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定价与“赠品”(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双生农女与官家闺蜜种田记》最新章节。
杨老爹将烟锅锅在鞋底上轻轻磕了磕,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仿佛给这场会议敲下了定音锤。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扫过坐在椅子上那两位依旧大眼瞪小眼、谁也不肯先挪窝的“贵客”,嘶哑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了过去:
“老将军,齐掌柜,法子,家里商量了个大概。”
陈老将军和齐胖子立刻如同被揪紧了线的木偶,齐刷刷地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住杨老爹,屏息凝神。
杨老爹语速不快,却字字清晰:
“方子,是家里女人们辛苦琢磨出来的,是安身立命的根本,不卖。”
这话一出,齐胖子脸上瞬间掠过明显的失望,陈老将军的眉头也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但杨老爹话锋随即一转:
“不过,老将军为将士们谋福祉的心意,我们敬佩。齐掌柜看好这生意,也是它的造化。所以,我们想着,面饼,我们可以做出来卖。”
齐胖子的小眼睛立刻又亮了:“卖面饼?杨老哥的意思是……”
“军中若需要,我们可以提供做好的面饼。量大,价钱自然好商量。”
杨老爹看向陈老将军,“至于调味的东西,一时半会儿弄不出耐存放又好吃的卤子,但可以试着做些简单实惠的酱料或者调味粉,用水一冲就能有点滋味,顶饱要紧。具体的,得容我们些时日试试。”
陈老将军花白的眉毛动了动,鼻子里发出一声几不可察的轻哼,似乎对这个结果并不十分满意,但终究没再说什么。不卖方子,只卖成品,虽不如直接拿到方子让军需营自己制作来得方便省钱,但好歹也算是一条路子。他深知军中办事流程繁琐,杨家的顾虑并非全无道理。
齐胖子则已是喜上眉梢!只要能量大从优地拿到货,他就有信心在府城打开市场!他甚至已经开始在心里盘算要找哪些酒楼合作了。
“至于齐掌柜这边,”
杨老爹目光转向他,“面饼也可以卖给你。你想卖到府城甚至更远,我们供货。价钱嘛……”
杨老爹顿了顿,“自然要比供给军中的,稍高一些。”
“应该的!应该的!”
齐胖子连连点头,满脸堆笑,
“军爷们保家卫国,自然该优惠些!我这边没问题!不知这价钱……具体是多少?杨老哥您给个数!”
杨老爹面色平静,吧嗒了一口旱烟,缓缓吐出青灰色的烟雾,才嘶哑着开口:
“具体的价钱,眼下还没个准数。面饼做起来费功夫,用料也精贵,得细细核算了成本才敢定价。”
他顿了顿,看着两人:
“二位若是信得过,不妨先回去等信儿。等我们核算清楚了,自然派人给二位送信。”
“回去等?”
陈老将军和齐胖子几乎是异口同声,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陈老将军把眼一瞪:“回去?万一老夫前脚走,后脚这奸商就把价钱抬上天,或者你小子变卦了怎么办?老夫就在这儿等!价钱不定下来,老夫心不安!”
齐胖子也赶紧附和,小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
“就是就是!老将军说得在理!这等大事,哪能来回传话?万一传岔了岂不麻烦?小弟我也在这儿等着!杨老哥你们慢慢算,我们不急,不急!”
他心里打的算盘是:必须亲眼盯着,绝不能让老将军私下里压价,把他给坑了!而且留在杨家,说不定还能套套近乎,拉拉交情,到时候好多讨点优惠。
两人互相瞪了一眼,又同时扭开头,一副“你休想甩开我”的架势。
杨老爹看着这两位“请神容易送神难”的贵客,也是无奈,只得退了一步:
“既如此,二位若不嫌弃,可先去老宅暂住。那边屋子宽敞又清净,石磊他们也在,有什么事也好照应。”
这回两人倒是没再坚持挤在杨家小院。毕竟老宅也是杨家的地盘,离得近,不怕人跑了。于是便各自让随从去取行李,被周贵引着,往村西头的老宅去了。一路上,两人还互相别着苗头,走得飞快,仿佛谁先到就能占到多大便宜似的。
总算送走了两尊“门神”,杨家小院暂时恢复了清静。但一家人的心却都没放下,晚饭桌上,气氛都有些沉闷。
刘秀芝扒拉着碗里的饭,忍不住小声嘟囔:
“这叫什么事儿啊……买卖还没做起来,倒先招来两尊大佛在家里住下了……还得管饭……”
颜氏瞪了她一眼,但也没多说,显然心里也憋着股劲儿。
吃过晚饭,收拾停当,一家人难得地全都聚在了正房屋里。油灯昏黄的光晕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和思索。接下来要商议的,可是关乎自家生意和那两位“贵客”能否打发走的关键——定价!
元娘拿出她这些天记录的小本本(舒玉造的纸裁的),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材料的用量和大概的市价。她秀气的眉头微蹙,轻声细气地算着:
“按现在的做法,一个面饼,大概要用上等白面一两半,鸡蛋小半个,油……炸一次油会有损耗,平均下来……再加上柴火、盐糖调料……粗粗算下来,一个面饼的成本,大概在七文到八文钱之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个数字一出来,众人都吸了口凉气。七、八文钱!都够买两个大肉包子了!这成本可真不低!
舒玉正捧着水碗小口喝着,闻言却摇了摇头,放下碗,小脸上一本正经:
“阿娘,您这算法不对。”
众人都看向她。
“您只算了面和鸡蛋油这些看得见的‘物料成本’,” 舒玉伸出小手指,一项项数着,
“可做这面饼,要有人和面、擀面、切条、蒸制、油炸……这些难道不算钱吗?阿奶、周婆婆、凤儿婶子、还有新来的刘家李家婶婶姐姐们,她们的人工不是成本吗?现在咱们自家人做,好像没花钱,可若是以后量大了,供给军中或者齐叔,光靠咱们自家人手肯定不够,少不得要专门雇人来干这活。这工钱,是不是也得算进成本里?”
她顿了顿,看着若有所思的众人,继续道:
“还有,咱们这院子、这灶房、这锅灶,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用了就会有损耗。这些‘固定成本’,也该摊一些到每个面饼上。”
“还有,做调味粉或者酱料,也要本钱和人工。这些都不能不算进去。我觉得一个面饼的成本,不能只算七八文,至少得算到十文钱,才比较稳妥。”
一番话,条理清晰,考虑周全,完全不像个四岁孩子能说出来的。屋里一时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惊讶地看着舒玉。尤其是杨大江、杨大川兄弟,他们惯常地里刨食,算计成本多是种子、肥料、牲口,对于“人力”也是成本这个概念,还是头一次听得如此清晰透彻。
颜氏最先反应过来,猛地一拍大腿:
“对对对!毛毛说得太对了!可不能白使唤人!这工钱必须算进去!十文!我看十文都未必打得住!还有磨具、灶台、油锅的损耗呢!”
元娘赶紧在小本本上记下,脸上露出惭愧之色:“是我算漏了。”
连杨老爹都微微颔首,看向舒玉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深思。
刘秀芝也恍然大悟,佩服地看着小侄女:“哎呀!可不是嘛!我怎么把这茬忘了!光盯着那点面粉鸡蛋了!”
一直在元娘怀里玩着自己小手指的舒婷,也欢快地拍起了小巴掌,嘴里发出“咿呀”的附和声,逗得众人一笑。
成本大概定了下来,接下来更头疼的是售价。卖给军中定多少?卖给齐胖子又定多少?
众人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说十五文的,有说二十文的,都觉得价钱低了对不起这成本和功夫,高了又怕对方不接受。
杨老爹默默听着,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浑浊的目光扫过家人,最后缓缓开口,一锤定音:
“军中不易,卖给军中,不宜过高,但也不能让咱们白忙活。咱们赚个辛苦钱就行。面饼,就定十五文一个。至于调味的东西,等老婆子你们琢磨出能久放的,再另算成本。若是军中觉得贵,或者用不上调味,那就只卖他们光面饼。”
这个价钱,比成本高了五文,利润空间不算大,但也算合理。
“那齐胖子那边呢?”刘秀芝急忙问。
杨老爹沉吟了一下:“齐掌柜走的是商路,要赚的是大钱,价钱自然不能跟军中一样。面饼,二十文一个。狼桃稀罕,定价更不能低,就……二十文一斤。”
“二十文?!”
杨大川拧紧了眉头,黝黑的脸上露出担忧,
“这……是不是太高了?齐胖子精得很,肯定嫌贵!怕是谈不拢。”
一个面饼卖二十文,再做成汤面卖出去,那得卖到什么价钱?齐胖子能接受吗?
众人也都觉得这价钱对齐胖子来说,确实高了点,心里都有些没底。
就在这时,舒玉却眨了眨大眼睛,嘴角弯起一个狡黠的弧度,像只偷到了香油的小老鼠:
“没关系呀,我们可以送他点别的东西。”
“送东西?送什么能抵得上这差价?”杨大川不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