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女大才知愁滋味(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浮世钉》最新章节。

在长达十秒的沉默后,林薇缓缓开口,声音冷峻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沈总监,流程是为了确保信息透明和项目可控。如果你觉得有问题,可以会后单独沟通,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在会议上发泄情绪。"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直视沈浩:"这份技术评估报告,请按照要求在下班前补交给我。如果技术部门确实存在流程上的困难,我们可以讨论优化方案,但前提是必须先执行现有规定。"

沈浩张了张嘴,似乎还想争辩,但看到林薇眼中罕见的严厉,最终还是愤愤地坐下了,脸上的不满显而易见。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继续,但每个人都心知肚明,这场冲突不会就此结束。

随后的几天里,林薇注意到沈浩明显在回避与她直接交流。技术部门虽然按时提交了所有要求的文档,但质量参差不齐,明显是敷衍了事。更让她忧心的是,从乔娜那里得知,沈浩在技术团队内部公开表达了对新管理制度的不满,导致新老员工之间出现了对立的苗头。

类似的冲突在其他部门也有发生。张扬带领的市场部对财务审批流程怨声载道——为了抓住瞬息万变的营销热点,他们经常需要快速决策、即时投放,但新的财务规定要求所有超过一万元的支出必须经过三层审批,往往错过最佳时机。

"林总,上周我们策划了一个与热门电影联动的营销活动,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财务批款。结果等了两天,批复下来时热点已经过了!"张扬在单独汇报时忍不住抱怨,"我们的竞争对手在同样时间内完成了三次热点营销!这种效率,我们怎么在市场上竞争?"

与此同时,新招聘的中层管理者与乔娜在权限划分上产生了摩擦。作为公司的第一位员工和运营总监,乔娜习惯了全面参与各项决策,但新制定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限制了她的管辖范围。上周,她与新任的产品总监因为一个功能优化方案的决策权发生了激烈争执,最后不得不由林薇亲自调解。

甚至核心成员之间,也因为资源分配和项目主导权的问题,出现了微妙的隔阂。在最近一次资源分配会议上,沈浩和张扬为了争夺数据分析团队的支持额度各不相让,都认为自己的项目更为重要。

林薇感到前所未有的疲惫。白天,她像救火队员一样到处处理纠纷、平衡关系;夜晚,她独自留在办公室,审阅各种报表和规划文件,思考着解决方案。体重在不知不觉中下降了五斤,黑眼圈即使用粉底也难以完全遮盖。

周五晚上九点,林薇又一次独自留在办公室。桌上摊开着三本管理类书籍——《从优秀到卓越》《创业公司的规模化之路》《管理困境》,页边贴满了彩色标签,空白处写满了批注。她揉着酸胀的太阳穴,目光落在桌面上的一张旧照片上——那是公司刚成立时的团队合照,只有七个人,挤在一个小办公室里,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热情和希望。

她怀念那种亲密无间、直接高效的协作方式,但也清醒地认识到,那种模式已经无法支撑公司现在的发展规模。企业如同生物,体量增长必然导致结构复杂化,这是自然规律。问题不在于是否要改变,而在于如何改变。

林薇走到玻璃墙前,望着空无一人的办公区。整洁的工位、统一的标识、规范的区域划分...一切都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但却似乎缺少了当初那种蓬勃的野性与创造力。

她想起了沈浩摔文件时的愤怒表情,想起了张扬对审批流程的抱怨,想起了乔娜与新管理者的冲突...这些都不是无理取闹,而是不同立场下的合理诉求。技术需要自由,市场需要敏捷,运营需要规范,财务需要可控——这些价值本身并无对错,问题在于如何找到平衡点。

那个晚上,林薇在办公室里待到很晚。她重新阅读了公司的使命和价值观陈述,回顾了创业以来克服的种种困难,最终在一个核心问题上找到了方向:管理制度的目的不是控制,而是赋能;不是限制,而是解放。

接下来的周末,林薇闭门不出,全身心投入到管理体系的重新设计中。她不再简单照搬教科书上的模型,而是结合"钉刺"的特殊文化和业务需求,尝试创造一种兼具规范与灵活性的混合模式。

周一清晨,当员工们陆续来到办公室时,发现公共区域的公告板上贴出了一份名为"钉刺管理新机制试行方案"的文件。与此同时,所有人的邮箱都收到了林薇亲自撰写的长信。

在信中,她坦诚地承认了近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对"规范与创新"、"效率与控制"关系的思考,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方案:技术团队可获得"专注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免于会议和报表干扰;市场部设立"快速响应基金",用于抓住突发营销机会;成立跨部门协调小组,由各团队核心成员轮流担任组长...

更重要的是,她宣布将启动一个名为"管理共创"的计划,邀请各部门代表参与制度的优化过程,让规则的制定者同时成为规则的受益者。

收到邮件后不久,沈浩站在公告板前,仔细阅读着那份试行方案。当看到"技术团队每周可获得两天无干扰的专注时间"这一条时,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缓和。

半小时后,他敲响了林薇办公室的门。

"关于那个技术评估报告..."沈浩站在门口,语气虽然仍有些生硬,但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对抗,"我认为可以简化格式,但保留核心内容。新员工确实需要一些指导性文档。"

林薇抬起头,微微一笑:"我很高兴你能提出建设性意见。下午的流程优化会议,希望你能参加。"

沈浩点点头,轻轻带上了门。

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林薇轻轻松了一口气。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的道路依然充满挑战。公司的快速成长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烦恼,但只要团队的核心精神还在,只要大家仍愿意沟通和妥协,就一定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成长之痛,终究是成长的证明。而管理,本质上就是一门在秩序与自由之间寻找动态平衡的艺术。今天,他们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