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汉中!再见长安!我的阿斗改造计划正式启动!(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最新章节。
大军开拔的前夜,南郑的最后一丝喧嚣也沉入了寂静。
凌毅回到驿馆,房间里却多了一个人。
费祎。
这位刚刚册封完新任国之栋梁的天使,没有坐在主位,而是站在窗前,负手看着窗外漆黑的夜。
“凌侍讲,可知谯公回去后,枯坐了一夜,天亮时,将他最珍爱的一套星象图给烧了。”
费祎没有回头,就这么对着窗外说着。
凌毅没有接话。
“他说,观星一生,反被星辰所困。与其看那万年不变的死物,不如多看看身边活生生的人。”费祎转过身来,“这句话,是你点醒他的。”
“学生不敢当。”凌毅躬身。
“这不是敢不敢当的问题。”费祎走到他面前,这位在官场上永远戴着和善面具的重臣,此刻却卸下了所有伪装。“凌毅,你究竟是什么人?”
这个问题,直白得像一把刀。
“我是一个想让大汉活下去的人。”凌毅的回答同样直接。
费祎凝视着他,许久,才点了点头。
“好一个想让大汉活下去的人。”他从袖中取出一份薄薄的绢帛,递了过去。“这是蒋公琰托我转交给你的。他说,这是丞相留下的东西,指明要给你。”
凌毅展开绢帛。
上面不是什么军国大策,也不是什么惊天秘闻。
而是一份名单。
一份益州本土士族主要人物的名单。
每个名字后面,都用朱笔简单标注了几个字:其家世、田产、部曲、性格、好恶,以及……与朝中何人过从甚密。
这是一份益州内部的权力地图。
是诸葛亮用了十几年时间,才摸索绘制出的,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
“蒋公说,你回到成都,官职是侍读郎。名为侍奉陛下读书,实为陛下之顾问。陛下仁善,但久居深宫,于朝堂人心,不甚了了。这东西,你用得上。”
“多谢蒋公,多谢费大人。”凌毅将绢帛小心收好,贴身存放。
“还有一句话,是我要送给你的。”费祎走到了门口,停下脚步。
“大人请讲。”
“到了成都,小心黄皓。”
说完,费祎推门而出,消失在夜色里。
黄皓。
那个在历史上,最终断送了蜀汉国运的宦官。
他现在,应该还只是一个侍奉在刘禅身边,不起眼的小黄门吧。
大军开拔的那一日,汉中天色阴沉。
秋风卷着尘土,吹过南郑城头那面刚刚换上的“王”字大旗,旗帜下的士卒们面容肃穆,眼神里交织着归家的期盼与前路的茫然。
丞相出征时的那面帅旗,终究是没能回来。
凌毅坐在一辆不起眼的辎重车里,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单调而沉重的“咯吱”声。他没有去看那些送行的汉中官吏,也没有理会周围将校们投来的复杂目光。他只是掀开车帘的一角,最后一次,望向了北方的天际。
那里,是长安的方向。
层云低垂,仿佛触手可及。那里曾是大汉的荣耀,是先帝刘备的梦想,更是诸葛亮耗尽一生心血,也未能抵达的终点。
他仿佛能看到,那个伟岸的身影,依旧在五丈原的秋风中,手持羽扇,遥望着那座巍峨的古都,眼中是无尽的期盼与不甘。
凌毅缓缓地、无声地握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
“丞相,安息吧。”他在心中默念,“您未竟的事业,我会竭尽所能。辅佐陛下,让大汉的旗帜,有朝一日,能重新飘扬在那座城楼之上。”
这是一个承诺。
一个现代灵魂,对一位古代英雄,最庄重的承诺。
放下车帘,车厢内重归昏暗。
“先生。”
车帘被再次掀开,姜维高大的身影挤了进来,将本就不大的空间占去了一半。他没有穿戴那身象征着“平襄侯”荣耀的崭新铠甲,依旧是一身朴素的战袍,只是眉宇间的忧虑,比封侯之前更重了几分。
“将军。”凌毅对着他点了点头。
“先生可是在担心成都的局势?”姜维顺着凌毅的目光看向车外,那里,是杨仪乘坐的马车,孤零零地夹在队伍中间,前后左右的将士,都有意无意地与它保持着距离。
那辆车,就像一个移动的瘟疫源。
杨仪自那日接旨后,便彻底成了一个活死人。他不再发号施令,不再召见任何人,甚至连饭食都是由亲信送入车内。他像一只把自己封闭起来的刺猬,拒绝与外界发生任何接触,只剩下满身的怨毒和不甘。
“他只是一个失败者,不足为虑。”凌毅收回目光,淡淡地说道,“我担心的,是成都的水,比汉中的更深。”
“先生是说……朝堂?”
“嗯。”凌毅点了点头,“将军,你久在军中,或许对朝中之事不甚了了。我虽初来乍到,却也听闻,我大汉朝堂,派系林立。有以丞相为首的荆州旧部,有本土的益州士族,还有追随先帝起家的元从功勋之后。如今丞相新丧,蒋公琰虽能总揽全局,但下面的人,心思恐怕都活络起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姜维的脸色凝重了起来。凌毅说的这些,他何尝不知。只是他一门心思都在北伐之上,对这些朝堂之争,向来是不屑一顾,也懒得去理会。
“先生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们回到成都,面对的不是一场庆功宴,而是一个全新的,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场。”凌毅看着姜维,一字一句地说道,“而我们,特别是将军你,是丞相军事上的继承人,天然就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姜维的呼吸一窒。
他懂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