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快回来啊(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离谱!天才少年去新兵连报到了?》最新章节。
五班沉重的行军队列里,林白的沉默像一块不断下沉的铅石,压得周围空气都凝滞了几分。
往日那张总是带着点散漫或温和笑意的俊朗脸庞,此刻似乎凝固了,眉宇间锁着一种旁人看不懂的、化不开的浓重阴霾。
他背着塞得鼓鼓囊囊的野战背包,脚下机械地跟着队伍的步伐,眼神却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一次又一次地瞟向左手腕。
“咔哒……咔哒……”电子表走动声在他颅内敲击。
几乎每隔两分钟,他就不自觉地抬手看表——
那动作快得像是一种无法控制的痉挛。
五点四十七分……五点四十八分……
时间每跳一格,他下颌的线条就绷紧一分。
“小白,你不对劲儿啊!”旁边的张天天终于忍不住了,凑近他,压低声音问,“到底咋了?心不在焉的,魂儿都飞了?跟兄弟说说,是不是遇上啥难事儿了?”
林白猛地回过神,对上张天天探寻的目光。
他喉头滚动了一下,嘴唇微微翕动,却最终只是用力地摇了摇头,挤出一个极其勉强的弧度。
“……没事。”
声音干涩得厉害。
他能说什么?
说大地可能在酝酿一场灾难?
说只有他能听见那催命符般的轰鸣?
不被当成疯子才怪。
张天天看着他这副欲言又止、心事重重的模样,长长叹了口气,带着点“哥们长大了有小秘密了”的无奈和调侃,拍了拍他的背包:
“行吧行吧,少年心事总是诗啊!回头等你想说了,兄弟随时在。”
说完,还是忍不住多看了林白紧绷的侧脸一眼。
张广智拧着眉头,他能感觉的到小白的恐慌,但他想不明白能让小白都觉得慌的事到底能是什么事呢。
可是小白明显不想说,广智也只能跟着暗着急。
林白能感觉到班里很多关心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他下意识地闭上眼,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压下胸腔里翻涌的恐慌和无力感。
此刻,整个新兵连的大部队刚刚撤离了高耸的山地,沿着蜿蜒的山路下行,前方豁然开朗处,便是地图上标注的“五虎岭”村庄。
诡异的是,那一直纠缠在他耳边的、来自地底深处的轰鸣声,频率似乎变得越来越快,如同密集的鼓点,疯狂地敲打着他的神经。
然而,与之矛盾的是,那声音的“音量”却在减弱,从近在咫尺的闷雷变成了遥远山谷的回响。
这变化意味着什么?
是队伍正在远离即将爆发的地震中心?
还是……
地壳深处积聚的巨大能量,在短暂的喧嚣后,正悄然减弱?
若是后者,那真是苍天开眼,神明庇佑!
一丝渺茫的希望刚升起,立刻又被更深的疑虑淹没——
这减弱,是灾难的平息,还是更大爆发前的短暂沉寂?
他不知道,这未知如同沉重的磨盘,反复碾压着他的理智。
队伍踏入五虎岭村口,瞬间被汹涌的人潮和喧腾的市声淹没。
原来恰逢村口早集!
“向后传!枪口护住!注意纪律!”
连长紧绷的声音迅速在队伍中传递开来。
新兵们立刻下意识地将手中步枪的枪口用手掌牢牢护住,避免在路过群众中时发生意外。
眼前的景象,骤然将林白从地底的轰鸣拉回了人间的烟火。
清晨的寒气尚未完全消散,却被各种摊位上升腾的滚滚热气驱散。
豆腐脑摊前,雪白的豆花淋着金黄的卤汁和鲜红的辣油,热气袅袅;
油条在翻滚的油锅里膨胀成金黄的长条,发出“滋啦滋啦”诱人的声响;
刚出炉的烧饼油饼肉饼散发着浓郁的麦香和肉香,层层叠叠;
色彩斑斓、嵌着红枣蜜饯的切糕,红红火火地展示着生活的甜蜜。
“嘭!”一声闷响,爆米花机开锅,香甜的气息弥漫开来;
旁边,晶莹剔透的糖浆在巧手师傅的勺下飞快地勾勒出惟妙惟肖的龙凤花鸟;
蒸笼揭开,白白胖胖的花馍热气腾腾;炸丸子、茄盒在油锅里翻滚,裹着面糊的丝娃娃滋滋作响;
酿皮摊上,各种香料酱料摆得满满当当;
插满红艳山楂串的糖葫芦草靶子像棵喜庆的小树;
卤货摊前,酱牛肉、猪头肉油光发亮;
散装糕点的摊位琳琅满目,甜香扑鼻……
一眼望去,人声鼎沸,摊位连绵,望不到边。
这浓烈、鲜活、喧闹到几乎沸腾的烟火人间气,像一股温暖而巨大的浪潮,毫无防备地拍打在林白紧绷的心弦上。
他眼眶骤然一热,一股难以言喻的巨大酸楚毫无征兆地冲上鼻尖,视线瞬间模糊了。
这鲜活的生命力,这热气腾腾的日常,与他脑中那即将倾覆的灾难预兆,形成了最残忍也最温暖的对比。
道路两旁,老人拄着拐杖,安静地驻足,布满岁月痕迹的脸上露出淳朴而善意的笑容,默默注视着这支年轻的队伍。
小孩子们更是兴奋得像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追着队伍跑了起来。
几个胆大的小男孩,干脆蹬蹬蹬跑上前,不管不顾地一把抱住某个新兵的大腿,仰着小脸,眼睛亮晶晶地撒娇:“解放军叔叔,抱抱!”
被抱住的新兵蛋子们大多也就十八九岁,自己还是个大孩子,陡然被小娃娃抱住大腿,一个个顿时手足无措,脸瞬间红到了脖子根,求救似的看向自己的班长。
班长们憋着笑,示意他们注意纪律,但眼神里也带着无奈和一丝纵容。
穿着深色棉袄、叼着烟的中年大叔们,看着新兵们挺直的腰板、饱满的精神头,忍不住拍着大腿感慨:“啧,看看这些小老虎,精气神儿多足!老子当年就该豁出去也当个兵去!”
挎着篮子的大娘、婶子们则是最热情的。
她们刚从摊子上买来的热乎油条、刚出炉的烧饼、金黄酥脆的油炸糕,还有自家树上摘的苹果、梨,不由分说就往经过身边的年轻士兵们手里塞:
“孩子,拿着!刚出锅的,趁热吃!”
“哎哟,小伙子,看你走得满头汗,快拿着这个苹果!”
“大姐!不行不行!我们有纪律!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
“阿姨,真不能要!谢谢您,心意领了!”
“哎!阿姨!您别塞啊!我不能收啊!”
“大娘!您快拿回去!”
“啊,大姐,你快回来啊!”
推拒声、道谢声、热情的招呼声交织在一起。
几个穿着大红大绿花棉袄、带着鲜艳套袖的大姨,更是凑在一起,对着队伍指指点点,脸上笑开了花:
“瞧那个排头的高个子,真精神!”
“后面那个黑壮黑壮的,一看就有劲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