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地脉聚灵邪神觎(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执掌神权之天帝的征途》最新章节。

第六章:地脉聚灵邪神觎

晋升镇土地带来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

张润的感知不再仅仅局限于人或村落,而是如同一张无形巨网,深深融入青林镇的山川地脉。他能“听”到地下水流的潺潺低语,“触”到脚下土壤的肥瘠厚薄,“看”到草木生长的欢欣或萎靡。整个镇域,在他意识中构成一幅庞大而精密的立体图谱,每一寸土地都与他息息相关。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条蜿蜒流淌于地底、散发着极微弱莹白光晕的“脉络”。它们如同沉睡的巨龙,大部分区域沉寂晦暗,只在流经某些特殊节点——如张家坳土地庙、或是几处古老风水尚存之地时,才会泛起一丝极淡的活性。

【地脉(微弱/沉寂):天地灵气自然流转之通道。当前状态:枯竭,淤塞。】

地脉梳理。

新获得的权限如同本能般苏醒。张润心念微动,一缕精纯的神力便自神像核心流出,如最灵巧的针,探入离张家坳最近的那条细小支脉末梢。

神力过处,地脉中淤积了不知多少岁月的沉浊秽气被悄然驱散、净化,几近干涸的脉壁被温和地滋养、拓宽。那过程极其缓慢,消耗的神力却如溪流般持续不断。但效果立竿见影——那一段被梳理过的地脉,莹白光晕明显亮了一分,流淌的速度也加快了些许,丝丝缕缕几乎淡不可察的清新气息(灵气)开始从中散逸而出,缓慢融入周边的土壤、水流与空气。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土地庙周边和王婆家的菜园。

不过两三日光景,庙宇院落内本就因信仰汇聚而生机勃勃的花草,愈发青翠欲滴,甚至有些反季的花苞悄悄绽放,引来蜂蝶萦绕。王婆园子里的青菜,长势猛得吓人,叶片肥厚油绿,远超邻家。

“奇了怪了,这地…好像更肥了?”有村民嘀咕,看着自家地头也似乎精神了些的秧苗,挠头不解,最终又将疑惑的目光投向香烟缭绕的土地庙。“怕是…土地爷连地气都管了吧?”

【地脉梳理初显成效,管辖地域自然环境得到极小幅度改善。信徒认知加深,信仰值+55。】 【持续进行地脉梳理,需稳定消耗神力。】

神力消耗巨大,但回报亦丰。信仰仍在持续增长,虽不再有爆发式提升,却稳定而扎实。来自青林镇其他区域的祈求也逐渐增多,虽大多琐碎,却进一步拓宽了信仰的覆盖面。

张润将部分心神沉入地脉梳理这宏大却见效缓慢的工程,另一部分心神则投向了那项已在青林乡试点、并引发剧烈反响的“四小时工作制”。

官面上的推行,有赵德明乡长(如今已是这项政策最积极的鼓吹者和扞卫者)奔走呼号,有张全福等村干部具体落实,阻力虽仍有,却已在信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实实在在的“清闲好处”前节节败退。

但真正的变化,发生在每一个普通的下午。

当机器的轰鸣在晌午准时停歇,当田间的农具被归置整齐,青林乡的各个村落并未陷入沉寂,反而焕发出另一种生机。

张家坳的土地庙前广场,自然成了最热闹的中心。说书人被请了来,惊堂木一拍,三国水浒隋唐演义轮番上演,听得一众老少爷们如痴如醉,叫好声不断。妇女们则聚在一旁,纳鞋底,做针线,交流着家长里短,笑声比往日敞亮了许多。更有几个半大小子,不知从哪翻出了褪色的锣鼓镲,不成调却兴致勃勃地敲打着,引来阵阵善意的哄笑。

李家庄也不甘落后,砸了五通庙后,那块空地迅速被清理出来,支起了木头篮球架,虽然投篮姿势千奇百怪,却丝毫不影响场边观众的投入。还有下棋的、唱地方小调的…昔日里吃完午饭就只能蹲墙根打盹、或是为鸡毛蒜皮吵架斗气的时光,被这些粗糙却鲜活的文化活动填满。

变化是细微却真实的。婆媳矛盾似乎少了,夫妻拌嘴也轻了,孩子们的笑脸多了,连带着晚上吃饭时的胃口都好了一些。人们眉眼间的疲惫被冲淡,一种松弛的、带着希望的暖意,在乡村的午后缓缓流淌。

而这些闲适、欢笑、安宁…最终都在夜幕降临时,化为更为精纯、温暖的信仰之力,源源不断汇向那尊沉默的镇土地神像。

【‘四小时工作制’及附属文化活动持续产生高质量愿力。信仰值稳定增长中…】 【检测到管辖地域内‘民生幸福度’小幅提升,反馈神力质量得到优化。】

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直到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

张润正引导着神力,梳理着一条流经青林镇边缘废弃矿坑的地脉支流。那里的地脉淤塞尤其严重,弥漫着浓烈的死寂与污浊之气,梳理起来格外费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