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不朽经典(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华娱:从八一厂当编剧开始》最新章节。

《肖申克的救赎》在北美公映后,尽管顶着戛纳金棕榈的光环,但在普通观众中却遭遇了冰火两重天的评价。

许多抱着看刺激越狱片心态的观众,像莉莉娅一样,觉得它“冗长沉闷”、“节奏缓慢”。

然而,就在这片质疑声中,一个权威而狂热的声音率先在《芝加哥太阳报》专栏上刊登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是这个时代必看的不朽经典佳作!】

“这不是一部越狱片,这是每个被生活暴打成年人的生存指南!那些觉得电影沉闷的观众,也许还没经历过生活的磨砺。但总有一天,当你在职场中感到窒息,在关系里觉得被困,在日复一日的庸常中快要忘记梦想的模样,你会想起《肖申克的救赎》,想起安迪·杜佛兰如何在最黑暗的地方守护内心的光明。

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会让你的思维更有深度,有些事你需要拥有一定的阅历才能明白,大部分人只看到安迪表明上的隐忍、越狱,但他追求自由和希望的意志,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才是电影的珍贵之处。

真正的自由从不是逃出高墙,而是在于你的内心,从未被那高墙真正囚禁!体制让我们都沦为生活的囚犯,而希望让你重获自由。..……”

罗杰·伊伯特这篇充满洞见与激情的影评,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涟漪。

很快,北美主流媒体也纷纷跟进,加入了这场为《肖申克的救赎》正名的“合唱”。

《纽约时报》称赞其“以罕见的叙事耐心,抵达了普遍的人性深处”。

《好莱坞报道者》则断言:“金棕榈的荣誉实至名归,这部电影重新定义了剧情片的力量。”

一股由权威媒体引领的、深入解读影片内涵的热潮开始形成,逐渐扭转着初期单纯以“爽”为评判标准的舆论风向。

在这样的氛围下,王姨陪着龚樰走进了洛杉矶一家电影院。

影院大厅里张贴着《肖申克的救赎》的巨幅海报,金棕榈的标识格外醒目。

前来观影的人比预想的要多,其中不乏一看就是资深影迷的观众。

就在她们购买电影票入场时,一对年轻情侣的对话清晰地传了过来:

“宝贝!我们应该等下周的《星球大战三》上映!那可是特效大片!”

男孩晃着手中的电影宣传页。

“不!”

女孩的回答斩钉截铁,她指着《肖申克的救赎》的海报,“所有人都说,这部电影才是这个夏天‘必须要看’的!我室友看完哭得不行,说它能改变你看待生活的方式。”

“好吧!”

男孩只能无奈地排起队购买起电影票。

听着这样毫不掩饰的推崇,龚樰的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浅笑。

这可是自家男人拍的电影!

她们随着人流走进放映厅,在黑暗中坐定。

当银幕亮起,那个关于冤屈、忍耐与希望的故事缓缓展开时,她的心情却不由得复杂起来。

北美媒体那些沸沸扬扬的解读,曾热炒过自家男人就是安迪在现实化身。

将脱离东方国度比喻成监狱,来到美丽坚寻找自由。

……

在文化部审片室内,朱部长、于部长和汪局长三人端坐在座位上,神情严肃地注视着银幕。

当安迪爬出五百码恶臭的下水道,在暴雨中撕开囚衣、张开双臂仰望苍穹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