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春耕备边,暗箭难防(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千秋世家:从秦末开始》最新章节。
公元前189年 汉前少帝四年 农历正月下至二月
正月将尽,北地高原的空气中,凛冽的寒意虽未彻底消散,但已能隐约嗅到一丝泥土解冻的湿润气息。正午的阳光变得更有力量,持续照射下,地表积雪加速消融,汇成涓涓细流,在冰壳下汩汩流淌,滋养着沉睡一冬的土地。向阳的山坡上,已可见斑驳的褐色地面。湟水冰层变得脆弱,边缘处开始出现裂痕和消融的缺口。尽管早晚依旧霜寒刺骨,但白昼的温暖与延长,无声地宣告着春回大地的不可逆转。对于北地郡而言,这是一年中最具希望也最为关键的时节。新春议政定下的方略,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正迅速扩散至郡县每一个角落。广袤的田野上,沉寂被打破,农人们开始驱赶休养了一冬的耕牛,拖着沉重的铁犁,翻开湿润肥沃的泥土,准备播下寄托着全年希望的种子。官道上,运送种子、农具、肥料的车辆往来穿梭,各地官仓开闸放粮,贷种于民,一派繁忙景象。然而,就在这全民备耕、期盼丰收的氛围之下,来自东面的阴云却并未因年节的过去而散开,反而有积聚加剧之势。朔方都督虫达及其麾下王勇部,似乎并未接受年前外交试探受挫的教训,反而趁着北地郡全力投入春耕、边防力量可能相对分散的时机,加紧了在边境地区的挑衅和渗透活动。数起边境摩擦事件接连传来,气氛陡然紧张。靖王李凌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如何在保障春耕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不受重大干扰的前提下,有效应对朔方日益升级的军事压力,挫败其企图破坏北地稳定、阻挠发展的阴谋。
二月初二,龙抬头。狄道城外的原野上,春耕仪式刚刚举行完毕,祈求风调雨顺。靖王府议事厅内,气氛却与户外的春意格格不入,显得凝重而肃杀。都尉高顺一身戎装,风尘仆仆,显然是刚从边境赶回,正向李凌紧急禀报。
“王爷!情况不妙!”高顺声音沉郁,带着压抑的怒火,“近十日来,朔方王勇部活动异常猖獗!其小股骑兵,以‘巡逻’为名,越境挑衅已达七次之多!最近一次,就在三日前,其一部约五十骑,竟深入我境十余里,袭击了我方一支正在疏浚边境水渠的民夫队,造成三人死亡,七人受伤,抢走部分工具粮秣后扬长而去!末将麾下巡逻队闻讯赶至,只来得及击毙其断后三骑,余敌皆已遁回其界!”
“砰!”一声闷响,长史周勃拍案而起,怒不可遏:“欺人太甚!王勇鼠辈,安敢如此!杀我百姓,此仇不共戴天!”
郡丞公孙阙面色凝重,补充道:“王爷,顺将军所报仅是其一。据我方安插在朔方境内的眼线密报,虫达近日似从太原郡获得了一批粮草补给,其麾下兵力有所调动,王勇部亦有集结迹象,虽规模不大,但其意图叵测。加之其不断制造边境摩擦,恐是为更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制造借口,或至少是想拖慢我春耕进度,乱我民心!”
李凌面沉如水,手指在案几上缓缓敲击,目光锐利如鹰。他没有立即发作,而是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春耕时节,大军动员困难,且极易耽误农时,动摇国本。但若应对软弱,势必助长敌焰,边境将永无宁日。
“伤亡民夫,厚加抚恤,妥善安置其家小。”李凌先对周勃吩咐道,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接着,他看向高顺:“顺将军,敌军情状,可已探明?此番挑衅,是王勇擅自行动,还是虫达授意?”
高顺答道:“回王爷,据被击毙敌兵身上搜出的令牌及俘虏口供(轻伤被擒一人),确是王勇直属部下。至于是否虫达授意,难以确证,但如此频繁越境,虫达不可能不知情!其巡逻路线、袭击目标,显是经过谋划,专挑我防守相对薄弱、又正值春耕人多的地段下手!”
“看来,虫达是铁了心要给我找不自在。”李凌冷笑一声,“彼以为我春耕时节,必不敢大动干戈,故而肆无忌惮。”
【系统提示:宿主面对敌人在关键农时的蓄意挑衅,表现出极强的战略定力与危机处理能力,在维护国家尊严与保障民生根本之间寻求精准平衡,展现出卓越的统帅智慧… 宿主状态:于两难境地中冷静分析,决策果断,既避免落入敌人圈套,又坚决扞卫领土与民众安全,统治威信进一步提升…】
“王爷,是否立即增兵边境,予敌迎头痛击?”高顺请战心切。
“不可。”李凌果断否决,“春耕乃当前第一要务,大军轻动,必然扰民,若误了农时,纵杀敌一千,我自损八百,正中虫达下怀。彼欲乱我,我偏不乱!”
他沉吟片刻,眼中寒光一闪,下达指令:“然,忍让绝非上策。彼以暗箭伤人,我便以明枪暗箭还之!”
“高顺将军听令!”
“末将在!”
“其一,边境常态巡逻力量不减反增!但改变策略。化整为零,多派精锐小队,装备强弓硬弩,配备快马,采用游动伏击战术。划定重点区域,在王勇部惯常越境路径上设伏。一旦发现敌踪,不必请示,就地歼灭!要打,就打出雷霆之势,务求全歼,擒杀其头目,缴获其旗帜兵器,以壮军威,以儆效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其二,挑选军中神射手及胆大心细之斥候,组成数支‘猎杀小队’,每队十人左右,趁夜潜出边境,专司猎杀王勇部派出的小股侦骑、游哨。不必追求大战果,以击杀、骚扰、捕捉俘虏、获取情报为主,要让其巡逻队一出营就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其三,加强我方民夫、屯田点的护卫。每个大型作业点,必须配备至少一队(50人)郡兵护卫,并构筑简易工事。同时,多派斥候深入朔方境内,严密监控王勇主力的动向,尤其是其粮草囤积地、指挥中枢所在,一旦有大规模集结迹象,立即飞马来报!”
“其四,将此番王勇部越境杀人之事,连同缴获的证物、俘虏的口供,详细记录在案,绘制成图,由子通先生立即遣快马,以六百里加急,直送长安丞相府、太尉府!奏报中,要详述我北地春耕紧要,而朔方屡次挑衅、杀我无辜百姓之事实,控诉虫达、王勇破坏边安、图谋不轨!我们要在道义和朝廷层面,先发制人!”
“诺!末将遵命!定叫那王勇有来无回!”高顺精神大振,领命而去。
“子通先生,”李凌又看向公孙阙,“除了奏报长安,情报工作需进一步加强。不仅要查王勇,更要密切关注虫达本部以及其他朔方将领的动向,看看是否有可乘之机,或能否找到与虫达不合者,暗中加以联络。对河西方向,也要加派使者,安抚休屠、浑邪等部,确保西线无事。”
“勃兄,”李凌最后对周勃道,“春耕大事,绝不能因边境摩擦而受影响,反而要加快进度!郡府要加派官吏下乡督导,宣示官府保护春耕的决心,稳定民心。对受损地区的民夫家庭,抚恤要格外从优。要让百姓知道,官府有能力保护他们,天塌不下来!”
“臣等明白!”周勃与公孙阙肃然应命。
命令迅速传达下去。北地郡这台战争机器,在春耕的繁忙背景下,针对东线的威胁,高效地运转起来。边境线上,气氛陡然紧张。北地军的巡逻队不再是简单的警戒,而是变成了狩猎者。几天后,一支二十余人的王勇部巡逻队,像往常一样越境窥探,突然遭到埋伏在沙丘后的北地强弩手的密集射击,瞬间人仰马翻,只有数骑狼狈逃回。又过了两日,王勇部一名外出侦察的十夫长及其随从,在夜间离奇失踪,次日被发现死在边境线附近,身上插着北地特有的三棱箭镞。北地军的“猎杀小队”神出鬼没,给朔方军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压力。而春耕的田野上,虽然增加了护卫的兵士,但在官府的强力组织下,播种工作仍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数日后,公孙阙带着长安方面的初步反应求见李凌。“王爷,长安有消息了。太尉周勃(灌婴侯)对朔方屡次挑衅之事甚为不满,已下令申饬虫达,责令其约束部下,不得再生事端。不过……”公孙阙顿了顿,“朝廷并未有进一步的制裁措施,只说是‘边将不和,当以和为贵’,令双方克制。”
李凌闻言,冷哼一声:“申饬?克制?朝廷仍是和稀泥!罢了,早在意料之中。能得一道申饬,已让虫达在道义上落了下风。至少,他短期内不敢再明目张胆地支持大规模挑衅了。剩下的,就看王勇识不识相了。”
果然,在遭到北地军强硬反击和长安申饬之后,朔方方向的挑衅行动明显减少,边境暂时恢复了表面的平静。但双方的重兵仍然在边境两侧对峙,紧张气氛并未根本缓解。
二月中旬的一天,李凌特意带着李玄业巡视春耕情况,并来到了边境附近的一处军屯点。望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朔方军堡垒,李凌对儿子说:“业儿,你看,那边就是朔方。年前,其使者还假意修好;年後,其兵卒便越境杀人。可知为何?”
李玄业望着远方,小脸严肃:“父王,是因为他们见我们春耕忙,以为有机可乘?还是因为那个虫达都督,一直嫉恨父王和我们北地?”
“都有。”李凌颔首,“归根结底,是利益与野心使然。虫达欲压制我北地,以显其能,或为私利。故,面对此等邻人,纵有和平之貌,亦需常备战斗之心。春耕要紧,但护卫春耕的刀枪,一刻也不能放下。治国安邦,文治武功,缺一不可。你要记住今日所见,边境线上的安宁,从来都不是靠退让乞求来的,而是靠强大的实力和敢于亮剑的决心换来的。”
“孩儿记住了。”李玄业郑重地点点头,将目光从绿意初绽的田野,投向远方那道无形的、却充满杀机的边境线,心中对“边患”与“武备”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北地郡的这个春天,在紧张的备耕与激烈的边境对抗中度过。李凌以坚定的决心和灵活的策略,既保障了春耕生产的顺利进行,又有效地打击了朔方的挑衅,维护了边境的安全。然而,所有人都明白,与朔方的矛盾并未根除,未来的东线,依然风云莫测。
【史料记载】
* 官方史·汉书·前少帝纪:“(前少帝)四年春,朔方扰边,北地靖王凌击却之,不误农时。”
* 家族史·始祖本纪:“前少帝四年春,朔方王勇部乘北地春耕,屡越境杀掠。凌公震怒,然持重,不兴大军,遣精骑伏击游猎,屡挫敌锋,并奏报朝廷斥其暴行。边衅虽起,然春耕无阙,世子玄业随父巡边,益知兵事之要。”
* 宗教史·紫霄神帝显圣录:“邻镇犯境,上帝保耕恤民,遣圣兵猎敌,边陲得安。”
* 北地秘录·凌公春耕却敌:“王勇乘春耕犯边,李凌以精骑制精骑,以暗箭对暗箭,保境安民,不误农时。”
(第三百一十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