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南楚被灭,三国鼎立已见雏形(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神风永恒》最新章节。

接上回,南楚北上攻克唐汉两国十余座城池,两国国君不忍受欺,决定讨伐南楚,同时,也对秦国产生怀疑,不过还是达成协议,一起讨伐南楚,到时共同瓜分南楚这块南地。

其实呢,唐汉秦这三国随便拎一个国家出来都可以轻轻松松给南楚搞灭国,但没办法,南楚同时得罪了两个国家,又牵扯上了秦国,本来从正面一对一都非常吃力的局面变成了一对三。

唐汉秦三国的,士兵普遍都是天神境的,反观南楚,连当时的北辽都不如,北辽当时至少是涅盘境,而他们的实力普遍都在真神境,相差两个大等级,就等一个号令就可以将南楚灭国。

战鼓擂动,旌旗蔽日。

讨伐南楚的鼓声,终于在唐国的金銮殿外被轰然敲响。

唐国·长安

御座之上,李世目光如炬,扫过阶下文武。“南楚僭越,朕意已决,出兵讨伐!众卿以为,何人可为帅?”

话音刚落,兵部尚书出列奏道:“卫国公李晋,深谙兵法,可为主帅。”

李世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的李晋:“李爱卿,朕命你为主帅,统领十万大军,可有异议?”

李晋上前一步,肃然躬身:“臣,李晋,遵旨!臣必竭尽所能,荡平南楚,不负陛下厚望!”

随即,李世又问:“先锋之职,何人可担?”

此时,一直静立一旁的长孙策上前,此刻从容奏道:“陛下,兵马大元帅秦彻,勇冠三军,且熟知南楚东北部地形,若为先锋,必能一鼓作气,撕开敌军防线,为主力大军开辟道路。”

李世闻言,深以为然:“长孙爱卿所言极是。秦彻!”

“末将在!”

李世沉声道:“朕命你为先锋,率前部精锐,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直指南楚东北部边境!”

秦彻单膝跪地,声震屋瓦:“末将领命!愿为大唐犁庭扫穴,死而后已!”

于是,十万大唐雄师,在卫国公李晋的统帅下,以秦彻为先锋,自长安出发,旌旗蔽日,鼓角震天,浩浩荡荡向南楚东北部边境挺进。

汉国·汉阳

汉皇刘祺鑫端坐龙椅,面色凝重。南楚之事,已让他寝食难安。“南楚不灭,天下难安。朕虽不能亲往,但需选一得力大将,统兵出征。”

丞相魏羡,上前奏道:“陛下,国之柱石、大将军韩征,素有‘沉稳如岳’之称,且善用水军,若为主帅,可保万无一失。再辅以车骑将军卫青川为先锋,卫青川将军勇烈过人,惯于奔袭,必能快速突破,震慑敌胆。”

刘祺鑫抚掌赞道:“魏丞相所言,正合朕意!韩征沉稳,卫青川勇锐,此二人搭配,相得益彰。”遂对阶下道:“韩征、卫青川何在?”

“臣在!”“末将在!”

韩征,沉声道:“陛下,臣愿领兵出征,定不负陛下所托,踏平南楚东南!”

卫青川抱拳朗声道:“陛下!末将卫青川,请为先锋!愿率本部铁骑,直捣南楚腹地,生擒其贼首!”

汉皇满意点头:“好!朕便封韩征为统帅,卫青川为先锋,率领十万汉国精锐,即刻自汉阳南下,剑指南楚东南部!粮草军械,魏丞相务必督运,不得有误!”

“臣等遵旨!”韩征与卫青川齐声应道,魏羡亦躬身领命。

于是,汉国十万精锐,在大将军韩征的统领下,以车骑将军卫青川为先锋,同样自汉阳出发,水陆并进,杀气腾腾地扑向南楚东南部。

秦国·南部地区,临南楚西北部

相比唐、汉两国的朝堂议事,秦国的点将则在丞相府的军帐中进行。诸葛孔明手持羽扇,目光深邃,面前摊着南楚舆图。

他轻摇羽扇,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南楚西部,山川险峻,易守难攻,需一员善打硬仗、稳扎稳打的大将。内史腾将军,你可有把握?”

内史腾,起身抱拳道:“丞相放心!末将愿往!定当步步为营,蚕食南楚西部边境,为主力打开缺口!”

诸葛孔明颔首:“甚好。蒙子政将军,你勇冠三军,可为内史腾将军先锋,率精锐之士,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务必撕开敌军第一道防线!”

“末将蒙子政,遵令!”

孔明羽扇再指舆图西北部:“南楚西北部,地势相对平坦,利于骑兵奔袭。李统将军,你所率‘天神铁骑’,乃我秦国锐中之锐,可担此重任。”

李统,闻言眼中精光一闪,抱拳道:“末将李统,愿率八万天神铁骑,直逼南楚国都!定叫南楚小儿闻风丧胆!”

诸葛孔明环视众将,沉声道:“内史腾为主将,蒙子政为先锋,率九万秦国锐士,直扑南楚西部边境!李统为副将,率领八万天神铁骑,挥师东进,直逼南楚西北部!两路兵马,需遥相呼应,使南楚首尾不能相顾!”

“遵命!”众将领命,声震军帐。

于是,秦国兵分两路,内史腾、蒙子政一路,李统一路,共计十七万大军,如两把尖刀,分别刺向南楚的西部与西北部边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国伐楚,战鼓齐鸣,一场席卷南方的大战,已然拉开序幕。

三国大军,总计数十万,如同三道钢铁洪流,朝着南楚的国土汹涌而来。

消息传至寿春,南楚朝野上下一片恐慌。国君熊岚这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紧急召开朝会,商讨对策。

“诸位爱卿,唐汉秦三国联手来攻,兵力强盛,我楚国危在旦夕,你们可有退敌良策?”熊岚声音颤抖,早已没了往日的意气风发。

朝堂之上,一片死寂。平日里高谈阔论的文臣武将,此刻皆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半晌,一员老将项乾出列,跪倒在地:“陛下,三国势大,我楚国兵力、国力皆远不及任何一方,更何况三方联手。依老臣之见,事已至此,唯有拼死一战,同时遣使入三国,割地赔款,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另一大臣则哭道:“陛下,三国狼子野心,岂会因些许土地而罢手?他们的目的是要灭亡我楚国啊!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倾全国之力,与之一战!纵然国破,亦留壮烈之名!”

熊岚六神无主,最终在主战派的怂恿下,咬牙下令:“传朕旨意,全国总动员!征召所有青壮,拿起武器,保卫家国!命项乾为兵马大元帅,统领全国兵马,务必将三国联军阻挡在国门之外!”

然而,仓促之间征召的乌合之众,又如何能抵挡得住三国百战精锐的雷霆一击?更何况,双方士兵的个体实力,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南楚国的士兵,由于长期偏安南方,缺乏实战磨砺,修炼资源也相对匮乏,其军队主力的普遍修为,仅仅停留在“真神境”。这在一些小国家或许已经算得上是精锐,但在唐、汉、秦这样的超级大国面前,简直如同蝼蚁。

唐国,其王牌部队“玄甲铁骑”,士兵最低修为皆是“天神境”初期,中层将领多为“天神境”中期乃至后期,像秦彻这样的顶级猛将,更是早已触摸到了“八转天神境”的门槛。

汉国,骑兵同样威名赫赫。士兵修为亦以“天神境”为主,韩征、卫青川等统帅,自身实力亦深不可测的“七转天神境”强者。

秦国,更是以军功立国,崇尚武力。其“锐士”之名,能披甲上阵者,无一不是“天神境”修士,其军队的整体战斗力,甚至隐隐有凌驾于唐汉之上的趋势。内等将领,更是身经百战、杀伐果断的“七转天神境极境”高手。

战争的进程,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快得令人窒息。

南楚北部边境,第一道防线。

南楚守将率三万“精锐”在此驻防,他们依托简陋的城防工事,士气低迷地等待着敌人的到来。当地平线上出现唐国大军那黑压压的阵列和迎风招展的“李”字帅旗时,南楚士兵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先锋秦彻,手拿双枪立即释放法天象地率先冲向敌阵。他甚至没有使用任何复杂的武技,仅仅是凭借着恐怖威压,就令前方的南楚士兵心神剧震,气血翻涌,几乎站立不稳。

“杀!”秦彻一声怒吼,声如惊雷,双枪挥舞,南楚士兵根本无法抵挡,如同纸糊的一般,纷纷落马,血肉横飞。他身后的玄甲铁骑,如同滚滚洪流,紧随其后,铁蹄踏处,烟尘弥漫,惨叫连连。

南楚的防线,如同脆弱的堤坝,在唐国大军的冲击下,瞬间崩溃。不到一个时辰,第一道防线宣告失守,三万南楚军队死伤过半,余者四散奔逃。

几乎是同一时间,汉国大军在韩征的指挥下,对南楚东南部边境发起了猛攻。卫青川率领的轻骑兵如同鬼魅般穿插迂回,分割包围,南楚的防线同样不堪一击,迅速土崩瓦解。

西部战线,秦国锐士更是展现了其恐怖的战斗力。蒙子政亲率一支精锐突击队,如同神兵天降,奇袭南楚西部重镇。秦军士兵悍不畏死,单兵战斗力极强,南楚守军虽奋力抵抗,但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一切抵抗都显得那么徒劳。镇将战死,城池迅速陷落。

消息传回寿春,熊岚如遭雷击,瘫倒在王座之上。他这才真正明白,自己究竟招惹了怎样可怕的存在。他疯狂地下令,要求各地守军死守,同时派人向三国求和,表示愿意归还侵占的城池,赔偿损失,甚至俯首称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