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临行布局与玉佩示警(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最新章节。
张爷提供的地址和名字,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南方的大门。但林烨深知,单凭一腔热血和一笔钱,贸然闯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无异于羊入虎口。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尤其是在自己离开后,家里绝不能出任何乱子。
接下来的几天,林烨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临行前的布局。
第一,稳固后方。 他再次找到李有才,这次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一个相对隐蔽的茶馆。
“李厂长,南边的事,我准备亲自去一趟。”林烨开门见山,“我离开这段时间,家里就拜托您多照应了。”
李有才心里一紧,脸上堆笑:“应该的,应该的。你放心去,厂里和你家里,我都看着。”
林烨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浮沫,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警告:“李厂长,我这个人,恩怨分明。对我好的,我记着;背后捅刀子的…”他抬眼,目光如刀锋般扫过李有才,“我让他后悔生出来。我虽然人不在,但该知道的事,一件也少不了。”
李有才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连忙保证:“明白!林烨你放心!绝对出不了岔子!”
敲打完毕,林烨又拿出一百块钱推过去:“这是给嫂子和侄子买点水果的。等我从南边回来,少不了您的好处。”
恩威并施,林烨将李有才这根墙头草暂时牢牢捆在了自己的船上。
第二,安排家事。 他将剩下的八千多块钱,留下两千作为南下盘缠和启动资金,其余六千多块,仔细分成几份。一部分交给母亲王淑芬,作为家用和应急;一部分换成全国粮票和一些保值的老物件(如几块品相不错的银元),分散藏好;最后一部分,他偷偷塞给了父亲林建国。
“爸,这钱您拿着,万一…我是说万一家里有什么急用,您别舍不得。”林烨知道父亲老实,又补充道,“这钱来路正,您放心花。我不在家,您就是顶梁柱。”
林建国看着儿子,眼眶有些湿润,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长大了…出门在外,一切小心!家里有我!”
第三,情报准备。 他几乎泡在了图书馆和邮局,翻阅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深圳、珠三角的报纸、杂志甚至内部参考资料。他重点关注特区政策、土地信息、基建项目以及潜在的风险(如走私、治安等)。同时,他也通过各种渠道,打听办理边防证的具体流程和“窍门”。
在这个过程中,他胸口的玉佩又出现了几次微弱的异常温热,尤其是在他看到关于南方边境某些冲突或特殊部队报道的时候。这让他更加确信,玉佩与他的前世,与南方的某些隐秘,存在着深刻的联系。“龙首”二字,像幽灵一样在他脑海中盘旋。
第四,个人准备。 他购置了合身的便装,一双结实的解放鞋,一个军用水壶,以及一些必备的药品。他还特意找张爷请教了一些在陌生环境下识别危险、摆脱跟踪的实用技巧。张爷这次没有多问,只是默默地传授了一些当年在战场上用到的保命本事。
一切准备就绪,只剩下最后一步——办理边防证。
八十年代初,前往深圳等特区需要办理俗称的“边防证”,手续相对繁琐,需要单位或街道出具证明。林烨没有正式单位,只能通过街道办理。这难免要和林国栋以及街道办的人打交道。
果然,当他去街道办开介绍信时,负责此事的王干事皮笑肉不笑地打着官腔:“小林啊,去深圳?那可是特区,不是谁都能去的。你这没有正当理由,不好办啊…”
林烨早就料到会有人刁难。他不慌不忙,从兜里掏出轧钢厂劳动服务公司(尚未正式成立,但李有才已提前给他开了个“筹备组工作人员”的虚衔)的介绍信,以及张爷不知从哪弄来的一份盖着模糊公章的“采购调研”证明。
“王干事,我是代表厂里去南方进行业务考察的,这是公干。”林烨语气平静,将材料推过去,“厂里李厂长和街道刘主任都打过招呼了,请您行个方便。”
他故意点出李有才和街道主任的名头,又悄悄塞过去一包“大前门”香烟。
王干事看了看材料,又掂量了一下香烟,脸色缓和了不少:“哦,是公干啊…那流程得走一走,你等等吧。”
几天后,一张薄薄的、印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往深圳、珠海经济特区边防禁区通行证”的纸片,终于到了林烨手中。拿着这张通行证,他仿佛握住了通往新世界的门票。
临行前夜,林家吃了一顿格外丰盛又沉默的晚饭。王淑芬不停地给儿子夹菜,眼圈红红的。林雪抱着哥哥的胳膊不肯松开。林建国则闷头喝酒,最后只嘱咐了一句:“平平安安回来。”
夜里,林烨独自收拾着简单的行装。他将那枚盘龙玉佩贴身戴好,黑色石牌用油布包好藏在行李夹层,六千块钱现金分藏在身上几个不同的地方。
当他拿起那张终点站写着“深圳”的火车票时,胸口的玉佩突然再次传来一阵明显的温热,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持久,仿佛在催促,又仿佛在…示警?
林烨深吸一口气,将车票小心收好。
南方,我来了。不管前方是黄金遍地,还是荆棘密布,我都将一往无前。
1983年的列车,即将载着一个重生的灵魂,驶向那片火热而又充满未知的土地。时代的巨轮,正在加速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