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忠魂不灭(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川魂重铸抗日风云录》最新章节。
在那烽火漫天、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上,晨曦的微光宛如一位奋力突围的勇士,拼尽全力地穿透层层如墨般浓重的战火。那战火肆意翻涌,似张牙舞爪的恶魔,妄图吞噬世间一切。
微光在与战火的激烈交锋中,艰难地一寸一寸挤过,缓缓洒落在这片已然惨烈无比的土地。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被鲜血与战火重新洗礼,弥漫着令人心悸的气息,那是一种混合着血腥、硝烟与死亡的味道,直往人的心坎里钻。
李秾旅长身形摇晃,脚步踉跄,恰似狂风中一棵摇摇欲坠的苍松,在弥漫的硝烟中艰难地挪动着身躯,缓缓靠向那已然残破不堪的界碑。
这界碑,曾经刻着“川鄂咽喉”四个刚劲大字,字体苍劲有力,宛如守护这片土地的忠诚卫士,长久地屹立于此。
然而此刻,却被炮火无情地削去半边,露出的暗红色石芯,恰似袍哥堂口刑堂中那沾染无数鲜血的血檀木,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场战争的残酷。那石芯上的纹理,犹如饱经沧桑的老者脸上深刻的皱纹,每一道都记录着战争的惨烈与伤痛。
此时的战场,俨然已化作人间炼狱。日军的枪炮声如雷霆万钧,接连不断地轰鸣着,震得大地都在瑟瑟颤抖,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狂暴的力量下摇摇欲坠。
那枪炮声,好似恶魔的咆哮,每一声都震得人耳鼓生疼,心脏也随之剧烈跳动。李秾旅长双眼通红,布满了如蛛网般交错的血丝,那眼神中既有对敌人深入骨髓的仇恨,犹如熊熊燃烧的烈火,恨不得将敌人瞬间烧成灰烬;又饱含着对生死与共战友的深深担忧,仿佛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头。
他紧紧握着手中的雁翎刀,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刀身上凝结的血垢在晨曦下泛着乌光,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刚刚经历的那场惊天地泣鬼神的惨烈厮杀。每一道血痕,都见证着他与战友们的英勇无畏,那是他们用生命谱写的壮丽篇章。
“旅长!鬼子退了!”通信兵浑身浴血,恰似一头在战斗中受伤却依旧勇猛的猛兽,朝着李秾旅长狂奔而来。他的军装已被鲜血染得通红,分不清原本的颜色,身上还带着战斗留下的伤口,血水正不断地往外渗。
他腰间那根铜烟杆上还赫然插着半截日军指挥刀,随着他急促的跑动,发出“叮当”的声响,在这枪炮声中显得格外清脆,却又透着一股悲壮。
那铜烟杆,是他从家乡带来的念想,如今却沾染了敌人的鲜血,见证着这场残酷的战斗。李秾旅长顺着通信兵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日军如同潮水般向着黄柏城退去。
那退去的日军队伍中,景象狼狈不堪,有的士兵一瘸一拐,脚步虚浮,每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恐惧;有的则被战友搀扶着,满脸痛苦之色,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甘,似乎不敢相信自己会在这场战斗中败退。
而山坡上,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尸体,有日军的,也有川军的。在这尸横遍野之中,三三两两的川军士兵正相互扶持着起身,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疲惫与伤痛,身上的伤口还在不断地流血,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但他们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坚毅,那是一种绝不屈服的信念,仿佛在向世界宣告,川军的脊梁永远不会被压弯。
有的士兵断了胳膊,用粗糙的绷带简单地吊在胸前,那绷带早已被鲜血浸透,殷红的血迹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在诉说着战斗的残酷。
那粗糙的绷带,是他们在战场上匆忙扯下的衣物,虽然简陋,却承载着他们对生命的执着与对战友的关怀。
有的士兵瞎了眼睛,眼眶处一片血肉模糊,可双手却还在摸索着给身旁的战友包扎伤口,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兄弟,挺住啊,咱不能就这么倒下!”他们的身影在硝烟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如此伟大,宛如黑暗中闪烁的点点星光,照亮着这片充满绝望的战场。
他们的坚持与互助,是川军精神的真实写照,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他们始终不离不弃。
忽然,一阵熟悉的川剧高腔如同一道划破长空的利箭,冲破了这弥漫的硝烟。
李秾旅长循声望去,只见炊事班的老杨头静静地坐在一块巨石之上,怀里紧紧抱着一把缺了弦的月琴。
老杨头用那沙哑却又充满力量的嗓音唱着《单刀会》:“大江东去浪千叠,驾着这小舟一叶......”那歌声,时而高亢激昂,如同滚滚江水奔腾不息,仿佛要将心中的悲愤与壮烈尽情宣泄,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子弹,射向敌人的心脏;时而低沉婉转,恰似山间溪流潺潺,仿佛在诉说着对死去弟兄们的无尽思念,那声音如泣如诉,让人听了不禁为之动容。
老杨头的脸上,神情肃穆而又悲壮,他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似乎看到了那些牺牲战友们的英灵正缓缓升起,向着天空翱翔。他的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欣慰,仿佛在告诉战友们,他们的牺牲不会白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李秾旅长心中一阵刺痛,仿佛被一把锐利的匕首狠狠扎入。他颤抖着缓缓解开军装的第二颗纽扣,露出心口那道陈年伤疤。这伤疤,是五年前在袍哥“断刀盟誓”时留下的。
那时,为了替兄弟出头,他孤身一人面对仇家,被仇家连捅三刀。每一刀都刺得那么狠,那么深,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
可他硬是咬着牙,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咬断了对方的喉管。那一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决绝与坚毅。此刻,这道伤疤在硝烟的笼罩下泛着诡异的光,宛如某种神秘而又神圣的图腾,象征着袍哥的忠义与不屈,在这片充满战火的土地上熠熠生辉。
那伤疤,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印记,更是他心中信念的象征,时刻提醒着他,作为袍哥,作为川军,绝不能向敌人低头。
“报告旅长!”一名士兵搀扶着伤员,艰难地朝李秾旅长走来。那士兵满脸泪痕,泪水在满是灰尘与血迹的脸上划出一道道痕迹,声音带着哭腔,“三营的弟兄们......都......”他哽咽着,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怎么也说不下去。
他的嘴唇颤抖着,眼中满是悲痛与绝望。李秾旅长微微一怔,眼神中闪过一丝悲痛,那悲痛如同暴风雨前的乌云,瞬间笼罩了他的双眼。
他缓缓地拍了拍那名士兵的肩膀,手上传来的力量仿佛在告诉士兵,要坚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三营阵地前,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具尸体。
他们的手还紧紧握着刺刀、手榴弹,仿佛即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与敌人拼个鱼死网破。
有的士兵嘴里还咬着日军的耳朵,那狰狞的面容上,写满了对敌人的仇恨,仿佛要用这种方式向敌人宣告:我们川军绝不屈服!他们的身体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屹立不倒。
李秾旅长的眼眶湿润了,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却始终没有落下。他知道,此刻他不能哭,他要为弟兄们撑起一片天。
他默默地摘下军帽,缓缓地向着三营阵地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他的目光深情地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有来自自流井盐场的老周,他那宽厚的腰带上还系着一小包盐巴,那是他离家时母亲塞给他的,说想家的时候闻闻这盐巴,就像回到了家。
那盐巴,承载着母亲的思念与牵挂,如今却成了老周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丝温暖。有内江糖坊的小陈,他那破旧的口袋里还装着半块红糖,那是他准备打完仗后,带回去给家中妹妹的。那半块红糖,是他对家人的承诺,是他在战火中坚持下去的动力。
这些袍哥子弟,为了民族大义,背井离乡,毅然踏上这充满血与火的战场,如今血洒疆场,怎能不让人痛心疾首。他们的牺牲,换来了这片土地的尊严,换来了民族的希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