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凭证对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将军府的账房小娘子》最新章节。

公示会结束后的第二天,县令派人来府里调查胡致远行贿一案。苏锦知道,这是关键时刻,必须把证据整理得清清楚楚。

“苏姑娘,县令大人要亲自审理此案。”来传话的衙役说道。

“什么时候?”苏锦问。

“明天上午,在县衙大堂。”衙役说,“相关人员都要到场。”

“好的,我们会准备好所有证据。”苏锦点头。

衙役走后,苏锦立即召集陆在行和几个关键证人。

“各位,明天的审理很重要。”苏锦说,“我们必须把证据链整理清楚。”

“苏姑娘,你说的证据链是什么意思?”陆在行问。

“就是把所有的证据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排列起来。”苏锦解释,“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明链条。”

“那我们有哪些证据?”

苏锦拿出一个木箱,里面装着各种文件和物品。

“首先是物证。”苏锦说,“包括银票、书信、账本等等。”

“然后是人证。”苏锦继续说,“包括张砚的证词、守夜小厮的证词、还有其他目击者的证词。”

“最后是书证。”苏锦说,“包括我们的账目记录、采购记录、检验报告等等。”

“这么多证据,怎么整理?”陆在行有些头疼。

“我们要按照证据的重要性分级。”苏锦说,“分为核心证据、重要证据和辅助证据。”

“什么是核心证据?”

“就是能够直接证明犯罪事实的证据。”苏锦说,“比如胡致远给张砚的银票,这是直接的行贿证据。”

“重要证据呢?”

“就是能够支撑核心证据的证据。”苏锦说,“比如张砚的证词,证明他确实收了钱。”

“辅助证据呢?”

“就是能够补充说明情况的证据。”苏锦说,“比如守夜小厮的证词,证明张小三确实在现场出现过。”

陆在行点头:“这样分类确实清楚多了。”

“而且,我们要让这些证据相互印证。”苏锦说,“不能只依靠单一的证据。”

“怎么相互印证?”

“比如,张砚说他收了胡致远的钱,我们就要有银票作为物证。”苏锦举例说,“银票上有胡致远商会的印记,这就形成了相互印证。”

“那如果胡致远否认怎么办?”

“那我们就要有更多的证据。”苏锦说,“比如,胡致远和张砚见面的时间、地点,有没有其他人看到。”

“这个...”陆在行想了想,“好像确实有人看到过。”

“谁看到的?”

“茶楼的小二。”陆在行说,“他说看到胡致远和张砚在茶楼里密谈。”

“太好了!”苏锦高兴地说,“这就是另一个证人。”

“但是茶楼小二的话可信吗?”陆在行担心。

“这就需要我们验证了。”苏锦说,“我们可以问他具体的细节,比如时间、地点、谈话内容等等。”

“如果他说的和其他证据吻合,那就说明可信。”苏锦继续说,“如果有矛盾,那就需要进一步调查。”

正说着,刘德二跑了进来。

“苏姑娘,不好了!”刘德二气喘吁吁地说。

“怎么了?”苏锦问。

“胡致远在外面放话,说张砚的证词是假的,是你们逼他说的。”刘德二说。

苏锦听了,不但没有慌张,反而笑了。

“他这是在做垂死挣扎。”苏锦说,“越是这样,越说明我们的证据有力。”

“但是如果他在法庭上这么说怎么办?”陆在行担心。

“那我们就要准备反驳的证据。”苏锦说,“证明张砚的证词是真实的。”

“怎么证明?”

“首先,张砚的证词和物证吻合。”苏锦分析,“他说收了五十两银子,我们确实从他身上搜出了五十两的银票。”

“其次,张砚的证词和其他证人的证词吻合。”苏锦继续说,“守夜小厮看到张小三在现场,这和张砚说的情况一致。”

“最后,张砚主动交代,而且态度诚恳。”苏锦说,“如果是被逼的,他不会这么配合。”

陆在行点头:“这样分析确实有道理。”

“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杀手锏。”苏锦神秘地说。

“什么杀手锏?”

苏锦拿出一张纸:“这是胡致远写给张砚的信。”

“信?”陆在行惊讶,“哪来的信?”

“张砚交代的时候提到的。”苏锦说,“他说胡致远给他写过信,约定见面时间和地点。”

“信在哪里?”

“在张砚家里。”苏锦说,“我们已经找到了。”

陆在行接过信,仔细看了看。

“这确实是胡致远的笔迹。”陆在行说,“我以前见过他写的字。”

“而且信的内容很明确。”苏锦指着信上的字,“约定在茶楼见面,讨论'合作事宜'。”

“这个'合作事宜'就是行贿的暗语。”苏锦解释。

“那这封信就是铁证了。”陆在行兴奋地说。

“对,这是核心证据之一。”苏锦说,“有了这封信,胡致远就很难否认了。”

“但是他可能会说这封信是假的。”陆在行提醒。

“那我们就要请笔迹专家来鉴定。”苏锦说,“而且我们还有其他证据支撑。”

“什么证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