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宿舍里的日常(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寒门的仕途传奇》最新章节。
302宿舍的灯,总比别的宿舍亮得晚些。秦宇轩伏在桌前解《数学分析》,笔尖划过草稿纸的沙沙声里,总掺着阿不都热合曼指尖摩挲照片的轻响——那帧塑封照片他总揣在贴身衣袋里,此刻摊在膝头,五岁女儿扎着羊角辫的笑脸,在昏黄灯光下泛着软光。
“阿不哥,她眼睛跟你一样亮。”秦宇轩抬笔时瞥见,轻声说。阿不都热合曼指尖蹭过照片边缘,笑意里裹着些微怅然:“走那天她抱着我裤腿哭,说‘爸爸别去西安’,现在夜里总琢磨,她有没有好好喝牛奶,会不会把新学的儿歌忘了。”话落时,他把照片叠得方方正正,塞回衣袋,像藏起一捧易碎的月光。
张海峰端着搪瓷盆进来,热水溅在盆底的声响,恰好接住这沉默。他擦手时瞥见阿不都的神色,叹了句:“我爷爷也是,我来上学那天他发着烧,还硬撑着坐门口,说‘等你寄信回来’。”他从枕下摸出信纸,边角已被翻得发毛,“每月写两封,我媳妇念给他听,就是不知道他能不能听清。”
王建军正拧干毛巾,闻言动作顿了顿。他从床头摸出叠得整齐的信,信纸间还夹着片干枯的麦叶——那是媳妇从渭南老家寄来的。“我家那口子种着三亩地,还得照顾我爸妈,信里总说‘别惦记’,可她哪会不累?”他声音压得低,指尖捏着麦叶,像握着家里的田埂。
李想转着钢笔的手停了。他刚过二十一,没尝过牵挂压在心头的沉,只记得离家时母亲塞给他的水果糖,还在书包里没化。“要不周末去邮局打电话?”他试探着说,“虽然要花几块钱,好歹能听着声音。”
“算了算了。”阿不都热合曼摆着手,“几块钱够买半袋奶粉了,写信慢是慢,字里行间能多琢磨几遍。”张海峰也点头,把信纸仔细折好:“写信好,能留着,以后我爷爷好了,还能自己看。”
秦宇轩看着他们,突然觉出年龄刻下的细痕。他和李想、赵伟、马志强,是揣着课本就能闯的年纪——赵伟惦记的是怎么把矩阵算对,马志强琢磨的是期末能不能拿第一,李想满脑子都是周末的社团活动;可阿不都、王建军、张海峰,课本里夹着的不只是公式,还有家人的温饱、老人的病痛,每道题算完,都要多想想家里的日子。
“宇轩,这道极限题我总绕不过去。”李想凑过来,指着草稿纸上的批注,试图拉回轻松些的氛围。秦宇轩刚要开口,王建军却先笑了:“你们年轻人脑子活,看一遍就懂,我们得反复抠,晚上少睡一小时,才能跟上进度。”
“王哥,你别这么说。”秦宇轩赶紧抬眼,“上次分课本,你把每个人的书都按科目理好,还帮陈卫国搬了两趟行李,这些我们都比不上。”张海峰也跟着点头:“就是,你们年轻有冲劲,我们多些稳当,正好搭着来。”
阿不都热合曼起身给秦宇轩添了杯热水,搪瓷杯底碰着桌面,发出轻响:“宇轩,你是咱宿舍最小的,以后不管是题不会,还是想家了,都跟哥说。年纪差得再多,住一个屋,就是一家人。”
秦宇轩握着温热的杯子,心里突然暖了。窗外的月光透过窗缝溜进来,落在摊开的课本上,也落在阿不都膝头的照片、王建军手里的信纸、张海峰枕下的信封上。年龄像道无形的线,却没划成鸿沟——反倒让这宿舍里的时光,多了些温柔的褶皱:年纪大的帮着扛行李、记家事,年纪小的帮着讲难题、划重点,夜里的灯光下,不同的心事缠在一起,比单纯的笑声更让人踏实。
他重新拿起笔,笔尖划过草稿纸时,比刚才更稳了些。他想,或许这就是302宿舍的好——不管时光在每个人身上刻下多少不同的痕迹,只要灯还亮着,就有人陪着,把日子过得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