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阿斗,老师教你斩蛇头、震蛇身、收蛇尾!(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最新章节。

刘禅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指着地上那撮仍在冒着袅袅青烟的灰烬,手指抖得厉害,仿佛那被烧掉的不是竹简,而是他的骨头。

“先生……你……你这是何意?”

那份名单,是他与蒋琬熬了整整一夜才拟定出来的,是他鼓起毕生勇气才下定决心要挥下的屠刀。是他以为能够借此重振君威的唯一希望!

可现在,这把刀,这唯一的希望,被凌毅当着他的面,轻描淡写地烧成了灰。

“陛下,这份名单,不对。”

凌毅的声音很平静,平静得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水,让刘禅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和委屈。

“不对?”刘禅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了几分,带着一丝被背叛的愤怒,“哪里不对?这些人皆是李严党羽,平日里阳奉阴违,蠹国害民!不除之,新政难行,国法不彰!先生昨日不也说,要清除阻力吗?!”

“臣是说过要清除阻力。”凌毅走到他面前,目光锐利如刀,“但清除,不是滥杀,更不是泄愤。”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地上那撮灰烬,语气没有丝毫波澜。

“这份三十七人的名单,不是一把能精准切开毒疮的解腕尖刀,而是一根粗笨的狼牙棒。它砸下去,固然能打死几个狺狺狂吠的恶犬,但更多的是会砸烂朝堂本就脆弱的根基,砸出无数潜藏在暗处的新敌人,砸得血肉模糊,一片狼藉,最后让所有人都对陛下您……敬而远之。”

刘禅被这番血淋淋的说辞震住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凌毅继续说道:“陛下,请您静下心来想一想。您想通过这份名单做什么?是想让那些曾经轻视您的人头落地,求得一时痛快?还是想真正地收回权柄,重塑朝纲,成为一个言出法随的君主?”

“朕……朕自然是想收回权柄!”刘禅几乎是吼出来的,这触及了他内心最深的渴望。

“那便错了。”凌毅摇头,语气斩钉截铁,“用狼牙棒,是夺不回权柄的,只会让所有人都害怕您,提防您,远离您。当满朝文武都视您为暴君时,您得到的不是敬畏,而是疏离。最后,陛下只会变成一个高坐龙椅之上的孤家寡人。”

他拿起御案上一支未用的炭笔,在另一块干净的木板上,随手画了一条惟妙惟肖的长蛇。

“李严这条大蛇虽然死了,但他的势力就像蛇身,盘根错节,深入骨髓。您这份名单,是要将整条蛇从头到尾,剁成肉酱。”

“这难道不对吗?斩草要除根!”刘禅下意识地反驳。

“大错特错。”凌毅的炭笔在蛇的头部,重重地画了一个圈,“陛下,蛇之要害,七寸在头。我们要做的,不是把整条蛇剁碎,激起它垂死的疯狂反扑。而是要精准地,一剑斩下蛇头!”

他看着刘禅,一字一顿,声音里带着金属般的质感。

“然后,用雷霆之威,震慑住还在扭动、不知所措的蛇身。最后,再用帝王胸襟,收服那些摇摆不定、见风使舵的蛇尾。”

斩蛇头!

震蛇身!

收蛇尾!

短短十二个字,像十二道惊雷,在刘禅的脑海中轰然炸响。他呆呆地看着木板上那条被圈出头部的长蛇,混沌的思绪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瞬间清明了许多。

“先生的意思是……分而治之?”

“是精准打击,是帝王心术。”凌毅纠正道,“陛下,这三十七人,并非铁板一块。其中,真正的蛇头,李严的死忠心腹,不过五六人。这些人,手握实权,怙恶不悛,是陛下新政最大的绊脚石,是必须要斩草除根的!”

“那其他人呢?”刘禅追问,语气已不自觉地带上了虚心求教的意味。

“其他人,便是蛇身与蛇尾。”凌毅的炭笔在蛇身上随意地划拉着,“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过是趋炎附势之徒。李严在时,他们是李严的人。如今李严倒了,他们就像没了主心骨的墙头草,心中惶恐不安,不知明日祸福。陛下若是将他们一并打死,只会逼得他们为了自保而抱团取暖,狗急跳墙,反而给朝局平添无数动乱。”

“那……那该如何处置?”

“对付蛇身,不用杀,要用‘吓’。”凌毅的声音里带着一股洞察人心的寒意,“只要蛇头一掉,群龙无首,蛇身自然瘫软。届时陛下只需稍加安抚,甚至不用许诺前程,他们自己就会为了活命,争先恐后地向陛下献上忠心。这些人,会立刻调转方向,反过来成为陛下手中最听话、也最锋利的刀。”

刘禅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问题。在他看来,敌人就是敌人,应该全部消灭。

“至于蛇尾……”凌毅笑了笑,将炭笔扔下,“蒋公在这份名单里,也夹带了些私货。有些人,不过是平日里与他政见不合,或是占了某些他亲信想要的肥缺,与李严并无太多瓜葛。这些人,陛下不仅不能动,甚至可以在风波平息后,安抚提拔,以示陛下公正无私,胸怀广阔,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如此一来,谁不感念陛下天恩?”

一番话说完,刘禅彻底沉默了。

他看着地上那撮冰冷的灰烬,眼中再无半分怒意,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醍醐灌顶般的后怕与庆幸。若是自己真的按那份名单行事,恐怕此刻已经点燃了足以烧毁整个朝堂的烈火。

“先生……先生教训的是。”刘禅对着凌毅,深深一揖,这一拜,发自肺腑,“是朕……是朕操之过急,险些被愤怒蒙蔽了双眼,酿成大祸。”

“陛下有此雷霆决心,已是万幸。”凌毅坦然受了这一礼,“现在,请陛下取一卷新的绢帛来。”

刘禅立刻亲自从架上取来一卷上好的蜀锦,在御案上缓缓铺开,锦缎光滑,一如他此刻被梳理得清清楚楚的内心。

“请陛下执笔。”

刘禅依言拿起狼毫笔,蘸满了浓稠的墨汁,笔尖悬于蜀锦之上,却稳如泰山。

凌毅没有代笔,他负手而立,走到窗边,看着殿外被风吹动的树影,仿佛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陛下,李严旧部之中,谁是兵权最重、最桀骜不驯之人?”

刘禅脑海中瞬间闪过一个面孔,略一思索:“城门校尉,王双。此人是李严同乡,勇而无谋,向来只听李严一人号令,曾当众顶撞于朕。”

“好。”凌毅点点头,声音从窗边传来,“请陛下写下他的名字。”

刘禅手腕微微一顿,随即,一个清晰的名字出现在了蜀锦之上,墨迹饱满,力透纸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