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太子第一课:开卷考,送命题!三千南中军的命,你来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最新章节。
凌毅的话,每一个字,都像是千斤重的磨盘,死死压在刘璿的心头。
他躬身一揖,便退到一旁,再不多言。
整个大殿的死寂,仿佛凝固成了实质。
所有的视线,无论是孟琰那充满审视与失望的,还是伴读们那慌乱无措的,亦或是凌毅那平静如古井的,都化作了有形的利箭,万箭穿心。
刘璿的额角,汗珠滚落,砸在华美的锦袍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
怎么办?
他该怎么办?
他的脑海中,疯狂地闪过无数先贤的教诲,无数帝王的典故。
《尚书》教他刑罚与德政。
《春秋》教他大义与名分。
可没有任何一本书,教过他,当一群生活在千里之外,用吹管和毒针的“野人”要打过来时,他该怎么办!
派兵。
凌毅已经否决了。
那,不派兵?
那永昌郡的安危怎么办?大汉的脸面何存?父皇的信任何在?
这是一个死局。
一个他从未遇到过的,真正的死局。
“殿下!”
一片死寂中,那名世家子弟,终于又忍不住开口了。
他自以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脸上带着一丝邀功般的得意。
“臣以为,此事,或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那些雨林中的野人,之所以作乱,无非是未曾沐浴我大汉天恩。殿下可下一道谕旨,再备些金银布匹,遣一能言善辩之使,深入雨林,宣扬我大汉威德!告其利害!”
“想必,那些蛮夷闻天子之声,必然会望风归顺,此,方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
他洋洋洒洒地说完,一脸期待地看着刘璿,仿佛在等待储君的夸奖。
身后的几名伴读,也纷纷点头附和。
“孔兄此言大善!仁政治国,正该如此!”
“对!对那些化外之民,当以教化为主,不可轻动刀兵!”
刘璿的心,却在这一刻,沉到了谷底。
教化?
他看着孟琰那张古铜色的,写满嘲弄的脸。
别人已经用毒针杀死了你们数百个勇士,你却要派个手无寸铁的读书人,去跟他们讲道理?
这是何等的,愚蠢与天真!
若在半个时辰前,他或许还会觉得,这番话,听起来颇有几分道理。
但现在,他的脑子里,只有那颗缓缓旋转的,冰冷的木球。
凌毅的话,在他耳边炸响。
“坐井观天者,天,自然只有井口一般大。”
他猛地抬头,看向凌毅。
他期望从凌毅的脸上看到提示,看到答案。
可凌毅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不。
不能再指望他了。
这是我的考题。
刘璿的呼吸,陡然变得急促。他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掐进肉里。
一股从未有过的,被逼到绝境的愤怒与不甘,从他的胸膛里,轰然爆发!
他不想再做一个只会点头和摇头的好人!
他不想成为第二个,被困在宫墙之内的父皇!
“够了!”
刘璿猛地站起,发出了一声压抑的低吼。
那名姓孔的世家子弟,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一哆嗦,剩下的话,全都噎在了喉咙里。
“教化?”刘璿的目光,第一次变得锐利,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伴读,“你告诉我,你要如何去教化一群,把杀人献祭,当做信仰的敌人!”
“当他们用毒针射穿使者的喉咙时,你所谓的‘大汉威德’,在哪里!”
“当他们的屠刀,砍向永昌郡百姓的脖颈时,你所谓的‘仁政治国’,又在哪里!”
刘璿的声音,一句比一句更高,一句比一句更厉。
他像一头被激怒的幼狮,第一次,露出了自己的爪牙。
那几名伴读,被他问得面无人色,瑟瑟发抖,一个字也答不出来。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
孟琰那双鹰隼般的眼睛里,熄灭的火光,似乎又重新,燃起了一丝微弱的火星。
骂完了。
可问题,还在那里。
刘璿胸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更深的无力感。
他颓然地坐了回去。
他的视线,再次落在了凌毅的身上。
这一次,他没有再寻求答案。
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沙哑与谦卑。
“老师……您说,要教南中,织一张更大,更结实的网。”
“可……可织网,总要有线。”
“我们……我们的线,在哪里?”
问出这句话的瞬间,刘璿感觉自己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了。
但他又感觉,脑子里那片混沌的废墟之中,似乎有什么东西,破土而出。
凌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