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港诡:我,茅山天师,黄金重瞳》最新章节。

但面对这样的困境,他也无计可施。毕竟理亏在先,秦淳的做法虽然严厉,却也在情理之中。

“真的没有转圜的余地了吗?”掌教神情凝重。

“有一个办法,但需要掌教师兄点头。”计桦沉思片刻,将钱镇人所说的内容一一告知。

远在茅山的掌教听完后陷入沉默:“你是说,秦大帅最近沉迷于古籍和灵幻界的消息?”

计桦连忙回答:“没错。润文终究念及旧情,经我劝说已有些动摇。如果能献上一些茅山典籍,或许能让他的决定改变。”

计桦言辞恳切,希望掌教答应此事,为桂省同门争取一线生机。此时他心乱如麻,根本没有察觉其中的异常。就算察觉,也已经太晚了,四长老行刺的事情已经铁证如山,无法翻案。

“他真的只要典籍,不要茅山的秘术吗?”

掌教对秦淳只索取典籍一事感到一丝怀疑。他知道,这是钱镇人——或者说背后的秦淳——在向茅山索要补偿,而自己只能接受。

虽然掌教从未见过秦淳,但通过计桦,他对这个人多少有些了解,知道他手下有一支由灵幻界人士组成的力量。按理说,秦淳应该更想要茅山的法术才对。

毕竟典籍虽然珍贵,但并非不可复制,抄一份送出去,损失也不算太大。

“确实,他只提到了典籍和各种秘闻,没有提到茅山的法术。”计桦点头确认。他见过秦淳,对方一如从前,身上毫无灵力波动,看来只是对灵幻界的事物感兴趣。

见计桦如此肯定,掌教当即答应:“这个要求我答应了。我会安排人誊写典籍,送去桂省,但愿能平息秦淳的怒火。”

话音刚落,掌教撤去了灵镜术。影像消失的一瞬间,计桦看见他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唉……”

计桦也不禁叹了口气。

他们终究只是修士,本质还是凡人,既没有金刚不坏之身,也不是传说中的仙佛。面对火器,只有饮恨。

时代已经变了。身处末法时代,即使天赋再高,也难以突破最后的障碍。即便他修为已达炼神反虚后期,也挡不住岁月的侵蚀,百年之后,不过一抔黄土。

“也许,这就是生于末法时代的悲哀吧。”

他低声念道,再次走出客栈,前往督军府,希望能说服秦淳收回成命。

这一次,他没有见到秦淳,只遇到了钱镇人。据钱镇人说,在这件事解决之前,秦淳不愿见任何茅山门人,有什么话可以直接对他说,他会如实传达。

按灵幻界的规矩,像钱镇人这样法力浅薄、辈分低的小辈,本无资格与茅山五长老计桦谈判。但如今有秦淳撑腰,计桦也只能接受,先和他商谈。

随后,钱镇人得知:茅山愿意将典籍和秘闻的副本交给秦淳,作为四长老行刺的补偿。

“真的?”

钱镇人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没想到茅山会这么快服软。

“真的!”

计桦语气严肃,这种事情他绝不会随便开玩笑。

确认后,钱镇人立刻起身:“计长老稍等,我这就去禀报大帅。以茅山的诚意,一定能说服大帅!”

书房中,秦淳正在看报纸。

最近约翰又给他送来不少新东西,还说北方最近热闹得很,你方唱罢我登场。

刚放下报纸,钱镇人就急匆匆赶来了。

“大帅!天大的好消息!”

一见到秦淳,钱镇人就兴奋地喊道。

“茅山答应了。”

秦淳神情平静,毫无惊讶,这结果他早有预料。

从他开始动这个念头起,结局就已经注定。茅山只能答应他的条件,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

毕竟茅山不敢把事情闹大,尤其是不能让其他势力——特别是那些军阀——知道。

论身份,秦淳是两广巡阅使,实力地位远超一般军阀。如果让人知道茅山连巡阅使都敢动,那些军阀恐怕都会感到不安。

人一旦害怕,手里又握着能消除恐惧的力量时,往往会选择自保。

“钱镇人,你去告诉计师傅,命令我可以收回,但光靠典籍和秘闻还不够!”

“他们四长老既然敢行刺,就得付出代价。他的魂魄交给我处理,骨灰我会还给他们。”

钱镇人听后心中一紧,明白秦淳这是要拿魂魄出气,四长老恐怕难逃魂飞魄散的命运。

“大帅,我明白了,这就去转告计长老。”

钱镇人匆忙告退,赶去见计桦。

看着他惶恐离开的样子,秦淳知道他多半误会了,但他没打算解释。

他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泄怒气,实际上四长老的魂魄早已被他用寒冰狱神力击得粉碎。之所以要毁掉痕迹,是为了防止计桦等人察觉。

千年大派底蕴深厚,许多茅山前辈在地府任职,比如九叔现在就是地府银行的大班。如果被人发现,茅山可能会来寻衅。虽然秦淳现在的修为和地位并不惧怕,但能少些麻烦总是好的。

在没有足以颠覆局面的实力之前,他绝不会轻举妄动。

另一边,钱镇人小心地将秦淳提出的条件转达给计桦。他心里不安,生怕计桦会直接拒绝。毕竟,那位**生前是茅山四长老。在钱镇人看来,秦淳既要拿**出气,又要将其魂魄打散,确实太过狠厉。

没想到,计桦却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条件,没有一丝反对,只提出希望秦淳能为四长老保住名声,别让茅山丢脸。他并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也无意维护四长老死后的尊严。在他看来,这人生前行为不端,若死后借茅山的名头在阴司任职,恐怕会带来更大的祸患,反而让师门蒙羞,不如交给秦淳处理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