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余波与新征程(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寒门的仕途传奇》最新章节。

中央考察团的车队驶离榆木,扬起的烟尘尚未完全落定,但这场高强度“大考”所带来的影响,已如巨石入水,在陕东省的政商两界激荡起层层涟漪。

考察团在最后的意见反馈会上,给予了榆木示范区“方向正确、工作扎实、前景可期”的总体评价,尤其肯定了其在推动区域协同、促进产业转型和注重民生改善方面的探索。虽然也指出了转型升级任务艰巨、部分关键技术存在短板等客观问题,但这种建立在深入调研基础上的“挑刺”,反而更显评价的客观与可信。

对秦宇轩个人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关键的胜利。他在这场复杂博弈中展现出的战略定力、务实作风和化压为力的能力,不仅赢得了考察团的认可,更在省内外观望者心中树立了“能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鲜明形象。

然而,秦宇轩深知,官场从无绝对的平静。表面的肯定之下,往往涌动着更为复杂的暗流。

考察团离开后的第一次省政府常务会议上,氛围就略显微妙。省长高长河在总结考察接待工作时,语气平淡地肯定了“相关部门和榆木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预期效果”,但随即便将话题转向了全省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其他“紧迫问题”,语气加重地强调了“防范风险”、“稳字当头”。

这番表态,听似寻常,实则耐人寻味。几位向来紧跟高长河的厅局负责人,在后续发言中也刻意淡化了榆木示范区的样板意义,更多强调本领域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秦宇轩平静地听着,心中了然。考察团的肯定,如同为他加持了一道“护身符”,让对手无法再从正面攻击区域协同战略本身。于是,策略必然转变,未来的较量将更多地转向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的资源争夺、标准制定和效率比拼。这是一种更深层次、更讲“规则”的制约。

“长河省长提醒得很及时。”在轮到秦宇轩发言时,他首先肯定了高长河的意见,随即话锋一转,“风险要防,步子更要稳。但‘稳’不等于‘停’,更不等于‘拖’。榆木示范区的初步成效证明,我们推动区域协同、产业升级的路子走对了。接下来,关键是要把考察团的肯定转化为发展的动力,把蓝图更快、更实地落到地上。”

他提出,应尽快将考察团的反馈意见分解细化,形成具体的任务书、时间表,责任到人,强化督查。“尤其是煤基高端新材料产业园,技术攻关和招商引资要同步加速。我们既然向中央展示了决心,就要用实实在在的进展来兑现承诺。”

他的发言有理有据,既回应了“防风险”的关切,更突出了“促发展”的主线,将会议的焦点重新拉回到如何落实和推进上。

散会后,高长河与秦宇轩并肩走出会议室。

“宇轩省长年轻有为,魄力十足,这次榆木确实给你打出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高长河脸上带着惯常的微笑,语气却听不出多少温度,“不过啊,这后续的工作千头万绪,涉及到方方面面利益的调整,难度只会更大,可要有啃硬骨头的准备。”

“谢谢长河省长提醒。”秦宇轩微微颔首,态度谦逊而坚定,“再硬的骨头,只要有利于陕东发展,有利于百姓福祉,我们都有责任和决心把它啃下来。还希望省长您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指导。”

两人目光短暂交汇,空气中仿佛有无形的电光闪过,随即又各自移开,走向不同的方向。

回到办公室,秦宇轩立刻投入到新一轮的工作中。他指示方文谦,加快与那几家“隐形冠军”企业的谈判进程,争取在短期内签署实质性合作协议,形成示范效应。同时,他亲自牵头,启动编制《榆木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宏大战略分解为一个个可操作、可考核的具体项目。

他知道,对手正在积蓄力量,寻找新的突破口。他必须更快一步,用接踵而至的实质性成果,不断巩固和扩大战果,让任何试图阻挠的力量都感到无从下手,难以为继。

数日后,一份关于在榆木示范区规划建设“零碳产业创新园”的初步构想,被摆上了秦宇轩的案头。这是他和团队基于最新技术趋势和区域优势,谋划的又一着先手棋。

窗外,天色已暗,省府大楼的灯光次第亮起。秦宇轩审阅着这份充满前瞻性的规划草案,眼神专注。一场风雨过后,短暂的平静弥足珍贵,但他深知,这更是布局下一场战役的关键窗口期。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但他的步伐,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沉稳。新的征程,已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