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暗流与机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最新章节。

林家的日子,仿佛一夜之间驶入了快车道。饭桌上的油水足了,屋里添了新物件,连带着林建国去厂里上班,腰杆都挺直了几分。邻居们的议论也从最初的震惊、羡慕,渐渐转为一种复杂的敬畏。谁都知道,林家那个闷不吭声的小子,如今是彻底变了个人,成了不能招惹的存在。

林烨享受着这份家人带来的温馨,头脑却异常清醒。他知道,表面的平静下,暗流正在涌动。

果然,没过两天,晚饭时分,林建国放下筷子,眉头微蹙,说起了厂里的风声。

“小烨,这两天厂里有些闲话。”林建国语气带着担忧,“说咱家突然这么阔气,钱来路不正…还有人说,看见你跟文化馆的老刘接触,倒腾邮票…”

王淑芬一听就急了:“这些人怎么这么嘴碎!咱家钱怎么来的,关他们什么事!”

林烨给父亲倒了杯水,神色平静:“爸,让他们说去。咱的钱,一不偷二不抢,光明正大。李有才那边有什么动静?”

他敏锐地抓住了关键。闲话的源头,很可能就是那个吞了五百块、又被他用“纪委王书记”吓住的厂长李有才。

林建国叹了口气:“李厂长倒是没明说什么,就是见了我,脸色不太好看。今天还旁敲侧击,问我家里是不是有什么困难,需不需要厂里补助…”

“黄鼠狼给鸡拜年。”林烨冷笑一声。李有才这是心虚加试探,想摸清自己的底细,又怕真惹上麻烦。“爸,您不用搭理他。下次他再问,您就说孩子大了,自己能挣点钱,不劳厂里费心。”

“哎,我知道。”林建国点点头,但眉宇间的忧虑并未散去。他习惯了谨小慎微,这种被推到风口浪尖的感觉让他很不踏实。

林烨理解父亲的担忧,但他更清楚,退缩解决不了问题。他必须加快步伐,在李有才或者其他眼红的人采取实质行动前,建立起自己的护城河。

他的下一个目标,是父亲所在的轧钢厂本身。这么大一个国营厂,哪怕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也必然存在一些计划外的“边角料”或者临时性的外协加工需求。这就是他的机会。

第二天,林烨没有再去邮局或图书馆,而是跟着父亲一起去了轧钢厂。他没有进车间,而是在厂区外围转悠,观察着原材料和成品的进出,留意着厂里那些看似闲散、实则消息灵通的老师傅。

他找到厂里负责废料处理的老赵头,递上一包带过滤嘴的“大前门”香烟。

“赵师傅,歇会儿?”林烨脸上挂着谦逊的笑容。

老赵头瞥了眼香烟,又打量了一下林烨,认出他是林建国的儿子,最近风头正劲的那个小子。他接过烟,语气不冷不热:“哟,林家小子,有事?”

“没啥大事,”林烨自己也点上一根,像是随口闲聊,“就是看咱厂里这些边角废料,堆着也是堆着,怪可惜的。听说外面有些乡镇企业,就缺这些铁疙瘩回去熔了做小农具啥的?”

老赵头吐了个烟圈,眯着眼:“怎么?你小子有门路?”他语气里带着一丝试探。倒卖厂里物资,哪怕是废料,也是敏感话题。

林烨笑了笑,压低声音:“赵师傅,您别误会。我就是瞎琢磨。您看啊,这废料按规定也是要处理的,要是能找个靠谱的单位,合理合法地消化掉,给厂里换点福利,也给咱工人谋点实惠,不是两全其美吗?”

他这话说得滴水不漏,点明了“合理合法”和“厂里福利”,避开了个人牟利的嫌疑。

老赵头是人精,立刻听出了弦外之音。他深深看了林烨一眼,这小子,不简单啊!这话术,这心思,哪像个十八九岁的年轻人?

“这事…可不是你我能说了算的。”老赵头弹了弹烟灰,语气缓和了些,“得上头批条子,还得走正规手续。”

“那是自然。”林烨顺势接话,“我就是觉得,赵师傅您门路广,认识的人多。要是有合适的机会,能给牵个线,咱厂里也能多个创收的路子不是?到时候,肯定忘不了您的好处。”

一个“创收”,一个“好处”,点到即止,却充满了诱惑。

老赵头沉吟起来。这事有风险,但操作好了,确实有利可图。而且看这小子的架势,背后说不定真有点门路。他想了想,含糊道:“这事…我得空帮你打听打听。不过你小子嘴巴得严实点。”

“您放心,规矩我懂。”林烨知道火候到了,不再多说,又闲聊几句便告辞了。

离开废料场,林烨心中有了底。老赵头这种老油条,只要有利可图,就不会把路堵死。这算是在厂里埋下了一颗钉子。

接下来,他需要寻找更直接的“业务”。他想起前几天在图书馆看到的一份内部资料,提到南方沿海地区对小型五金配件、标准件需求旺盛,而内地很多国营大厂往往不屑于生产这些“小玩意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