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全都升了?和不升有什么区别?(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东宫对砍,谁赢谁是太孙》最新章节。
常务拿着手中的圣旨开始诵读,和之前朱元璋时代的圣旨也没有太多的差别。
当然,也不至于是一点都没有,现在的圣旨,到底还是用上了一些词汇的,不像是朱元璋那样完全的大白话,
朱允熥如今的圣旨,更类似于是后世的那些政府的公文,
“为确保大明更好,更快速的发展!”
“朕决定,对六部进行更详细的拆分!”
常务说着,在这里停顿了一下,以前的六部之中,几乎也涵盖了各大职能。
不管是教育,财政,税收,民政,刑罚,司法,监察,外交等等,
大多数的类别都有,不是在六部之中,就是在都察院,大理寺这些部门之中。
只不过很多东西却更加的笼统一些。
就类似于户部之中,直接分了下面的十三个清吏司,每个司负责的是一个省份的事情。
而每个清吏司之下,则是有四科细化管理。
分别是户部司,度支司,金部司和仓部司。
其中户部司主管的是户籍,土地,还有赋税和财政收支。
这个就包含了后世之中的一部分的民政,农业,还有税务,财政等。
还有度支司则是统筹国家的预算和财政调度。
和财政有一部分的重叠,还有类似于后世的一些什么会之类的。
金部司则是主管的是监管货币流通和库藏出纳等事情。
和后世之中的银行,那个发行货币的银行有着同样的作用。
参谋搞不死则是负责粮仓储藏和物资调拨,和后世之中的粮食局还有其他类似的部门。
一个户部,就已经管理了这么多的部门。
几乎涵盖了后世之中,大多数的部门,也都分化的很是明确。
只不过,却有不少重叠,一些细致的地方,划分的到底还不是那么明确。
像是财政方面的事情,有些时候,容易被他们这些人推诿。
这个也是经过了不知道多少大神的测算,加上不断地试验才出来的结果,朱允熥也相信这样的结构。
只不过,以前是没有那个条件去做这个事情,现在倒是稍稍的满足了一些。
而且,朱允熥猜测,以前的那些皇帝,或者是那些大臣们,不是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
但是估计面对的和朱允熥一样的问题,条件达不到。
这个问题就是人员的问题,以前在他们国家,读书的人才有多少?
掌握上升渠道的又是哪些人?
他们会乐意有人来给他们分享这样的富贵吗?
想要细化这么多的人,他们也找不到这么多的人。
总不能真的将一些大字不认识几个人的人提拔上来吧?
不要说皇帝不会这么做,怕是也做不到这样的事情。
即便是到了后面,隋唐之后的科举考试,但是读书到底还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人的专利。
其余的人可没有那样的资格去读书,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去实现这样的目标。
不过,哪怕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有了这样的人数,但是经济上,也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找这么多的人,就仅仅只是给这些人的俸禄,就需要花费他们多少钱,多少税收?
其他的事情还要不要做了?
也不可能将所有的人都安排到位,哪怕是到了后世,不还是存在这样的情况吗?
每年都要给这些人发放多少工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