被东北军杀的。”
中村事件。陈峰的手指在膝盖上叩了叩。他记得历史书上写过,1931年8月,日本关东军参谋中村震太郎带着测绘队潜入东北军防区,被第7旅逮捕后秘密处决,这成了日军后来发动九一八事变的重要借口。而现在,距离九一八还有一个月,佐藤英机已经在为这场“借口”铺路了。
“北大营那边,有动静吗?”陈峰问。前天他混在送菜的马车里靠近过第7旅的营地,铁丝网新换了圈带刺的,岗哨比往常多了一倍,士兵的步枪都上了刺刀,但看他们的站姿——松垮,眼神涣散,不像要打仗的样子。
老烟枪往巷口瞥了眼,那里有个挑着剃头担子的,铜盆在阴天下泛着冷光。他压低声音:“赵连长被关禁闭了。”
陈峰猛地抬头:“为什么?”
赵山河,东北军第7旅32团1营的上尉连长,三天前他在军营门口拦住陈峰,听完他说“日军可能在柳条湖附近动手”,先是骂他“疯职”,但在陈峰画出日军演习时的火力部署图后,又盯着他看了半晌,撂下句“你等着”就进了营。
“听说他去找团长理论,”老烟枪的声音像被砂纸磨过,“说要加强柳条湖那边的巡逻,还说日军最近的演习不对劲。团长把他骂了一顿,说他‘造谣惑众,扰乱军心’,关了三天禁闭。”
陈峰捏着粗瓷碗的手指紧了紧,碗沿的豁口硌得掌心生疼。他早该想到的——在“不抵抗”的命令下,任何“备战”的举动都是错的。张学良在北平养病,荣臻坐镇奉天却一味求和,下面的军官就算看出不对劲,也只能憋着。
“叮铃——”巷口的剃头担子摇了摇铃铛,那剃头匠抬起头,帽檐下的眼睛飞快地扫过客栈后院。陈峰立刻低下头,假装看地上的蚂蚁,眼角的余光却瞥见那人腰间鼓囊囊的,像是揣着枪。
“走了。”老烟枪拽了拽他的胳膊,“那是领事馆的‘浪人’,看着像剃头的,其实是佐藤的眼线。”
两人猫着腰钻进客栈的后门,穿过弥漫着霉味的走廊,回到陈峰住的那间偏房。房里只有一张木板床,一张缺腿的八仙桌,墙角堆着些没人要的杂物——一个破了口的陶罐,几件打补丁的旧军装,还有半盒没开封的“哈德门”香烟,是老烟枪昨天塞给他的,说“见人递烟,好办事”。
陈峰从床板下摸出军刺,又从帆布包里翻出那件迷彩作训服。他把作训服铺在桌上,手指抚过胸前的国旗臂章——穿越前的最后一刻,他正在参加国庆阅兵彩排,身上穿的就是这件。现在臂章上的五角星还很鲜亮,却像块烙铁,烫得他手心发慌。
“这布衫子,料子怪得很。”老烟枪凑过来看,“滑溜溜的,还带格子,不像洋布,也不是土布。”
“我老家的手艺。”陈峰含糊了一句,把作训服叠起来塞进陶罐。他不能让任何人知道这衣服的来历——在1931年的奉天,一件现代迷彩服,比一把枪更能引来杀身之祸。
就在这时,客栈前堂传来一阵喧哗,夹杂着日本话的吼叫。老烟枪脸色一变:“坏了,可能是冲咱们来的。”
陈峰迅速把军刺藏回床板下,抓起桌上的“哈德门”,掏出一根叼在嘴里。老烟枪已经摸出火折子,手却有点抖,擦了三次才点燃。烟雾呛得陈峰咳了两声——他在现代从不抽烟,这烟味又辣又冲,像烧着的锯末。
“别慌,”陈峰按住老烟枪的手,“他们没证据,就是来试探的。”
他走到门边,透过门缝往外看。前堂里站着四个穿黑色短褂的男人,腰间都别着武士刀,为首的是个矮胖子,三角眼,塌鼻子,正是三天前被他放倒的那个日本浪人。客栈老板缩在柜台后,脸白得像张纸,手里的算盘珠子掉了一地。
“搜!”矮胖子用生硬的中文吼道,一脚踹翻了旁边的八仙桌。茶杯碎在地上,水渍迅速洇进青砖地,像摊没干的血。
三个浪人开始翻箱倒柜,动作粗暴,把客人的包袱扯开,衣物扔得满地都是。有个戴眼镜的学生想拦,被浪人一巴掌扇在脸上,眼镜飞出去,镜片碎了一地。
陈峰的手又摸到了门框——这木门是松木板做的,他能一拳打穿。但他忍住了,现在动手,等于不打自招。
“太君,都是住店的良民,没……没你们要找的人啊。”客栈老板哆哆嗦嗦地递上烟,被浪人一把打掉。
矮胖子走到后院门口,三角眼扫了扫,突然用日语说了句什么。陈峰听懂了——“去后院看看”。
老烟枪的脸瞬间没了血色,拽着陈峰往杂物堆后躲:“快,这边有个地窖,能藏人。”
陈峰没动。地窖?万一被发现,就是瓮中捉鳖。他指了指墙角的旧军装:“把这个给我。”
老烟枪愣了愣,赶紧把军装递过去。陈峰三两下脱掉身上的灰布短褂,换上那件打补丁的军装——这是件东北军的旧制服,袖口磨破了,领口还沾着点油渍,但穿在身上,至少看着像个“自己人”。
他又从杂物堆里翻出顶破军帽,压得很低,遮住大半张脸,然后抄起墙角的扁担,往门口走。
“你干啥?”老烟枪拽住他,声音发颤。
“他们要找的是‘穿灰布短褂的高个’,”陈峰低声道,“不是穿军装挑水的。”
他拉开门,故意咳嗽了两声,低着头往外走,脚步趔趄,装作没看见那几个浪人。
“站住!”矮胖子喝了一声,拔出武士刀,刀鞘擦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声响。
陈峰停下脚步,慢慢转过身,帽檐压得更低,只用眼角的余光看他:“太君,啥事儿?俺是这儿挑水的,给军营送水去。”他刻意让自己的口音带着点山东腔——奉天城里很多苦力都是山东过来的。
矮胖子上下打量着他,三角眼眯了眯,突然用日语问:“你左手虎口有茧子吗?”
陈峰的心跳漏了一拍。他缓缓抬起左手,掌心向上——虎口处的茧子还在,但他刚才在墙根下蹭了半天,又沾了点煤灰,看起来像是常年挑扁担磨出来的,没那么扎眼了。
“太君说啥?”陈峰装傻,挠了挠头,“俺听不懂洋文。”
旁边一个浪人上前一步,伸手就要掀他的帽子。陈峰的手悄悄握住了扁担的中段——这扁担是硬木的,他能一下打断对方的胳膊。
就在这时,巷口传来一阵马蹄声,伴随着清脆的铜铃声。一个清脆的女声响起,带着点娇嗔:“哎呀,这不是田中先生吗?怎么在这儿发脾气呀?”
陈峰的心猛地一跳——是林晚秋。
二
林晚秋穿着件月白色的旗袍,领口绣着朵淡紫色的玉兰花,手里拎着个藤编的小篮子,篮子里露出半块西洋点心。她身后跟着个穿黑色马褂的保镖,腰杆笔挺,眼神警惕,一看就是练家子。
矮胖子看见林晚秋,脸上的横肉立刻堆出笑,收起武士刀,弯腰鞠了个躬:“林小姐,误会,都是误会。”
“误会?”林晚秋眨了眨眼,眼角的余光飞快地扫过陈峰,嘴角却带着笑,“我刚才在门口听着动静挺大,还以为是强盗呢。”她晃了晃手里的篮子,“我爹让我给领事馆的佐藤先生送点心,田中先生要不要尝尝?”
田中?陈峰心里冷笑,这矮胖子刚才还耀武扬威,一听“佐藤”的名字,立马像孙子似的。
“不了不了,”田中连连摆手,眼睛却瞟着篮子里的点心,“林小姐快去吧,佐藤大人肯定等急了。”
林晚秋没动,反而走到被打翻的八仙桌旁,捡起地上的一块碎茶杯:“这桌子是我家客栈的老物件了,田中先生赔吗?”
客栈老板赶紧摆手:“不用不用,林小姐,小意思……”
“怎么是小意思呢?”林晚秋打断他,声音软下来,却带着股不容置疑的劲儿,“我爹说了,做生意要讲规矩,损坏东西就得赔。田中先生,你说对吗?”
田中脸上的笑僵住了,半天挤出句:“是,是,该赔。”他从口袋里掏出几块银元,往柜台上一放,“够吗?”
“够了。”林晚秋拿起银元,递给客栈老板,“记账上,算我爹的。”然后她转过身,对田中笑了笑,“那我先走了,田中先生慢慢‘查’。”
她拎着篮子往外走,经过陈峰身边时,脚步顿了顿,像是被扁担绊了一下。陈峰顺势扶住她,手指碰到她的手腕——她往他手心里塞了个小纸团,又快又轻,像只受惊的鸟。
“谢谢这位大哥。”林晚秋轻声道,抬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藏着点什么,快得像流星。
等林晚秋的马车走远了,田中才啐了口唾沫,对那几个浪人吼道:“走!”
浪人们骂骂咧咧地走了,前堂里一片狼藉。客栈老板瘫坐在地上,抹着汗:“我的娘啊,吓死我了……”
老烟枪拽着陈峰回到偏房,关上门,才长出一口气:“我的乖乖,林小姐这胆儿,比爷们还大。”
陈峰摊开手心,那个小纸团是用洋纸叠的,带着点淡淡的香水味。他展开一看,上面用钢笔写着一行小字:“今晚八点,北市场‘聚仙楼’,我爹想请你喝茶。”
林世昌?陈峰皱起眉。那个沈阳商会的副会长,跟日本商会往来密切的富商,找他干什么?
“林老板可是个能人,”老烟枪凑过来看了看,“奉天城里的粮栈、绸缎庄,一半都得看他的脸色。但这人精得很,跟日本人做生意,也给东北军送过粮,谁都不得罪。”他顿了顿,压低声音,“听说中村事件后,日军让他捐粮,他捐了,但都是陈米,还掺了沙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