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失落庇护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全民求生之我能环境分析》最新章节。
正午的太阳被红雾扭曲成暗红色的光斑,萧策站在约定地点——那棵被晶化了一半的橡树下,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脉冲手枪的握把。距离约定时间已经过去53分钟,苏雨晴依然没有出现。他右臂上的晶化斑点在红雾中隐隐作痛,抑制器每隔十分钟就会释放一次冰凉的药剂来延缓结晶扩散。
"再等十五分钟。"萧策低声自语,调整着护目镜的放大倍数。突然,生存手环震动起来,显示收到一条加密信息。他立刻躲到树干后,激活解码程序。信息很短:
"庇护所沦陷...13区...林博士数据核心...不要回复...追踪信号..."
发信人ID被刻意模糊,但萧策认出了苏雨晴惯用的加密模式。他立即启动天赋视野的追踪功能,捕捉到空气中残留的微弱植物能量信号——这是苏雨晴特有的能量特征,像一条绿色的细线延伸向东南方。
信号指向三公里外苏雨晴的庇护所。萧策检查装备:脉冲手枪能量全满,三枚破片手雷,两剂应急稳定剂,还有从7号控制中心带出的区域密钥。临行前,他设置了庇护所的自动防御协议,确保12小时内无人值守也不会被攻破。
红雾中的行进比预想的艰难。随着距离缩短,植物能量信号越来越强,但另一种干扰信号也随之出现——某种有规律的能量脉冲,每隔37秒就扫过整个区域。萧策蹲在一块风化岩石后,看着天赋视野中浮现的警告:
【检测到主动扫描波】
【来源:军用级探测装置】
【建议:立即屏蔽生物信号】
他迅速从背包取出铅箔毯裹住全身,这种临时屏蔽手段能有效躲避大多数探测。继续前进三百米后,苏雨晴的庇护所出现在视野中——或者说,曾经的庇护所。
眼前的景象让萧策的胃部抽搐。主建筑的外墙被某种重型武器轰开了一个直径两米的大洞,能量屏障发生器被精准地熔毁,防御炮塔像被巨力扭断的树枝一样歪斜着。更令人不安的是,战场上散落着两种不同的弹壳:晶化生物特有的红色结晶弹壳,以及...制式能量武器的蓝色能量胶囊。
"不是晶化体干的..."萧策小心地接近废墟,脉冲手枪随时准备开火。入口处的陷阱全部被触发过,但手法专业——有人先引诱陷阱发动,再从容拆除剩余装置。这绝不是晶化生物能做到的。
主控室的情况更加诡异。所有存储设备都被拆走,但实验仪器却完好无损;医疗物资被洗劫一空,但珍贵的植物种子一颗没少;墙上有激烈的打斗痕迹,却没有多少血迹。萧策在控制台前跪下,发现数据核心被人为移除,切口整齐得像外科手术。
"他们在找什么..."萧策的手指拂过控制台,突然触发了某个隐藏程序。屏幕亮起,显示出一条未发送的消息:
"萧,如果你看到这个...去找13号避难所...他们带走了林博士的数据核心...小心新秩序..."
文字在这里中断,后面跟着一串坐标。萧策立即将坐标输入导航仪——西北方向15公里,正好穿过红雾最浓的区域。
正当他准备离开时,墙角的一株月光藤突然剧烈抖动。萧策立刻隐蔽到阴影处,天赋视野捕捉到五个正在接近的热源。不是晶化体,是人类!他们穿着统一的灰绿色作战服,胸前佩戴着鹰形徽章,手持制式能量武器。
【新秩序战队(掠夺者精英)】
【等级:8-10】
【装备:抗晶化护甲,军用探测器】
【战术评估:高度危险】
领队的壮汉手持一个发光的方盒,正在扫描地面痕迹。"信号最后出现在这里,"他对着通讯器说,"肯定还有没找到的备份数据。"
萧策屏住呼吸,大脑飞速运转。这些人是专业的掠夺者组织,而且明显在寻找与林博士相关的东西。他必须同时做到三件事:逃离这里、追踪苏雨晴的下落、保护庇护所不被发现。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脑海中成形。萧策从背包取出两个诱饵装置——用能量电池改装的干扰器,设定为模拟人类生命体征。第一个扔向远处的废墟,第二个藏在即将经过的路径上。
"东侧有动静!"一个掠夺者喊道,小队立刻转向爆炸声方向。
抓住这个机会,萧策潜入苏雨晴的种植室——那里有她精心培育的各种变异植物。与主控室不同,种植室几乎没有遭到破坏,只是大部分植物因能量不足而枯萎。墙上的手绘地图吸引了萧策的注意——那是苏雨晴标注的附近区域红雾浓度变化图,上面用红圈标出了三个"安全屋"的位置。
"她可能去了最近的安全屋..."萧策快速测量着距离。最近的安全屋在东南方向1.7公里处,理论上可以通过地下种植室的紧急通道到达。
外面传来掠夺者的咒骂声和脚步声。萧策启动天赋视野的穿透模式,发现种植室地板下确实有一条狭窄的隧道。入口被倒塌的架子掩盖,但还留有一线缝隙。
"这里有个隐藏房间!"掠夺者的声音近在咫尺。
没有犹豫的时间了。萧策移开障碍物,纵身跳入隧道,同时向后扔出最后一枚脉冲手雷。爆炸的冲击波加速了他的下落,头顶的入口在连锁爆炸中彻底坍塌。
黑暗的隧道仿佛没有尽头。萧策在滑行中不断碰撞到突出的岩石和金属碎片,护甲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当终于落地时,他发现自己在一个半淹没的地下通道中,齐腰深的污水散发着刺鼻的化学药剂味。
【生命值:89/240】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