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字缝之间,蛛丝隐迹(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乩童,邪灵》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几天,林家村仿佛真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李老四的腿伤在常规药物治疗下开始好转,虽然身体还有些虚弱,但神志已然清明。王婆婆能下床走动了,邻居家的小孩退烧后也变得活蹦乱跳。村民们对林国安感恩戴德,送来的鸡蛋、蔬菜几乎堆满了厨房一角,看向林妙可的眼神也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敬畏——那晚她跟随林国安上山,以及之后被背回来的虚弱样子,显然没能瞒过所有人的眼睛。
林妙可的身体在汤药和休息下逐渐恢复,但内心的波澜却从未平息。姑姑林素云残念带来的信息,像一颗种子,在她心中生根发芽。
真正的源头……后山更深……
她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将这一切仅仅视为与己无关的怪力乱神。一种强烈的探究欲驱使着她,她需要答案,不仅是为了村子,或许也是为了解开姑姑牺牲的真相,以及……厘清自己身上正在发生的变化。
她开始主动走进那间偏房。
林国安对此没有阻止,只是沉默地看着她,眼神复杂,仿佛早已预料到这一天。
偏房里依旧弥漫着陈旧的气息。林妙可这次没有去看那尊悲悯的守村神木雕,也没有去碰那些法器,她的目标,是墙角那个落满灰尘的樟木箱子——林家历代传承下来的典籍和手札。
箱子里大多是些线装的古书,纸张泛黄脆弱,墨迹斑驳。内容艰深晦涩,充斥着“炁”、“煞”、“阴阳”、“五行”等玄学概念,以及各种复杂的符箓图样、步法图解和祭仪流程。对于习惯了现代医学教材清晰逻辑的林妙可来说,阅读这些无疑是一种折磨。
但她没有放弃。她拿出做学术研究的劲头,强迫自己沉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啃读。遇到完全不理解的术语,她就去问爷爷。林国安起初有些诧异,随后便是有问必答,讲解得细致入微,仿佛要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阅读一本名为《地脉杂录》的残破手札时,林妙可的目光被一段描述所吸引:
“……夫山川有灵,地脉如络。灵聚则生福地,气滞则生煞穴。然有极阴之窍,非天然形成,似有外力凿穿幽冥,引九幽秽气上涌,污浊地脉,滋养大凶……”
**外力凿穿幽冥?引九幽秽气?**
这段描述,与爷爷所说的“古老邪恶意志”以及姑姑暗示的“真正源头”隐隐呼应。这似乎不是在描述自然形成的煞气,更像是指向某种人为的,或者说非自然的“污染源”?
她继续翻阅,在一本历代乩童的记事手札中,又发现了几处零星的记载:
**(第三代乩童笔迹)**:“西山(即后山)深处,夜有异光,鸟兽不近,心神不宁。疑有古之禁地。”
**(第七代乩童笔迹)**:“巡山至黑风涧,寒气刺骨,罗盘失灵。似有无形壁障阻隔,不得深入。祖训有云,涧后乃大凶之地,不可越雷池半步。”
**黑风涧!**
林妙可记住了这个名字。这似乎是后山一个明确的分界线,连历代乩童都被告诫不可深入。
她翻到最新,也是笔迹最让她心头发紧的部分——那是她父亲林如海年轻时留下的寥寥数语,记录了一次他跟随爷爷(林国安)巡山的经历:
“……随父至黑风涧外,阴风如刀。父神色凝重,言及姐(林素云)幼时曾于此迷失一夜,归来后高烧三日,愈发言语稀少,体质渐寒……”
**姑姑林素云小时候在黑风涧迷失过一夜!**
林妙可的心猛地一跳!这绝不是巧合!姑姑后来的“纯阴之体”,以及她最终选择以自身灵体封印煞穴,是否都与这次童年经历有关?那次迷失,是否让她与那“真正的源头”产生了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
这些散落在字里行间的碎片,如同散落的拼图,虽然还无法构成完整的画面,却清晰地指向后山深处那个被称为“黑风涧”的地方,以及一个可能并非天然形成,而是被“凿穿”的极阴之窍。
合上手札,林妙可深吸了一口气,只觉得一股寒意从书本蔓延到指尖。
林家守护的秘密,远比她想象的更深。而姑姑林素云,或许不仅仅是牺牲者,她本身,可能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一把关键钥匙。
她需要知道更多。关于黑风涧,关于那个“极阴之窍”,关于姑姑在那迷失的一夜里,究竟遭遇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