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锋芒初露(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浮世钉》最新章节。
《营销前沿》的专访邀约,像一道猝不及防的光,骤然照进了“钉刺”那段略显阴霾的时期。这不仅仅是一次访谈,更像是一个信号,一个可以被握住、进而扭转局面的契机。
消息传来时,团队正处于一种压抑的沉默中。苏曼君散布的谣言像粘腻的蛛网,缠缚着他们的每一次发声,而火灾事故的阴影也尚未完全散去。正是在这种氛围下,这封来自业内权威媒体的邮件,显得格外醒目。
“去!必须去!”乔娜几乎是拍案而起,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高昂,眼中闪烁着不容置疑的光芒,“这是绝佳的反击机会!正好可以借着这个平台,狠狠打脸那些背后捅刀子的人!我们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钉刺’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一旁的张扬也按捺不住兴奋,攥紧了拳头:“薇姐!到时候一定得好好说说,把苏曼君干的那些破事全都抖出来!看她还怎么嚣张!”
相较于两人的激昂,沈浩显得更为冷静。他推了推眼镜,语气沉稳:“媒体是一把双刃剑。它能放大我们的声音,但也可能扭曲我们的本意。我们必须提前明确界限——哪些可以说,说到什么程度,哪些绝对不能说。避免任何被断章取义、过度解读的风险。”
秦悦点头附议,她的思维总是缜密如一张网:“我建议立刻与《营销前沿》的记者进行前期沟通,尽量获取详细的采访提纲。然后我们内部需要做足功课,针对可能出现的尖锐问题,尤其是火灾事故、管理混乱传闻、以及和前东家寰宇的恩怨,准备好周全的回应策略。不打无准备之仗。”
林薇坐在办公桌后,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聆听着每一位伙伴的建议。她的目光掠过乔娜的斗志、张扬的不忿、沈浩的谨慎和秦悦的周全,心中的天平逐渐倾斜。逃避和沉默从来不是她的风格,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乌云笼罩之时,唯有主动拨云,方能见日。正面回应,坦诚沟通,才是打消外界疑虑、挽回声誉的最好方式。
但她同样深知沈浩和秦悦建议的分量。媒体的镜头之下,一言一行皆被审视,情绪化的宣泄或是考虑不周的失言,都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好,”林薇终于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这个专访,我们接受。”她看向乔娜,“乔娜,立刻联系对方,表达我们的诚意,并争取进行一次访前沟通,务必拿到尽可能详细的问题方向。”她又转向其他人,“沈浩,秦悦,你们负责牵头,组织一次内部模拟访谈。把能想到的最刁钻、最尖锐的问题都列出来,我们一起来打磨回应策略。”
接下来的几天,“钉刺”的会议室变成了临时的“备战室”。团队反复推敲每一个可能被问及的话题,从“寰宇旧事”到“火灾责任”,从“管理能力”到“未来规划”。他们模拟记者的咄咄逼人,也预设读者的种种疑虑,力求每一个回答既能清晰传达己方的立场和事实,又不落入情绪化的陷阱,做到坦诚、有力、有度。
林薇更是投入了大量精力,她不仅要熟记所有的关键信息点,更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她不能显露出一丝被谣言击中的疲态或脆弱,必须展现出“钉刺”的冷静、自信与专业。
采访当日,林薇选择了一套剪裁利落的白色西装套裙,既干练飒爽,又用柔和的颜色中和了过多的攻击性。妆容精致,一丝不苟,将连日的疲惫仔细遮掩,只留下一双沉静而自信的眼睛。
专访安排在一家僻静咖啡馆的包厢内。环境雅致,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却丝毫缓解不了即将开始的无声交锋的紧张感。对面坐着的女记者目光锐利,经验老道,寒暄过后,问题便如预料般一个个抛出,果然一个比一个犀利。
“林总,众所周知,您是从行业巨头寰宇离开并创立‘钉刺’的。如今‘钉刺’的发展与寰宇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业务上的重叠和竞争,您如何看待这种微妙的‘师徒’或者说‘前任与现任’之间的竞争关系?”
林薇身体微微前倾,露出一个从容的微笑,不疾不徐地开口:“市场足够广阔,理应容得下更多优秀的玩家同台竞技。寰宇是我职业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站,我至今仍感激那段经历带给我的成长与视野。但‘钉刺’从创立之初,就想走一条不一样的路——我们更聚焦于发现并服务那些拥有匠心精神、拥有独特品牌故事,但或许暂时缺乏市场声量的优秀品牌。我们致力于用我们的智慧和策略,为它们创造真正的价值。所以,我们追求的并非简单的体量上的竞争或对抗,而是价值创造方式的差异化和独特性。”
一番话,不卑不亢,既肯定了过去,巧妙避开了“恩怨”一词,更清晰地阐述了“钉刺”的独特定位,格局豁然开朗。
记者显然有备而来,紧接着抛出一个更敏感的问题:“近期业内有一些关于贵公司在管理层面和风险控制方面的传闻,包括之前那场令人遗憾的火灾事故,您对此有何回应?”
林薇脸上的笑容稍稍收敛,表情变得郑重而诚恳:“首先,关于火灾事故,官方的调查结论已经非常明确,这是一起人为破坏事件,我们公司本身也是受害者。但即便如此,我在此必须再次向所有受到事件波及、受到影响的客户、合作伙伴以及关心我们的朋友,表示最诚挚的歉意。事件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不计成本地承担责任、妥善处理后续,我相信公众和业界都看到了我们的诚意与努力。”
她稍作停顿,语气转为坦诚:“其次,关于您提到的管理问题。‘钉刺’确实是一家非常年轻的公司,我们正在经历从一个高效但偏重创意的工作室,向一个规范化、流程化的成熟公司转型的阵痛期。我们毫不避讳这一点,并且正在积极投入资源,致力于建立更规范、更严谨的管理制度和风控流程。我相信,任何一个快速成长的企业,都可能遇到类似的挑战与质疑,关键在于如何面对它、解决它。我们欢迎所有善意的、建设性的监督和批评,这能帮助我们变得更好。”
这番回应,坦诚地承认了不足,但重点强调了积极改进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反而更容易赢得人们的理解与信任。
“我们了解到,寰宇集团的徐总在您离开后,似乎曾向您抛出过重返的橄榄枝,但最终被您拒绝了。方便透露一下原因吗?是否与您刚才所说的‘走不一样的路’有关?”记者的问题直指核心,试图挖掘出更深层的矛盾或个人情绪。
林薇沉吟了片刻,似在仔细斟酌用词,随后坦然答道:“徐总的确曾表达过欣赏,就一些合作可能性进行过探讨,我们也对此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最终的拒绝,是基于我们对‘钉刺’未来独立发展的坚定信念。我们渴望保持创作的自主性和品牌的独特性,这份初心和独立发展的空间,对我们而言,比单纯的规模扩张或资源叠加更为重要。当然,我们始终尊重寰宇和徐总所作出的各项商业选择。商业世界并非只有零和博弈,未来在合适的领域,秉持开放的态度,我们也不排除有合作的可能。”
这个回答,再次体现了她的格局与智慧——拒绝被描绘成一种基于战略思考的理性选择,而非出于个人情绪的对抗,并且巧妙地为未来留下了开放性的空间,化解了可能的对立叙事。
整个访谈过程中,林薇始终保持着逻辑清晰、言辞精准。她的话语时而犀利,直指问题本质,时而又充满真诚,坦陈自身不足。她成功地扞卫了“钉刺”的尊严与原则,全程没有进行任何低级的、情绪化的攻击,反而多次强调“聚焦自身发展”、“致力于创造价值”、“期待良性竞争”的理念。
当专访接近尾声,记者最后问及她对当前行业内某些恶性竞争现象的看法时,林薇沉思片刻,说出了一段此后被广为流传的话:
“我始终相信,营销的本质,在于连接人心与价值,而不是玩弄人性与权术。短视的倾轧、恶意的中伤,或许能侥幸赢得一时的订单,但永远无法赢得市场的真正尊重和用户发自内心的品牌忠诚。‘钉刺’希望用我们的每一个案例、每一次实践,努力证明:专业、诚信和创造力,才是这个行业能够持续发展、赢得尊敬的基石。”
专访文章在《营销前沿》的官方网站和最新一期杂志上重磅推出后,迅速在营销圈内引发刷屏之势。《营销前沿》编辑部更是配发了罕见的推荐语,盛赞林薇为“新一代营销人中理性与锐气的杰出代表”,并高度评价“钉刺”团队在逆境中所表现出的“非凡担当、专业素养与巨大成长性”。
文章下方的评论区,几乎呈现一边倒的正面态势:
“说得太好了!拨云见日!营销的本质就是连接价值!”
“路转粉了!有格局、有担当、有思考!”
“那些之前疯狂造谣带节奏的,现在可以歇歇了。”
“这才是我理想中的合作伙伴的样子!专业、靠谱!”
舆论的风向,彻底逆转了!“钉刺”的口碑和声誉不仅得以完全恢复,甚至较之从前更上一层楼。之前那些因谣言而犹豫观望的老客户,重新主动找上门来;更令人惊喜的是,还有许多新客户是看到了这篇专访后,慕名而来,希望与这家“有理念、有骨气”的公司展开合作。
苏曼君处心积虑散布的那些谣言,在《营销前沿》这家权威媒体的正式背书和林薇那一连串坦诚、有力、有格局的回应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攻自破。这番操作,非但没有击垮林薇,反而让她自己精心编织的谎言网络反噬其身,让她的形象在知情人眼中显得愈发卑劣。
寰宇集团总裁办公室内,徐天看完了整篇专访报道。他的目光在“保持创作自主性”和“聚焦价值创造”那几句话上停留许久,手指无意识地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辨的光芒,似是欣赏,又似是更深沉的考量。
而另一边,苏曼君的办公室内,又一次响起了压抑的碎裂声。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自己耗费心机布下的局,竟然阴差阳错地成了林薇亮相行业权威媒体、赢得满堂喝彩的垫脚石!强烈的挫败感和嫉妒灼烧着她的理智。
林薇,则用一次精心准备、沉稳应对的漂亮正面出击,让“钉刺”的锋芒,第一次如此清晰、如此深刻地展现在整个行业面前。经此一役,她不再仅仅是那个默默无闻、在困境中艰难求生的小工作室老板,而是真正跃升为一个有着鲜明主张、专业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新锐力量代表。她的道路,自此愈发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