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玉佩里的玄机(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因为我而改变》最新章节。

刘明揣着那袋盐和吏部侍郎家的玉佩,像只惊弓之鸟在长安的巷弄里穿行。夕阳把青石板路染成暖黄色,卖糖画的老汉敲着铜锣走过,甜腻的香气混着街边小吃摊的油烟味飘过来,倒让他想起了老家夜市的味道。

可这烟火气里藏着刀光剑影。他摸了摸后腰,那把从超市顺来的不锈钢菜刀还在,冰凉的触感让他稍微安心。路过一家当铺时,他停下脚步,看着门楣上“汇通当”三个大字,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进去。

当铺里光线昏暗,柜台高得离谱,一个留着山羊胡的掌柜正戴着老花镜算账。看见刘明这身奇装异服,他眼皮都没抬:“当什么?”

“玉佩。”刘明把那块莹润的玉佩递过去。

掌柜的镜片后闪过一丝精光,捏着玉佩翻来覆去看了半晌,又用指甲轻轻刮了刮边缘:“青白玉,瞧着是官造,但这料子寻常,最多给你二十贯。”

二十贯?刘明心里咯噔一下。他虽然不懂唐朝物价,但也知道五两银子就能买个丫鬟,二十贯恐怕不够在长安租个像样的院子。他想起苏婉儿说她爹是绸缎商,家里被抄前应该有些家底,或许能从这玉佩里榨点油水。

“这是吏部侍郎家的东西,”刘明故意压低声音,指了指玉佩背面刻着的小字,“您再瞧瞧?”

掌柜的脸色微变,重新拿起玉佩对着光看。那小字刻得极浅,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正是侍郎的表字。他干咳两声:“原来是贵人之物...不过如今风声紧,我这小铺子不敢多留,最多再加十贯。”

“五十贯。”刘明狮子大开口,“少一文我就去别家问问,反正认识侍郎府的人多的是。”

掌柜的脸色涨成了猪肝色,狠狠瞪了刘明一眼,从钱柜里数出五十串铜钱,又包了五锭银子推过来:“铜钱带着累赘,给你换成银子,一共五十贯,快走!”

刘明揣好银子,刚转身要走,掌柜的突然叫住他:“小哥留步。”他从柜台下摸出个小小的竹牌,“拿着这个去西市的‘聚宝阁’,就说王掌柜介绍的,他们家收些新奇玩意儿。”

刘明捏着竹牌走出当铺,心里总算踏实了些。五十贯应该够撑一阵子了,他找了家看起来干净的客栈,开了间上房。店小二领着他上楼时,眼睛总往他T恤上瞟,像是在看什么怪物。

关上门的瞬间,刘明累得瘫倒在床上。他把木盒从怀里掏出来,银液已经恢复了平静,像块凝固的月光。他试着把那支金钗放进去,没什么反应,又把从苏婉儿手里抢回来的金坠子塞进去,银液突然泛起一圈涟漪。

坠子沉到“水底”时,他听见一阵细微的碎裂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化开了。等他把坠子拿出来,发现上面的缠枝纹里多了些暗红色的粉末,闻着有股淡淡的药味。

这是...胭脂?还是毒药?

刘明正琢磨着,窗外突然传来翅膀扑棱的声音。一只灰鸽子落在窗台上,歪着头看他,脚爪上还绑着个小纸条。

他心里一惊,这鸽子难道是冲着他来的?他小心翼翼地解下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戌时三刻,平康坊巷口,带盐来。”

是苏婉儿的字迹!

刘明的心脏狂跳起来。她怎么把消息传出来的?永安郡主府守卫森严,她一个被抢去的丫鬟,哪来的鸽子和笔墨?

他低头看了看那袋盐,又摸了摸怀里的银子。去,还是不去?

平康坊是长安有名的红灯区,鱼龙混杂,说不定是个陷阱。可一想到苏婉儿那双含泪的眼睛,他又狠不下心。那丫头知道不少长安的门道,没她帮忙,自己迟早得露馅。

“拼了。”刘明把菜刀藏在裤腰里,又往怀里塞了两包盐,揣着木盒出门了。

西市的夜市正热闹,卖胡饼的吆喝声、舞姬的琵琶声、骆驼的铃铛声混在一起,比现代夜市还热闹。刘明跟着人流往平康坊走,路过一家卖铜镜的摊子时,突然瞥见镜子里有个黑影跟着他,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短打,帽檐压得很低。

他猛地回头,那人影瞬间钻进人群不见了。

是错觉吗?还是白天在巷子里看到的那个黑影?

刘明加快脚步,拐进平康坊的巷口。这里的灯光暗了许多,青楼的丝竹声从高墙里飘出来,带着股奢靡的香气。他刚站稳,就看见两个穿黑衣的汉子从阴影里走出来,手里拿着绳索。

“小子,跟我们走一趟。”其中一个阴恻恻地笑。

刘明心里暗骂一声,转身就跑。他在现代跑过马拉松,耐力比这些常年喝酒的汉子好得多,很快就把他们甩在了身后。可拐进另一条巷子时,他突然撞上一个柔软的身子。

“呀!”苏婉儿捂着额头后退两步,看见是他,眼睛一下子亮了,“先生!”

“你怎么跑出来的?”刘明拉着她往阴影里躲。

“是郡主让我来的,”苏婉儿的声音发颤,“她说只要你把那能变出盐的宝贝交出来,就放了我爹爹。”

刘明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陷阱。他刚想带着苏婉儿跑,巷口突然亮起一片火把,永安郡主穿着一身艳丽的红裙,被一群仆妇簇拥着走过来,手里把玩着那支金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