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蛇口见闻与土地狂想(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最新章节。
一夜无话。深圳的清晨来得早,五点多钟,天光已经大亮,窗外工地的喧嚣早已开始。林烨早早起床,用招待所提供的简陋设施洗漱完毕,换上一身轻便的衣裤,将重要物品贴身藏好,只带了少量现金和地图出门。
他没有直接去供销社等赵卫国,而是决定先按照自己的计划,实地考察。第一站,他选择了传闻中开发最快的蛇口工业区。
去蛇口没有直达的公交车,路况也差。林烨花了些钱,搭上了一辆往那边运送建筑材料的解放牌卡车。司机是个健谈的山东汉子,听说林烨是北方来的,格外热情。
“老弟,来深圳发财啊?”司机叼着烟,方向盘打得飞快,在颠簸的土路上如履平地。
“来看看,找点机会。”林烨谨慎地回答。
“嘿,机会多的是!”司机唾沫横飞,“就这蛇口,一年前还全是滩涂荒地呢!你看现在!”他指着前方。
卡车驶上一个高坡,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一片巨大的滨海工地在晨光中铺陈开来!推土机、挖掘机轰鸣作业,无数工人在脚手架上忙碌,一栋栋厂房和宿舍楼已经初具规模。更远处,碧蓝的海面上,还能看到几艘货轮的影子。空气中弥漫着海腥味和尘土味,还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蓬勃向上的气息。
“看见没?‘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司机指着工地入口处一块巨大的标语牌,语气里带着自豪,“这就是蛇口速度!”
林烨看着这片热火朝天的土地,心中震撼不已。这就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脉搏!亲眼所见,远比书本上的描述更加震撼人心。他胸口的玉佩,在此地似乎也变得更加活跃,温热感持续不断,仿佛在呼应着这片土地的活力。
他在蛇口工业区门口下了车,谢过司机,开始独自步行观察。他避开主干道,专门往工地深处、规划中的边缘地带走。他看到已经平整好的大片土地,上面还插着一些写着编号的木桩;他看到一些简易的规划图公示牌,上面标注着未来的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
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这些现在看起来还一文不名的荒地,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寸土寸金!如果能在这个时候……
一个大胆甚至疯狂的念头在他脑海中滋生:圈地!趁着现在土地价格低廉,政策尚不完善,以极低的成本拿下几块有潜力的地皮!
但这需要巨大的资本和过硬的关系。他手里这六千块钱,在普通人眼里是巨款,但在土地面前,简直是杯水车薪。而且,如何操作?找谁操作?这都是难题。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饭要一口一口吃。当前最实际的,还是先找到赵卫国,建立起联系,了解清楚本地的门路和规则。
他在蛇口转了一上午,用笔记本简单记录了一些观察到的情况:主要开发商(招商局)、重点建设项目、土地大致的分布情况等。中午,他在一个工人聚集的大排档吃了碗炒河粉,听着周围工人们用各种方言谈论着工资、工期和家乡,感受着最基层的脉搏。
下午,他搭车返回市区,直接去了宝安县供销社。这一次,他运气不错。
“你找赵主任?他刚回来,在二楼办公室。”工作人员指了指楼梯。
林烨道谢后,快步上楼。在挂着“副主任”牌子的办公室门口,他敲了敲门。
“请进。”一个略带沙哑的中年男声传来。
林烨推门进去。办公室不大,陈设简单,一个穿着半旧中山装、面容黝黑、眼神精明中带着疲惫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办公桌后看文件,想必就是赵卫国。
“赵主任您好,打扰了。”林烨礼貌地开口,“是张德胜张爷让我来找您的。”
听到“张德胜”三个字,赵卫国猛地抬起头,眼神锐利地打量了林烨一番,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换上了几分惊讶和审视。“老班长让你来的?你是他什么人?”
“我是张爷的邻居,姓林,单名一个烨字。”林烨不卑不亢地回答,“这次来深圳公干,张爷说遇到难处可以来找您指点一下。”
赵卫国放下文件,站起身,走过来拍了拍林烨的肩膀,语气亲切了不少:“老班长的邻居,就是自己人!坐,坐下说!”他给林烨倒了杯水,“老班长身体还好吧?当年在朝鲜,要不是他把我从死人堆里背出来…唉,不提了。小伙子,遇到什么难处了?尽管说!”
林烨心中一定,张爷这层关系果然好用。他没有立刻提圈地的事,而是先拿出了轧钢厂的介绍信和那份“采购调研”的计划。
“赵主任,主要是厂里想在南方拓展点业务,生产些标准件看看销路。我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想请您指点一下,这边哪些单位可能需要这类产品,或者…有没有什么其他的门路可以走走?”
赵卫国接过材料,粗略看了看,沉吟道:“标准件…现在到处搞建设,确实缺。不过,这边进货渠道也多,竞争激烈。你们厂有价格优势吗?”
“成本可以控制。”林烨含糊道,他知道现在谈具体价格为时过早,“关键是找到稳定的需求方和可靠的合作方式。”
赵卫国点点头,手指在桌上敲了敲:“这样,我给你写几个条子,你去找这几个单位的后勤或者采购科的人问问。就说是我介绍的。成不成,看你们自己谈。”他拿出纸笔,唰唰写了几个名字和单位,大多是建筑公司或配套厂。
“太感谢您了,赵主任!”林烨接过条子,如获至宝。这不仅仅是几个联系方式,更是进入本地关系网的敲门砖。
“别客气。”赵卫国摆摆手,压低声音,“小伙子,我看你挺机灵。深圳这地方,机会多,但水也深。做事要稳,别冒进。尤其涉及到土地、批文这些敏感东西,更要小心。”
土地!林烨心中一动,赵卫国似乎话里有话。他顺势试探道:“赵主任,不瞒您说,我来这一路看了,这边发展真是快。就是感觉这土地…好像挺紧张的?”
赵卫国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笑了笑:“紧张?现在还好。以后嘛…就难说了。怎么?你小子还有心思琢磨这个?”
林烨知道不能操之过急,连忙笑道:“我就是随口一说,哪敢想那么大。先把手头厂里的事办好再说。”
又聊了几句家常,主要是关于张爷的近况,林烨便起身告辞。赵卫国把他送到门口,再次嘱咐:“有事随时来找我。记住,稳当点。”
离开供销社,林烨握着那几张写着人名的纸条,感觉脚下的路踏实了许多。赵卫国这条线,算是初步搭上了。虽然没直接谈土地,但有了这层关系,以后打听消息、寻找机会会方便很多。
他没有立刻去拜访纸条上的人,而是先回了招待所。他需要时间消化今天的见闻,重新规划步骤。蛇口的景象和赵卫国关于土地的暗示,让他意识到,或许“贸”和“工”的步骤可以适当放缓,而“土”的机会,可能转瞬即逝。
他摊开地图,用铅笔在蛇口、罗湖、上步等区域画上标记,眉头紧锁,大脑飞速运转。
如何用最小的成本,撬动最大的土地收益?这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就在这时,他胸口的玉佩,又一次传来一阵异常清晰的悸动,这次带着一丝…警示的意味?
林烨猛地抬头,望向窗外逐渐暗下来的天空。他感觉到,这片看似充满机遇的热土之下,隐藏的暗流,或许比他想象的更加汹涌。
而他的到来,似乎已经触动了某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