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檄文惊动隐世宗 百家论道决苍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黑神话:诸葛亮逐鹿九天》最新章节。
【檄文惊动隐世宗 百家论道决苍生】
蜀汉讨魔檄文,如巨石入水,激起的涟漪远超战场,悄然荡入了下三天那些超然物外、隐于名山大川之间的古老宗门。
这些宗门,传承久远,底蕴深厚,或精于道法,或研习儒术,或参悟佛理,平日紧闭山门,不问世事,宛若仙家净土。
但这一次,“域外天魔”四字,太重!太重!
重得足以敲开任何一座山门,惊醒任何一位闭关的老怪。
……
昆仑墟,玉虚峰。
云海缥缈,仙鹤翔集。一座古朴道观坐落于峰顶,仿佛与天地同在。
观内,三位须发皆白、气息与自然合一的老道,围着一枚悬浮的金色檄文,沉默不语。
正是玉虚宫当代掌教,玉鼎真人,及其两位师弟。
良久,一位面色红润的胖道人开口,声音如洪钟:“师兄,刘备此言…未免危言耸听。域外天魔?远古神战?太过缥缈。怕是其与曹魏争霸,故意夸大其词,欲借我道家之势。”
另一面白无须、眼神锐利的瘦道人却摇头:“清虚师弟,未必。曹魏魔气日盛,迥异常理,早已非寻常王朝争龙。且檄文所言‘幽瞳’,与古籍中零星记载的‘天外邪眼’颇有相似…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玉鼎真人缓缓睁开眼,眸中似有星云流转,声音平淡却带着无上威严:“天道循环,自有定数。魔涨道消,亦非虚言。”
他指尖轻点,一道清光没入檄文。
檄文微微震动,其上一缕极其细微、却阴冷暴虐到极点的气息被强行剥离出来,正是诸葛亮以莫大法力加持其上的一丝“煞灵”本源气息!
虽然只有一丝,却让整个玉虚宫的温度骤然下降!仙鹤惊飞,云海翻腾!
三位真人脸色齐变!
“好恶秽的气息!绝非此界之物!”清虚真人失声。
“冰冷,死寂,吞噬一切…像极了古籍所述‘域外恶秽’!”瘦道人眼神无比凝重。
玉鼎真人挥手驱散那丝气息,面色沉静如水:“刘备、诸葛亮,未说谎。此劫,恐是真的。”
他看向两位师弟:“我玉虚一脉,承天道,卫苍生。魔劫已至,无法独善其身。”
“然,如何应对?是助蜀汉?还是静观其变?”
清虚真人皱眉:“蜀汉虽倡仁德,然终究是沾染凡俗的王朝,插手其间,恐沾因果,坏我清修。”
瘦道人却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若九天倾覆,玉虚宫又能存在几时?当有所为!”
玉鼎真人沉吟片刻,决断道:“即刻起,开启护山大阵,最高戒备。遣门下弟子,入世历练,暗中查探魔踪,重点关注曹魏动向及那‘幽瞳’之秘。暂不直接介入王朝之争,但…若遇天魔,或蜀汉有难,可酌情出手。”
“尊法旨!”两位真人躬身。
玉虚宫,这座道家圣地,终于被惊动,悄然将目光投向了纷乱的尘世。
……
文圣学宫。
位于一座不起眼的书香小世界内,朗朗读书声不绝于耳。
当代儒宗,夫子“孟熹”,一位身着简朴麻衣、目光睿智平和的老者,手持檄文,立于学宫正殿“明伦堂”前。
下方,是数百名气息纯正、忧国忧民的儒门弟子。
“诸位,”孟熹声音温和,却传遍学宫,“蜀汉之檄,尔等皆已阅之。有何看法?”
一名年轻学子出列,慷慨激昂:“夫子!曹魏倒行逆施,修炼魔功,荼毒生灵,已失人君之德!蜀汉倡仁德,伐无道,正合我儒家‘仁者爱人’、‘诛一夫纣’之义!学宫当出山助之,挽天倾,扶社稷!”
另一名较为年长的弟子则持重道:“李师弟所言虽善,然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我儒门子弟,当以教化为主,贸然介入厮杀,恐非善策。当遣使节,责曹魏之过,劝其改邪归正,方为上策。”
“迂腐!”先前那学子反驳,“与魔讲理,犹如对牛弹琴!曹孟德已入魔道,岂会听你教化?当以直报怨!”
“然则刀兵一起,生灵涂炭,岂是仁者所为?”
双方争论不休。
孟熹静静听着,直至声音渐歇,才缓缓开口:“曹魏之魔行,确凿无疑。非人道也。蜀汉之仁,虽有待考量,然其檄文所言大义,无可指摘。”
他目光扫过众弟子:“我儒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者,非独善其身,亦要兼济天下,除魔卫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