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在路上1(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最新章节。
赵保胜这才惊醒:特么背着这些可不能进城!
而且作为保命的家伙,丢不得,最好也不卖!
就这么走走想想,许久没走过长路的赵保胜,倒也没觉得多痛苦。
逃难人群,沿途不断流散,有些是没粮走不下去了,听天由命了,有些是散到乡村里,认为能躲过战火……
傍晚接近昆山,三人决定早早停下,不急着进城。
这里靠近战场,也许就是下一个战场,这里不会太松,必须小心谨慎——可别以为都是中国人就都是自己人!
胡义是逃兵,身上自有容易辨别的诸如老茧伤疤之类的特征,抓到就毙,或者被迫填防线去。
赵保胜够高够壮,说是四十多岁,可比起二十多的胡义,并不显老,没有身份证明,打扮像个农民,是壮丁的好材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苏青姿色尚可……要不是赵保胜和胡义看样子就不好惹,保不齐路上就出事了!
但考虑需要的物资和资金,赵保胜还是和胡义苏青商量,看有没有可能进城。
苏青已经尽显疲态,娇小瘦弱的她,即便生在这个时代,也没吃过这种苦,虽然没说过她的出身,但看也不像是贫苦家里出来的。
她犹豫一下,说:“我身上还有十几块钱,但…不能全拿出来,还得去金陵城投亲…”
胡义倒是无所谓,他想把步枪拆出来,不得已就干一下‘胡子’的老本行,引发苏青的白眼和赵保胜的嘲笑:特么在果军设防前沿搞事,不是逃兵也当鬼子特务给你抓起来枪毙!
当下决定,明早靠近昆山看情况再定。
第二天,即11月7日,三人从南边靠近昆山。
远远观察的情况不乐观,昆山守军为了防止鬼子夹杂在逃难人群里,城防很严。
城外大量防御工事严阵以待,连火车站外围都设置了多道检查哨,想进城,恨不得脱光了搜!
还有专门的人手,散出去拉逃兵,倒是没枪毙的,让赵保胜他们猜对了,十有八九是填防线去了——所谓的严阵以待,其实到处缺人到处是漏洞。
赵保胜有点不死心,混在堵在火车站外的人群中,想凑近看看有没有机会。
第二道哨卡传来喧闹,一声枪响,是七九步枪的枪声。
人群骚动。
然后第一道哨卡又是吵嚷。
从人群前方传来的消息是,抓到一个从沪市过来的果府的人,没有命令私逃的,被毙了,放他过去的第一道哨卡,也被打得够呛,现在检查更慢了。
赵保胜失望了,浪费了半天时间,没能进昆山。
早知道直接走,今天有希望走到吴县的。
三人都没什么好抱怨的,都是商量过的结果,只是有些失望。
铁路线过昆山后,折向西偏南,看车站外的牌子,还得四十公里才到吴县,按他们的步行速度,一天还到不了。
等他们转身离开,那个被枪毙的,让人给吊起来示众,鞋和裤子被扒了,灰尼西服没被扒掉,可能是因为沾了血和脑浆……就是个没背景的,被拉出来当成对难民的威慑了。
过了昆山,逃难人群已经少了,更多的人,挤进昆山,毕竟那里外围还有果军防线,铁路也是通的。
赵保胜的打算是先到姑苏无锡金陵这样的城市,弄到地图,想办法过江往北,胡义没有目的地,但他眼神老是瞟苏青。
苏青之前就说过,她要去金陵投亲。
于是,继续走。
大致方向还是沿着铁路走,胡义脑子里没有这边的地图印象了,看来地图,哪怕是简单的交通地图,是下一步必须要搞到的了。
天气还算借势,没有阴雨,人少,铁路路基可以走,但差不多到傍晚,赵保胜他们都没遇到从昆山开出来的火车。
夜间留宿于铁路旁边的一间房子旁边,房子锁着,看样子像铁路养路段的房子。
夜里有火车经过,向东向西的都有,京沪线是单轨,也许在吴县或者昆山附近才有交汇道让车。
早晨天蒙蒙亮,西边就有声响,像是挺多人。
等赵保胜胡义他们再出发没多久,就看到有不少混凝土碉堡,田野,河道,路口,从南向北延伸。
赵保胜和苏青看胡义,胡义摇头,他不知道,来的时候坐的闷罐车,根本不知道路过了哪里。
奇怪的是,这些碉堡附近的灰军装士兵,好像都在碉堡外待着,甚至都能看见有人在碉堡外收拾被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