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贵妇抢着当股东,她笑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惊华传奇》最新章节。

而真正的棋局,才刚刚开始。第42章 风起青萍之末

济世庐的门槛几乎被踏破。

天光未亮,门外已是人声鼎沸。

贵妇们坐着软轿而来,丫鬟提着沉甸甸的银袋,只为争一个“会员”名额;小贩脚夫排在后头,攥着皱巴巴的铜板,眼巴巴望着那扇朱漆大门——谁都知道,十两银子换来的不只是优先看诊、新品试用,更有一纸分红承诺:年底按股分利,真金白银落袋。

“这哪是看病?这是投财神爷!”有人咂舌。

可苏锦言要的,从来不是眼前这点碎银。

她立于阁楼窗畔,素手执笔,在宣纸上缓缓写下“预售制”三字,墨迹未干,已如刀锋划开旧世规则。

她深知,百姓不怕花钱,怕的是花得不明不白。

于是她在告示墙上贴出《济世会员章程》,条条款款写得分明:每名会员登记造册,凭号取药;若未能履约,双倍返还预付款。

更有甚者,她公开账目——每日收支、药材来源、成药数量,皆由陆先生亲自誊录,张贴于外。

一时间,信者如潮。

而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

“药材众筹”四字一经推出,全城哗然。

“你出五钱银,认种一株雪魄莲,收获时分你三成干货?”

“我买黄精半亩地的苗!明年这时候,我自己就能熬补汤了!”

这不是施舍,是参与。

不是买卖,是共谋。

穷苦百姓第一次觉得自己也能做“东家”。

短短一日之间,三千两雪花银滚滚入账,压得药材行会喘不过气来。

会长怒极,摔杯断喝:“她这是在吸百姓血!”

堂下幕僚冷笑一声,低语如针:“您吸的是皮肉,她吸的是人心。”

风,已从泥地里卷起。

就在行会焦头烂额之际,一辆轻巧马车悄然停在济世庐后巷。

帘幕掀动,柳三娘袅袅走下,一身烟霞色罗裙,眉目含春,却掩不住眼底久病留下的暗影。

她身后跟着七八名女子,皆是醉香楼的清倌人,面色泛青,咳嗽连连,经期紊乱者更是步履虚浮。

“苏大夫,”柳三娘一笑,风情万种中透着几分倔强,“我们这些‘残花败柳’,没人肯为咱们开方子。可你也知道,我们这张脸,就是命根子。如今你治好了我的咳疾,我愿以人脉入股——替你打通贵女交际圈,如何?”

苏锦言抬眸,目光如针,细细打量她片刻,忽而展颜:“三娘说笑了。你们不是残花,是未绽之莲。”

她转身取出一只玉瓶,倒出数粒琥珀色小丸:“此乃‘舒月丸’,专调女子气血郁结、经痛腹寒。你拿去分发姐妹们服用,有效果,再谈合作不迟。”

三日后,醉香楼传出奇事——几位常咳血的花娘竟面色红润,舞姿翩跹;一向冷艳拒客的柳三娘,竟能连唱三曲而不喘。

消息不胫而走,贵女们私底下议论纷纷:“听说柳三娘用了苏大夫的新药,连郡主都托人打听……”

于是,“花魁荐药”成了京都新谈资。

济世庐挂出“柳氏代售”木牌那日,连几位皇亲贵眷的侍女都悄悄遣人前来购买,生怕被人认出身份。

而柳三娘也不负所托,借宴席之机,将“凝脂露”赠予几位宠妾,又让她们“无意间”露出容光焕发的脸庞——上层贵妇的焦虑,远比底层更难遏制。

当日晚,陆先生捧着烫金账册步入内室,指尖微颤:“小姐,今日进账一千八百两,累计已达四千二百两,除去成本、运输、人力,净利逾两千。”

烛火跳跃,映在他脸上,也照进苏锦言深邃的眼底。

她静静翻阅账目,目光掠过每一笔支出,忽然问:“军中伤员换药周期是多久?”

陆先生一怔:“约七日一轮。北境战事频繁,将士多有刀箭创伤、毒瘴侵体,用药极耗。”

她唇角微扬,不再言语,只提笔蘸墨,在纸上写下几行峻峭小楷:

拟制“战备急救包”方案

主材:止血藤粉、清创露、镇痛散、防腐膏布

辅以简易银针、火折密封袋

单包成本可控于三钱银内,便于携带,适配骑兵随身配备

三日后呈递兵部

写罢,她吹干墨迹,轻轻合上纸页。

窗外月色如霜,洒在她肩头,仿佛披了一袭无形战甲。

她望着远处皇城巍峨轮廓,眸光渐冷。

赚钱?不过是第一步。

复仇?也只是中途站。

她要的,是从一根银针开始,织一张网——

一张能缠住权贵咽喉、撬动王朝根基的网。

而这张网的第一缕丝线,即将送入兵部大堂。

夜风拂过檐角铜铃,叮咚作响,似战鼓初鸣。

无人知晓,七日后,一辆黑漆官车将悄然驶入城西。

车帘低垂,印着兵部火漆印记。

一名主事官员捧着红绸包裹的公文,步履沉重地走向济世庐——

奉兵部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