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她不搬宅子,搬的是根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惊华传奇》最新章节。

身侧随从低头不答。

他们只知道王爷自北境归来途中,忽然绕道城西,一言不发伫立良久,仿佛在看一座即将崛起的城池,而非一间医馆。

可萧无衍看得更远。

他看见的不是砖瓦木石,而是一盘正在落子的棋局——

苏锦言借圣旨之名脱离苏府,表面是避祸自保,实则是斩断枷锁,将自己从宗族的牢笼中剥离出来。

她买地、建馆、通暗渠、掘药眼,步步为营,早已不止于安身立命。

她在种药,也在养势。

更令他心头微震的是,那枚被杜仲拼死护回的青铜药印,今夜已被嵌入地窖阵心。

当最后一味冰心兰蕊归位,整座建筑竟微微震颤,地下传来低沉龙吟般的水流声,似有沉睡的地脉被唤醒,缓缓向她脚下汇聚。

那一刻,萧无衍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风里的动静。

可他没有错。

那是气运流转之声。

他曾见过先帝布龙脉、设皇坛时才有此异象,如今却在一个女子手中重现。

她没有权势,没有靠山,甚至连嫡女身份都不曾拥有,却以一己之力,在京城西隅悄然筑起一道无形王庭。

“传令北境。”他终于开口,声音冷峻如铁,“九转回春散库存暂缓上报,暂封药库七日。”

随从一惊:“王爷,军中若查……”

“就说药材质检未毕。”他眸色深沉,“给她时间。”

他知道她需要什么——时间,炼药的时间。

而她也清楚,这一批药,将是她踏入朝堂医政的核心筹码。

七日后,济世庐落成大典。

晨钟未响,百姓已围满街巷。

正堂之上,悬着一方鎏金匾额——“济世庐·官办分署”,朱漆金字,兵部骑缝印赫然在列,更有皇帝亲笔特谕:“准其行医授业,免税三年,违者以抗旨论。”

这是前所未有的殊荣。

更令人震惊的是,苏锦言当众宣布推行“医徒遴选制”:凡贫寒子弟,无论出身贵贱、男女老幼,皆可参加三关考核——辨药百种、识脉三十六症、耐苦力劳作三日不退。

通过者,由济世庐全额供养,免费授业三年,结业后可入军医司或地方医署任职。

消息一出,全城哗然。

首日报名者三百余人,其中不乏被嫡母囚于内宅的庶子、被家族弃如敝履的商贾孤女、甚至还有几名蒙面女子悄然前来,手握枯草,眼中燃着近乎绝望的求生之火。

陆先生捧着名册,眉头紧锁:“小姐,此举虽善,却极易触怒太医院与世家医门。他们垄断医道百年,岂容你另立山头?恐招忌惮,引来反噬。”

苏锦言端坐案前,指尖轻轻摩挲着母亲留下的玉符,唇角扬起一抹冷笑:“我要的不是顺民,是火种。”

她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

“今日我收下一个贫女,明日她就能救一条人命;收下十个寒门子弟,十年后便是十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不会感激朝廷,只会记住——是济世庐给了他们活路。”

她抬眸,目光如刀:“那些高坐庙堂的人,总以为医术是权贵的玩物,病人是任宰的羔羊。可我要让他们看看——当千百双原本握锄的手学会执针,当千万张原本沉默的嘴开始说话……这天下,还会是他们的天下吗?”

陆先生怔住,许久才低声道:“小姐……您要的,不止是复仇。”

她不答,只望向窗外。

月光洒在刚翻新的药田上,第一株金蕊雪兰正悄然破土,花瓣微颤,仿佛在呼吸天地灵气。

那花极其罕见,只生于极阴极阳交汇之地,传说能解百毒、通神识,向来只存于古籍。

可它偏偏在此刻,在这片曾被视为凶地的废墟中,绽开了第一缕金光。

与此同时,城北谢家药行。

谢元昌猛然从榻上坐起,喉间发出“嗬嗬”怪响,却发不出半点声音。

他惊恐地拍打床板,仆从慌忙请来十名郎中,银针、汤药、刮痧轮番上阵,竟无一人能查出病因。

“舌头无损,咽喉未肿,经络通畅……这……这像是被无形之毒封了声窍!”一名老医惊道。

无人知晓,就在昨夜子时,苏锦言曾将一小包“哑蝉粉”残渣投入铜炉焚烧。

那并非真正毒药,而是以七种禁药混合制成的气引之媒,灰烬随地窖通风口的气流缓缓飘出,借风势潜入谢家库房,附着于日常熏香之上。

只需三日,便会让常闻此香者声带麻痹,形同失语。

这是她的警告。

谢家这些年垄断药材市场,压价吞田,逼死多少小药农?

如今她重建药脉,自然要先斩断其耳目。

而她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

夜深人静,苏锦言独坐地窖阵心,闭目调息。

地气如涓流入海,在她周身循环不息。

她能感觉到,三条地脉已在“九宫归元药阵”引导下初步归位,只需再等三月,便可彻底激活,届时药效翻倍,连濒死之人也能吊住一口气。

她睁开眼,望着头顶幽深的石穹,轻声道:“娘,您看见了吗?您的药印,终于回到了它该在的地方。”

话音未落,远处忽有急促马蹄破风而来。

一骑黑衣密探疾驰至门前,滚落下马,手中紧握一封火漆密函。

苏锦言接过,尚未拆封,便已嗅到一丝血腥气。

她缓缓展开,眸光骤冷——

北境八百里加急,军中突现怪疫,患者高热不退,面部赤红溃烂,军医束手无策,已有三营将士倒下……

兵部连发三道文书,求“九转回春散”五百剂,三日内必须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