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人证物证 第六节:尘埃落定(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深宫孤女》最新章节。

凝晖宫的桂花落了满地时,御书房的朱笔终于落下最后一笔。李总管捧着那道圣旨走出时,指尖还在微微发颤 —— 上面的每一个字都浸着寒气,像冬日冰封的河面,看似平静,底下却藏着暗流。

“都办妥了?” 苏凝正坐在廊下教赵昀描红,孩子握着小小的狼毫笔,在宣纸上画着歪歪扭扭的 “安” 字。听见脚步声,她抬起头,阳光透过桂树叶的缝隙落在她脸上,将鬓角的银桂花簪映得发亮。

李总管躬身道:“回娘娘,陛下已下旨,废后陈氏…… 赐白绫,午时已行刑。贵妃娘娘禁足锦绣宫,永不得出。翠儿杖毙,曝尸三日,太医院涉案之人全贬去皇陵,永不得回京。” 他顿了顿,补充道,“从锦绣宫搜出的龙袍碎片,陛下让人烧了,没再追究。”

苏凝握着赵昀的手顿了顿,笔尖在纸上晕开一小团墨。她早知道陈氏难逃一死,却没料到皇帝连龙袍碎片都压了下来 —— 终究是顾念着三皇子,留了三分情面。

“知道了。” 苏凝的声音很轻,像风吹过桂花的簌簌声,“让小厨房炖些雪梨汤,给陛下送去吧,他这几日怕是没睡好。”

李总管应了声 “是”,却没立刻走。他看着廊下那对母子,赵昀正举着描红纸咯咯笑,苏凝的目光落在孩子脸上,温柔得像春水,仿佛前几日冷宫里的血腥与诅咒只是一场梦。他忽然明白,为什么陛下总说 “凝妃最懂分寸”—— 她从不去问结果,只在该退时退,该进时进,像株柔韧的蒲草,任风吹雨打,始终守着自己的根。

“娘娘,” 李总管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锦绣宫搜出的东西里,有本巫蛊经,扉页上写着‘丙戌年秋’,是…… 是废后刚入宫那年。”

苏凝的指尖猛地收紧,狼毫笔在纸上划出一道歪线。丙戌年,正是她刚入宫的时候,那时陈氏还是风光无限的皇后,原来从那时起,这阴毒的念头就已在她心里扎了根。

“烧了吧。” 苏凝的声音没什么起伏,“留着也是污了眼。”

“奴才省得。” 李总管躬身退下,刚走到宫门口,就见几个小太监抬着一箱东西进来,箱子上贴着 “锦绣宫” 的封条。为首的太监笑着回话:“李总管,这是陛下让搬来的,说是贵妃娘娘以前赏的东西,如今用不上了,给七皇子当玩意儿。”

李总管掀开箱盖看了眼,里面是些精致的木雕、嵌玉的算盘,还有几匹上好的云锦 —— 都是些不伤大雅的玩意儿,想来是皇帝特意拣出来的,既不算 “私藏”,又能让苏凝明白,他已彻底断了对贵妃的念想。

赵昀听见 “玩意儿” 三个字,丢下笔就跑过去,扒着箱沿往里看,小脸上满是好奇:“母妃!你看这小老虎!雕得真像!” 他举起个紫檀木雕的老虎,虎头圆滚滚的,眼睛嵌着绿琉璃,确实讨喜。

苏凝走过去,摸了摸那老虎的耳朵,指尖触到温润的木质,心里却莫名发沉。这些东西曾是贵妃的心头好,如今却成了赵昀的玩物,像一场无声的宣告 —— 旧人已去,新人当立。

“喜欢就收着吧。” 苏凝帮他把老虎放进怀里,又叮嘱小太监,“把剩下的送到库房,别让灰尘落了。”

孩子抱着老虎跑回廊下,继续趴在案上描红,嘴里哼着不成调的童谣。苏凝坐在他身边,看着宣纸上那个被墨晕染的 “安” 字,忽然觉得这字写得真好 —— 平安,从来都是这深宫里最奢侈的念想。

午后的阳光渐渐暖了,宫人们开始在院子里扫桂花,金黄的花瓣堆了满满一簸箕,空气里浮动着甜香。莲心捧着刚晒好的枣泥糕进来,笑道:“娘娘,您闻这香味,今年的桂花比往年甜呢!小厨房说,用这些桂花做些糖糕、酿些酒,够吃到明年春天了。”

苏凝拿起一块枣泥糕,放在赵昀嘴边,孩子咬了一小口,眯着眼睛笑:“甜!母妃也吃!”

她咬了一口,清甜的滋味在舌尖散开,却压不住心底那点涩 —— 这甜香里,藏着多少人的血泪?陈氏的白绫,翠儿的尸体,还有锦绣宫里那个女人后半生的孤寂……

“对了,” 莲心忽然想起什么,“刚才去库房,听见太监们说,陛下让人给皇陵那边送了些药材和棉衣,说是‘让太医院的人好生反省,别冻着了’。”

苏凝点点头。皇帝终究是念旧情的,对太医院的人留了余地,没赶尽杀绝。

正说着,殿外传来小安子的声音:“娘娘,陛下驾临 ——”

苏凝起身时,赵昀已经扑了过去,抱着皇帝的腿喊 “父皇”。皇帝弯腰把他举起来,在他脸上亲了口,笑道:“朕的昀儿又长高了,描红有没有进步?”

“有!” 赵昀举着那张被墨晕染的纸,“父皇你看!”

皇帝接过纸,目光落在那个 “安” 字上,眼底的疲惫淡了些:“写得好,比父皇小时候强。” 他放下孩子,看向苏凝,“累了吧?这几日没睡好,眼下都有青影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