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开局捡个永乐大帝》最新章节。
“殿下,何施主不仅才华盖世,更懂推演命数,如此卓尔不群之人,殿下千万要把握住了。”
道衍双手合十,说完便不再多言。
三天后。
顺天府城门外。
何秋一行人终于抵达目的地。
顺天府原是元大都,元朝的都城。
自朱元璋率部由南征北,将元朝逐至塞外,此地便成了大明的边疆。
“先生,请。”
到了自己的封地,朱棣向何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第13章:八岁孩童朱高炽
顺天府。
城中。
穿过繁华街市。
不多时,何秋一行人来到一座宏伟府邸门前。
府邸门梁上悬着一块鎏金牌匾。
——燕王府!
“爹。”
这时,府内跑出一个七八岁、体型微胖的男孩。
“炽儿。”
朱棣一见孩子,立刻将他抱起:“又重了,爹都快抱不动你了。对了,你二弟和三弟呢?”
“他们还不知道您回来,这个消息只有娘亲和我知道,二弟与三弟还不知情。”
孩童用稚嫩的嗓音答道。
炽儿?
难道是朱高炽?
那位历史上的大明仁宗皇帝?
“先生,这是我家老大,朱高炽。”
朱棣回头向何秋介绍怀中的孩子,随后将他放下,轻声嘱咐:“炽儿,来拜见先生。”
“朱高炽见过先生。”
朱高炽依言行礼。
何秋一时间觉得如同身在梦境。
先前在解家庄遇见未来的状元解缙,此刻又有朱高炽向他执弟子礼。
“炽儿,往后你要多向先生学习,先生的本领深不可测。”
“炽儿明白。”
朱高炽认真点头。
燕王府。
刚步入厅堂,
一位头戴珠翠、衣着华美的年轻女子迎上前来。
“王爷,您终于回来了。”
女子眼眶泛红,神情疲惫,向朱棣欠身行礼。
“夫人,让你担忧了。”
朱棣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怜惜。
夫人?
这难道是燕王妃?
历史上的仁孝皇后徐氏?
徐达的女儿?
何秋正出神时,
朱棣指着何秋对徐氏介绍:“夫人,这是我在林中遇到的贵人,何秋先生。若非先生相助,我恐怕早已成为野兽的腹中餐。”
“徐氏见过先生。”
燕王妃徐氏微微欠身。
“爹!”
两个孩童跑进厅中。
“煦儿,燧儿。”
朱棣蹲下身,激动地将他们搂入怀中。
毫无疑问,这两个孩子就是朱高煦与朱高燧,日后的汉王与赵王。
“爹,这些天您去了哪里?您还说要带我去塞外驱逐鞑虏呢。”
身形比同龄人高大的朱高煦问道。
“是啊,爹,娘常常偷偷哭泣,我们都担心您。”
瘦小的朱高燧跟着应和。
何秋静静观察着两个孩子的言语。
不难看出,朱高煦果然如史料所载,尚武好战,年纪虽小,却已向往战场。
而朱高燧则显得更为敏锐圆融,难怪日后朱棣会让他执掌北镇抚司。
“爹只是路上有些耽搁。”
朱棣未吐露实情,毕竟孩子们还小,多说无益。
“煦儿,燧儿,快来拜见何先生。”
朱棣牵着朱高煦和朱高燧走到何秋面前,教导他们向何秋行礼。
“朱高煦拜见先生。”
“朱高燧拜见先生。”
朱高煦和朱高燧一同拱手顿首。
“炽儿,你也过来。”
朱棣向一旁的朱高炽招手,随后对何秋郑重说道:“先生,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恳请先生务必应允。”
“请讲。”
何秋心中已有猜测,却未明言。
“我这三个孩子,炽儿稳重,煦儿勇武,燧儿机敏。”
朱棣抱拳请求:“我想请先生在他们之中择选一人,成为他的老师。”
何秋的才能,朱棣心知肚明,也曾亲眼见证。
若能令自家孩子拜在何秋门下,学得一身本事,将来足以戍卫边关,成为国之栋梁。
“先生意下如何?”
见何秋沉默不语,朱棣轻声探问。
他之所以未让三个孩子都拜师,一是顾虑何秋性情不同常人,恐遭婉拒;二则担心何秋精力有限。故而,从三人中择一最为稳妥。况且,待他百年之后,燕王之位终将由一人继承。
“就他吧。”
何秋早已洞悉朱棣心思,指着朱高炽打趣道:“我初次为人师表,若教得不好,可莫要怪我。”
“岂敢岂敢。”
朱棣难掩激动,转头对朱高炽道:“炽儿,还不快行拜师之礼?”
“学生朱高炽,拜见先生。”
朱高炽当即跪地,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何秋赶忙将他扶起,心中仍有些恍惚——自己竟成了未来仁宗皇帝的老师。
“炽儿,往后何先生便是你的老师,切不可忤逆师长,万事皆须听从教诲。”
朱棣神色郑重地叮嘱道。
“孩儿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