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一次微服出宫(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朕的摸鱼哲学》最新章节。
真实,粗糙,充满活力,也带着难以掩饰的艰辛。
他走进一家看起来还算干净的书肆,随手翻看着架上的书籍。除了四书五经,也有一些杂记、话本,甚至还有几本粗糙的、讲述农桑技艺和工匠入门的小册子。他拿起一本,问掌柜:“这种书,买的人多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掌柜的是个干瘦的中年人,打量了一下陈默的衣着,客气地回道:“回公子的话,这类杂书,买的人不多,多是些实在找不到营生、想学门手艺的穷苦人,或者……一些好奇心重的读书人会翻翻。”
陈默点了点头,放下书,心里对“格物院”推广新知识的难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又信步走到一处相对热闹的街市,这里卖什么的都有,绫罗绸缎,山珍海味,南北杂货,甚至还有来自海外的稀奇玩意儿。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他在一个卖漆器的摊子前停下,拿起一个做工精巧的食盒看了看。
摊主是个精明的汉子,立刻热情地招呼:“公子好眼光!这是最新的‘金丝楠’漆盒,您看这做工,这漆色,宫里头的贵人们用的也就是这个了!”
陈默笑了笑,不置可否,随口问道:“老板生意不错?如今这光景,买卖好做吗?”
摊主叹了口气,压低声音:“唉,不瞒公子,前阵子还好,最近……不太平啊。曹……曹阉倒台,是好事情,可这市面上,风声也紧,好些个衙门查得严,进货的路子也受了影响。只盼着新皇上位,能真让咱们老百姓过几天安生日子,少点盘剥,少点折腾……”
陈默心中一动,状似无意地问道:“哦?我听闻皇上近日不是在整顿吏治,还在后宫搞什么……积分制?说是为了节省用度。”
那摊主撇了撇嘴,带着点市井小民的狡黠和不满:“嗨!宫里的事儿,咱小老百姓哪知道真假。不过啊,省不省用度咱不知道,可这‘劝捐’的风声可是传出来了!说是要让江南那些大户人家捐钱捐粮!您说说,这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大户能自个儿掏腰包?最后还不是变着法儿摊派到咱们这些小门小户头上?这新皇上啊,看着年轻,折腾劲儿可不小!”
王德发在一旁听得脸都绿了,差点就要出声呵斥,被陈默一个眼神制止了。
陈默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笑意,心里却是一沉。看来,“荒唐捐”的谣言和对他政策的误解,在民间已经有了市场。
他又逛了一会儿,刻意在一些茶摊、酒肆附近停留,竖起耳朵听着人们的闲聊。议论朝政的并不多,大多还是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偶尔有人提起皇帝,也是语焉不详,带着敬畏和距离感,更多的是对“加税”、“摊派”的隐隐担忧。
他走到一座石桥边,扶着冰凉的桥栏,看着桥下浑浊的河水缓缓流淌,载着各式各样的小船。夕阳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瑰丽的橘红色,也给这座古老的京城披上了一层温暖而又略带伤感的色彩。
这就是他的江山,他的子民。他们勤劳,他们坚韧,他们也麻木,他们轻信。他们渴望安定,惧怕变故。而他现在所做的这一切,在这些普通人眼中,或许就代表着“变故”。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他心中翻涌。有身为帝王的沉重责任,有不被理解的淡淡苦涩,也有一种……必须坚持下去的执拗。
“公子,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去了吧?”王德发在一旁小声提醒,声音里充满了不安。在外面多待一刻,就多一分危险。
陈默点了点头,最后看了一眼这暮色中的街景,转身准备离开。
就在这时,旁边一个茶馆里传出的几句对话,像针一样扎进了他的耳朵。
“……听说了吗?安王府上个月又纳了第三房小妾,排场大得很呐!”
“安王?就是那个……整天念佛的那个?”
“念佛?哼,装模作样罢了!我有个远房表亲在宗正寺当差,听说啊,安王世子前儿个可是弄到了一批上好的海外龙涎香,宝贝得跟什么似的……”
龙涎香?!
陈默的脚步猛地顿住,浑身的血液似乎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安王?那个一向以“醉心佛法”、“不问世事”示人的皇叔李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