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档案局的冷雨与旧影(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官场褶皱》最新章节。
他必须立刻找到郑国富!弄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他掏出手机,手指有些僵硬地翻出郑国富的号码,拨了过去。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Sorry, the subscriber you dialed is power off……”
冰冷的、机械的女声重复着。关机?怎么会关机?李成栋的心沉了下去。一种不祥的预感像冰冷的蛇,缠绕上来。他不甘心地又拨了一遍,结果依旧。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李成栋猛地回过神,迅速压下脸上的异样。
“请进。”
门开了,进来的是刚才带路的党组秘书。她手里拿着一张便签纸,脸上依旧是那副公事公办的表情:“李副馆长,楼下接待室有一位访客,指名要见您。”
“见我?”李成栋愕然。他才刚到档案局不到两小时,谁会知道他在这里,并且这么快就找上门来?
“是的。他说他姓王,叫王磊。”秘书的声音毫无起伏。
王磊?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死水潭的石子,在李成栋的心湖中激起剧烈而不安的涟漪。他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但一个模糊的、令人心悸的轮廓却在脑海中迅速成形。他强作镇定:“好,我知道了。我这就下去。”
接待室在一楼入口处旁,空间不大,摆着几张陈旧的布沙发和一张茶几。李成栋推门进去时,一个身影正背对着门,站在窗边,看着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听到开门声,那人缓缓转过身。
是个年轻男人,约莫二十七八岁。身材中等,穿着普通的深色夹克和牛仔裤,短发,五官轮廓分明,尤其是一双眼睛,深邃、沉静,却像两潭深不见底的寒水,没有任何温度。他的目光落在李成栋脸上,带着一种审视的、穿透性的力量,仿佛要直接看进他的骨子里。他的嘴角似乎习惯性地向下抿着,形成一道冷硬的线条,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沉重的阴郁感。
李成栋的心脏在胸腔里狂跳起来。这张脸……这张脸!虽然褪去了青涩,线条更加硬朗,但那眉眼间的轮廓,那隐约的神态……像!太像了!像那个被尘封在三十年前、定格在泛黄照片上的腼腆青年——王建设!
“您是……王磊同志?”李成栋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控制的干涩。
“李馆长。”王磊开口了,声音低沉平稳,没有丝毫波澜,却像冰冷的金属相互摩擦,“我是王磊。清源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他并未伸手,只是简单地报出了自己的身份,目光依旧牢牢锁定在李成栋脸上,似乎在捕捉他每一丝细微的反应。“家父……王建设。”
尽管早有预感,当那个名字被如此清晰地、冰冷地从对方口中吐出来时,李成栋还是感到一股寒气瞬间从脚底窜遍全身,让他几乎站立不稳。他下意识地扶住了旁边的沙发靠背,指尖冰凉。
“王……建设同志的儿子?”李成栋艰难地重复了一遍,喉咙发紧,“你……你好。请坐。”他指了指沙发,自己先坐了下来,试图掩饰身体的僵硬。
王磊没有立刻坐下。他向前走了两步,停在茶几对面,居高临下地看着李成栋。那眼神里没有久别重逢的激动,没有对父辈故交的亲近,只有一片深沉的、几乎要将人冻结的冰冷和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审视与怀疑。
“李馆长,我今天来,是公干。”王磊的声音毫无温度,像在宣读一份报告,“市里要重修地方志,关于七四年清源河特大洪水的部分,需要查阅省里保存的原始档案资料。特别是……”他微微停顿了一下,那双冰冷的眼睛如同探针,紧紧盯着李成栋瞬间收缩的瞳孔,“……特别是关于当年省防汛抗洪考察组在清源河一线工作的详细记录,包括工作日志、现场报告、事故调查……所有相关的原始卷宗。”
“七四年……清源河……考察组……”李成栋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困难,每一个词都像重锤砸在他的神经上。他强撑着,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正常:“这个……查阅档案有规定的流程,需要……”
“流程我知道。”王磊打断了他,语气不容置疑,“我已经向贵局提交了正式的书面申请,也获得了相关领导的初步同意。我今天来,一是确认一下申请进度,二是……”他的目光在李成栋脸上逡巡,带着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锐利,“……听说李馆长当年,也是那个考察组的成员之一?”
空气仿佛凝固了。窗外的雨声,档案库深处隐约传来的推车声,似乎都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又似乎完全消失。接待室里只剩下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
李成栋感到自己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他迎视着王磊那双酷似其父、却又冰冷得如同深渊的眼睛,在那片深不见底的寒潭里,他清晰地看到了一个被恐惧攫住的、苍白而扭曲的自己。
王磊微微向前倾身,声音压得更低,却像淬了冰的匕首,一字一句清晰地刺入李成栋的耳膜:
“所以,李馆长,您看……能否请您亲自带我去一趟档案库?我对那些三十年前的旧卷宗……尤其是关于我父亲王建设同志牺牲前后的那些记录……非常、非常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