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她一脚踏进废庙,百年秘辛全醒了(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惊华传奇》最新章节。

雨幕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密的水洼,苏锦言将铜令重新系回颈间时,指尖触到红绳断裂处的毛刺。

她对着窗玻璃呵出一团白雾,倒影里眼尾的朱砂痣随着睫毛轻颤——前世母亲临终前塞给她的护身符,原来藏着这样深的玄机。

“杜大哥。”她推开济世庐后堂的门,药香混着雨水的凉意在廊下漫开。

正在整理药柜的杜仲闻声转身,药杵“当啷”掉在木案上,“姑娘这是要——”

“去药王古祠。”苏锦言摸出怀中被雨水浸得微潮的地图,“现在。”

杜仲的喉结动了动。

他跟了苏锦言三年,见过她在宅斗中不动声色下套,见过她在疫区踩着尸山配药,却从未见过她此刻眼底的灼光——像藏了把淬了火的剑,连眉峰都绷成了刃。

“秦九。”她提高声音,檐角漏下的雨线里,玄衣暗卫从房梁跃下,腰间短刀在雨幕里划出冷光。“备三匹马,走西城门。”

三更天的城门早关了,秦九却熟门熟路地带他们绕到城墙根。

苏锦言踩着他掌心翻上墙头时,听见他低低说了句“姑娘当心砖缝里的青苔”,声音混着雨声,倒比平日多了分温度。

药王古祠在城郊十里外的乱山岗。

马灯在雨里晕成模糊的黄团,苏锦言攥着地图的手被冻得发红,却不肯松开半分。

杜仲骑马走在左侧,他总说自己是“千医令”首使,该护着姑娘;秦九断后,马蹄声比他们轻三分,像块随时能弹起的磐石。

“到了。”秦九突然勒住缰绳。

苏锦言抬头。

雨雾中,半截褪色的“药王古祠”匾额挂在歪斜的门楼上,朱漆剥落处露出底下的霉斑。

门环上缠着碗口粗的野藤,叶片上的雨水顺着藤蔓往下淌,在青石板上积成小潭。

“梁上有鸟窝。”杜仲翻身下马,仰头看了眼腐朽的飞檐,“至少空了三十年。”他抽出腰间短刃割断野藤,腐木断裂的脆响惊起几只夜枭,扑棱棱掠过众人头顶,带落几片碎瓦。

门“吱呀”一声开了。

霉味混着泥土腥气扑面而来。

苏锦言摸出火折子,微弱的光映出满地断香灰,供桌前的蒲团烂成了絮,神像的金漆剥落,露出底下白生生的泥胎——那是位慈眉善目的老医仙,左手持药葫芦,右手虚按在膝头,指节处有个浅浅的凹痕。

“这里。”她举着火折子凑近神像右手,雨丝从破漏的屋顶落下来,在指节凹痕里积成水洼。

杜仲立刻上前,指尖扣住凹痕轻轻一推——“咔”的一声,神像背后的墙面裂开道半尺宽的缝隙。

秦九的短刀已经出鞘,刀尖挑开缝隙里的蛛网。

苏锦言摸出随身携带的银针,沿着缝隙探进去,当金属碰到木质的闷响传来时,她的呼吸陡然一滞。

“是暗格。”她转头看向杜仲,后者立刻俯身为她撑住摇摇欲坠的神像。

暗格里的青铜匣裹着层油布,封泥上的印文在火光下泛着冷光——“永昌御玺”四个篆字,苏锦言在太医院的古籍里见过,那是前朝末代皇帝的年号。

“前朝的东西?”杜仲的声音发紧。

苏锦言没答话。

她指尖抵在封泥上,能感觉到百年前的蜡质在体温下微微发软。

当最后一块封泥剥落时,秦九突然按住她的手腕:“姑娘,有霉味。”

她这才注意到,青铜匣边缘凝着细密的水珠,像是被人特意保持着潮湿。“防的是虫蛀。”她低声道,“有人定期来维护这个暗格。”

匣盖打开的瞬间,三个人同时屏住了呼吸。

最上面是卷羊皮地图,边角用朱砂标着“医脉节点”四个字,三十六处红点像串起来的星子,从北疆的雪原到江南的药洲,全是苏锦言在《青囊琐录》里见过的药材丰产区。

底下是本残卷,封皮用金线绣着“千医始录”,纸页泛黄却没有虫蛀,显然被妥善保存过。

苏锦言翻到第一页,墨迹未干的字迹刺痛了眼睛——

“太初三年,大疫起于漠北,死者十之有三。

皇室太医束手,民间七十二医盟于药王祠,立千医令,誓曰:‘医不避贵贱,令可谏天家’。

先帝感其义,赐御玺封令,许其监察百官、直陈圣听......“

“三代后,皇权畏其势,设太医院分其权,编‘医者不得干政’之训,毁盟书,逐医首......”

“苏氏女医月白,于永昌七年发现遗诏,夜叩宫门,次日暴毙于宣德巷......”

“月白。”苏锦言的喉咙发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