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药香飘进宫墙时,她正在熬毒(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惊华传奇》最新章节。

药香飘进宫墙时,她正在熬毒。

炉火噼啪作响,铜鼎中的药汁翻滚如血,蒸腾的雾气里浮动着一丝极淡的腥甜——那是“九转回春散”主料蛇心兰在高温下释放出的独特气息。

苏锦言立于炉前,素手执银勺缓缓搅动,指尖稳定得不带一丝颤意。

她穿着一袭月白细麻长裙,袖口挽至肘上,露出一截纤瘦却有力的手臂,腕间缠着一条暗红丝线,是生母留下的唯一遗物。

她眸光沉静,落在药汤之上,可心中早已翻江倒海。

三日前,北境第二批军需令正式下达:三百剂“九转回春散”,十日为限。

这本是济世庐自开张以来接到的最大一笔官单,朝中已有风声传出,说是战王萧无衍亲点此药入营,用以压制边关突发之疫。

表面看,这是天大的恩典。

可苏锦言知道,这是刀口上的蜜糖。

她太清楚那药方背后的凶险——雪参、赤灵芝、蛇心兰,皆属极寒之品,稍有配伍失当,轻则伤及经脉,重则引动内火暴毙。

而真正致命的是,蛇心兰本身含微毒,须经七道炮制方可去邪存正。

若有人以伪品代之……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她在每批药中,都悄悄藏了一包“哑蝉粉”。

“若途中有人开箱查验,三日内必失声。”这是她的警告,也是试探。

石铁头第三日回报:“一路平安。”语气笃定,毫无迟疑。

可陆先生却在核对副账时发现了破绽——入库的蛇心兰少了二十株,账面却是全额扣除。

更诡异的是,这批药材是由她亲自指定的老采户从南岭送来,按理绝无短缺可能。

苏锦言听罢,只淡淡说了句:“继续制药。”

没人看出她眼底那一闪而过的寒光。

当夜三更,万籁俱寂,唯有药库外巡更梆子声断续响起。

她披衣起身,足踏软履,悄无声息地穿过回廊,推开暗格密门,步入地下药窖。

幽蓝的磷灯映照下,一排排陶罐整齐排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药香与潮湿泥土的气息。

她在最深处停下,取出一株干枯的蛇心兰残株,指尖轻轻捻开花瓣,凑近鼻尖一嗅。

霎时间,眉心骤缩。

这不是南岭产的正品。

南岭蛇心兰气味清冽带苦,而这株,尾韵竟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腐之味——西域毒兰才有的特征!

有人在替她收药时动手脚,且手法老练,连陆先生最初都未能察觉。

她冷笑出声,声音轻得像一片落叶坠地。

“想用假药毁我济世庐?拿我的手,去毒朝廷将士?”她将残株收入袖中,转身离去时脚步未乱半分,“好啊……那就看看,是谁先疯。”

翌日清晨,她召来杜仲,低声吩咐:“三批药,分别加微量‘迷心露’‘定魂香’‘醒神散’,剂量控制在七日显效,标注暗记,记住了吗?”

少年瞪大眼睛:“小姐,这……若是被查出来……”

“查出来?”她抬眸看他,目光如针,“我要的就是他们查出来。”

她要的不是掩盖,而是引爆。

她要让那些躲在暗处的人,亲手把自己的罪证送到明面上来。

七日后,北境急报如惊雷炸响京师——

“第三批‘九转回春散’服用后,百名士兵突现嗜睡幻觉,持械互攻,险酿兵变!兵部震怒,责令彻查源头,追责到底!”

消息传来那一刻,整个济世庐陷入死寂。

仆从面色发白,陆先生手抖得几乎握不住笔,石铁头当场请命:“小姐,我去把运药的人都抓回来拷问!”

苏锦言却坐在堂前,手中一杯冷茶,神色未变。

她早料到会有这一天。

甚至,她等的就是这一刻。

迷心露致幻,定魂香镇神,醒神散解郁——三者反应不同,症状各异。

她已在药匣底部刻下暗记,对应批次与添加成分。

真相,就在药里。

外面风声越来越紧,街头巷尾已有传言四起:“济世庐卖假药,害死千人!”“幕后黑手竟是苏家庶女!”更有御史台官员扬言要上奏弹劾,请求查封医馆。

可她依旧不动。

直到黄昏时分,远处马蹄声疾,尘土飞扬,一队玄甲亲卫自皇城方向疾驰而来,领头之人手持金令,直逼济世庐大门。

府门将闭未闭。

堂前烛火摇曳,苏锦言端坐案后,面前一只青瓷小炉正徐徐煎药,药香氤氲,缭绕如雾。

她低头看着炉火,神情平静,仿佛等待的不是杀身之祸,而是一场早已约定的对弈。

脚步声由远及近,夹杂着铁甲摩擦之声。

她缓缓抬起眼,望向门外渐暗的天色。

风穿庭院,吹动檐角铜铃。

她轻声道:“药出何处,查哪一批,我随你们走。”

说着,她伸手抚过案上三只密封药匣,以及一本写满暗记的薄册。

药香如雾,缭绕在济世庐的厅堂之间,仿佛一层无形的屏障,将喧嚣与杀机隔绝在外。

苏锦言端坐案后,青瓷小炉上药汁微沸,银勺轻搅,滴落铜盆的一声轻响,竟似敲在众人命门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