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女娲忧人间(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洪荒纪:盘古残脉》最新章节。
殿外的青芒祥云里,辰将这一切听得一清二楚,连女娲指尖的细微颤动、鸿钧道韵的流转轨迹,都清晰地印在他的识海中。他能清晰地感知到女娲的情绪变化 —— 从最初的忧虑、迷茫,到听道祖指点后的顿悟,再到此刻的坚定,每一丝情绪都通过补天石与斧痕碎片的共鸣,如同流水般传递到他的魂体中,让他的胸口也泛起一阵温暖的悸动。
辰的胸口,斧痕碎片的清光与补天石的淡青光隔空交织,形成一道极细的光链 —— 这光链比之前更粗、更亮,如同青色的丝线缠绕着淡金的光,在空中缓缓旋转,像是两座孕育 “生” 之力量的源头,在互相呼应、互相滋养。
借着这道光链,辰甚至能 “看到” 女娲识海中的造人构想:她计划先取黄土坡的黄土,混合黄河水揉成泥团,借中央戊土的地脉气,将泥团塑造成人形肉身 —— 这肉身需有双手能劳作、双脚能行走、双耳能听声、双眼能视物,符合 “承道统” 的形态;再用补天石的 “生” 之力量,为肉身注入生机,让皮肤、骨骼、经脉都拥有灵韵;最后,还需一种纯粹的 “本源气”,注入肉身眉心,化作魂核 —— 这魂核需含开天本源的纯粹,才能让生灵拥有自主意识、情感与理解道统的能力。
而这种 “本源气”,正是辰魂体中蕴含的开天本源气 —— 斧痕碎片散出的清光,与女娲构想中的魂核气息完全一致,甚至能透过光链,与补天石上的魂核雏形产生强烈共鸣。
“生灵乃道之载体……” 辰心中顿悟,这正是他从女娲与鸿钧的对话中,悟到的最核心的道理。之前他领悟四象法则,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为四象灵气只是操控地脉的工具;此刻才明白,四象灵气、地脉力量,乃至开天本源,最终都是为了滋养生灵 —— 生灵是道的 “容器”,只有生灵能感知大道、理解大道、传承大道;没有生灵,洪荒的大道便只是冰冷的法则,盘古开天辟地 “创生” 的意义,也无法真正实现。
辰低头看向自己的掌心,那里泛着淡青的灵光,青、金、红、蓝四象灵气在掌心缓缓流转,如同四条细小的灵河。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魂体因这个领悟,又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 之前凝聚的四象气旋变得更稳定,气旋中央的淡褐土灵气也更浓郁;地脉四象辨的能力也更强了,此刻他甚至能透过祥云,精准感知到黄土坡地脉中每一条分支的流动轨迹:哪一处的地脉气最适合揉塑肉身,哪一处的灵气最适合滋养魂核,哪一处的灵草能辅助提升灵气纯度,都清晰地呈现在他的识海中,如同一张详细的 “造人灵脉图”。
辰的目光落在女娲的方向,心中已做出不可动摇的决定:待道会彻底结束,他便立刻前往黄土坡,协助女娲完成造人之事。他要将自己的开天本源气,分予补天石上的每一个人形虚影,为它们注入完整的魂核;要用自己的地脉四象辨能力,帮女娲梳理黄土坡的地脉,清除地脉中的细微杂质,确保造人时有足够纯净的灵气支撑;还要用自己的斧痕清气,在黄土坡周围布下简易的防护阵,守护造人过程不被魔气或争斗的异兽干扰,确保人族能顺利诞生,在洪荒大地扎根。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辰尝试着调动一缕极淡的开天本源气 —— 这缕清气从斧痕碎片中溢出,顺着与补天石共鸣的光链,缓缓向补天石飞去。清气刚一离开他的魂体,便如同有了生命般,加速飞向补天石,最终精准地融入石面上一个人形虚影的眉心。
那虚影的动作瞬间变得截然不同:之前的动作是机械的、重复的,此刻却多了几分 “好奇”—— 它先是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双手,甚至会主动伸出手,轻轻触摸旁边另一个虚影的手臂,像是在探索 “同类” 的存在;虚影的眼底也不再空洞,而是泛着淡淡的灵光,如同初生的婴儿,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
女娲立刻感觉到了补天石的变化,她低头看向石面,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连呼吸都微微急促了几分。她能清晰地感知到,那缕外来的开天本源气,正是她苦苦寻找的魂核本源 —— 只是这缕气息太过微弱,只能让一个虚影暂时拥有灵动,若想让石面上所有的人形虚影都拥有完整的魂核,还需更多、更纯粹的开天本源气。
女娲的目光下意识地扫过殿外的祥云,尤其是西侧那朵泛着青芒的祥云 —— 她能精准地感知到,那缕本源气正是从那个方向传来,与之前在祥云台感知到的开天本源气息完全一致,甚至比之前更纯粹、更温和。她没有贸然探寻,也没有开口呼唤,只是对着青芒祥云的方向,轻轻点了点头,眼中带着感激的光芒 —— 她知道,那位神秘的盘古残脉,此刻正在暗中关注着她,甚至在默默协助她,这份不求回报的助力,正是她造人计划中最关键、也最缺少的一环。
辰躲在祥云阴影里,清晰地感受到女娲的颔首,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如同春日的灵泉流过魂脉。他知道,女娲已察觉到他的存在,却没有点破,这份默契让他更加坚定了助她造人的决心 —— 无需过多言语,只需在她需要时提供帮助,这便是他作为盘古残脉,对洪荒生灵最好的守护。
辰收回目光,重新将注意力放在殿内的情况上 —— 道会已接近尾声,先天神圣们开始陆续整理自身的道韵,准备离开紫霄宫,返回各自的领地消化感悟:
老子骑在青牛上,掌心的太极图缓缓收敛,黑白二气化作两道细光,融入他的月白道袍,衣袍袖口的阴阳鱼纹也随之暗了几分。青牛踏着祥云,缓缓向殿门移动,蹄子落在祥云上,留下的太极印记会在片刻后消散,显然已准备返回昆仑山,将此次聆道的感悟融入 “无为” 道统。
元始天尊收起盘古幡,幡面的开天图案隐去,只留下朴素的淡金幡布。他周身的秩序道韵重新变得凛冽,却比之前多了几分柔和,显然对 “秩序与生灵” 的关系有了新的理解。他转身与身边的弟子低语几句,声音低沉却清晰,弟子们纷纷点头记录,似在安排返回玉珠峰后,梳理四象法则与秩序道统的关联。
通天教主一跃而起,墨色祥云托着他向殿外飞去,速度快如闪电。他手中的诛仙剑鞘上,四象纹路仍在快速闪烁,淡黑的剑气与四象灵气交织,形成一道独特的光尾,像是迫不及待要去洪荒大地,验证新领悟的 “自在” 道则 —— 或许是想找一处灵脉充沛之地,尝试用四象灵气催动诛仙剑的新力量。
接引与准提并肩走出殿门,接引手中的念珠转动得比之前更快,每一颗珠子都吸满了功德气与四象灵气,泛着温润的四色光,显然急于返回西方灵山,用这些灵气滋养灵山贫瘠的地脉,为西方教培育更多适合修行的灵草。准提的七宝妙树叶片轻挥,将殿门附近的浊气尽数驱散,留下纯净的道韵,像是在为下次紫霄聆道做准备。
殿内的先天神圣渐渐散去,只剩下女娲仍站在原地,手中握着补天石,目光再次望向人间的方向 —— 此刻黄土坡的画面中,地脉气正随着四象灵脉的流动,变得越来越浓郁,淡黄的光泽如同涟漪般扩散,像是在等待生灵的诞生,为这片空旷的土地带来生机。
女娲深吸一口气,将补天石小心翼翼地收入袖中,指尖轻轻按在袖袋上,像是在守护一件稀世珍宝。她转身向殿外走去,素白长裙的裙摆扫过祥云,留下细碎的灵芒 —— 她要尽快前往黄土坡,提前做好造人的准备:取黄土、引黄河水、梳理地脉,等待那位神秘的盘古残脉到来,共同完成这桩关乎洪荒文明传承的大事。
辰看着女娲的身影消失在殿外,心中也开始细致规划离开紫霄宫后的行动路线:他要先顺着中央土灵脉的分支飞行,借助地脉气补充自身的开天本源气 —— 之前传递给虚影的那缕清气虽少,却也让他的本源气略显微弱,需借地脉气补足,确保有足够的力量为所有虚影注入魂核;飞行途中要避开可能存在的魔气区域,尤其是之前感知到的西昆仑以西的戈壁 —— 那里的金灵脉有微弱的魔气残留,若不慎沾染,恐会影响本源气的纯粹,进而干扰造人;抵达黄土坡后,先隐藏在附近的灵草从中,观察女娲的准备情况,待她开始揉塑泥人、凝聚人形虚影时,再悄悄现身相助,避免过早暴露身份引发其他神圣的关注,徒增麻烦。
辰低头看了看胸口的斧痕碎片,碎片的清光与之前相比,又亮了几分,表面的纹路中泛着四象灵气与开天本源气交织的微光,像是将整个洪荒的 “生” 之奥秘,都藏在了这小小的碎片中。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与洪荒的联系越来越深:从最初在血海被动凝魂求生,到在青灵坡掌握木系能力,再到此刻主动守护生灵、助力造人 —— 他的洪荒之旅,已真正踏上了 “传承盘古意志” 的道路,不再是游离于洪荒的 “过客”,而是成为推动洪荒文明向前的 “参与者”。
紫霄宫的道韵渐渐消散,殿外的祥云也恢复了之前的七彩颜色,只是在西侧的青芒祥云上,还残留着一缕极淡的开天本源气,与女娲袖中补天石的淡青光遥相呼应,像是一根无形的线,将两位 “造人生灵” 的关键存在,紧紧联系在一起,为即将到来的造人伟业,埋下最温暖、也最坚定的伏笔。
辰深吸一口气,调动四象灵气与混沌呼吸法,将自身气息与祥云的灵韵彻底融合 —— 青芒祥云的光变得更浓郁,将他的身影完全掩盖。他静静等待着,准备在众神圣彻底离开紫霄宫后,便化作一道淡青流光,向黄土坡飞去 —— 那里,将是洪荒文明新的起点,是人族诞生的摇篮,也是他作为 “盘古残脉”,真正实现自身价值、传承盘古开天 “创生” 意志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