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终于等到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烽火逃兵谁让这祸害进了独立团?》最新章节。

赵保胜带回来的消息,让苏青开始焦虑。

这么久,终于有八路军的消息了。

可具体情况依然一无所知。

保安团一个连的回归,县城里的人心大定,他们贴了告示,宣称城外出现的匪患,已经被扑灭。

没过两天,西城门外,又有人被劫,据说劫匪有枪。

赵保胜索性就蹲西城门口等生意,希望第一时间打听到新消息。

这里也能第一时间接触到山里进城的人,获取山里消息更及时。

他的手艺,经过‘低价促销活动’的锻炼,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城门口的保安团士兵也开始找他理发,给钱的时候,被他一句“你们也不容易”给打发。

他现在有点随心所欲了,理发钱看着给,多少不嫌,但至少得有个窝头,这样反而很多人找他理发。

城门口的兵,开始觉得这家伙挺有趣,不少人拿窝头来占他便宜,结果他还不收,说什么保家卫国就靠你们了,剃个头算啥,你们也不容易。

保安团的杂碎兵啥时候听人家说过他们这个?不说破防,至少站岗腰杆子挺得更直。

情绪价值嘛,这个词总结的很好,赵保胜很喜欢,等城门口的兵开始给他散烟,他就更喜欢了。

先是西门,后来换岗的其他兵也来找他剃头了,他还是不收钱不收窝头,最后整个县城保安团的兵都来了!

不管这些兵是怀着占便宜的心理,还是纯粹好奇,无非就是多了些让他练手的,这么一想,是不是瞬间平衡了?

说实话,收窝头剃头,窝头收多了真吃不了了,棒子面窝头拉嗓子啊!

剃头的时候,再说几句好听的,哄高兴了,还能混支烟,赵保胜甚至和很多兵攀上关系了!

这是啥?这是军民鱼水情的真实写照啊!

当然,赵保胜忘不了去新乡路上被搜刮走的那些法币!

这么做纯粹是为了搞关系方便打听消息。

即便这样,山里八路军的消息,依然是模糊的。

西边山里据说有个黑风寨,也有人说那是八路的游击队,连捷克式都有!

也有人嗤之以鼻,那就是剪径的土匪,虽然红党那些人也被称为“匪”,但他们从不抢老百姓!

黑风寨是谁,没人知道,但他们确实抢了不少老百姓!

真真假假的匪患消息,甚至一度盖过了鬼子占领金陵城的消息!

金陵城果军大败,已经是被公认的了,但屠城却少有人知道,赵保胜一点不奇怪,鬼子知道这事颠覆认知,藏得可紧。

即便他之前已经解开心结,现在听到消息,依然胸口发堵。

不知道当初写的那些信,有没有发挥作用……

………………

胡义挺满意现在的生活,哪怕每天挣的钱还不够糊口,哪怕苏青仍然对他不假辞色,可每天能看到她,就让人心头暖暖的。

苏青却是相反的,每天都在煎熬中,八路军肯定已经向南,也许已经到了附近山里了,可没有确切消息,没有具体位置,她不敢贸然带着情报和药品进山——遇到匪,可损失不起!

她催促赵保胜赶紧确认,但赵保胜也很无奈啊!姑奶奶你不是不知道我前两天出城就被打劫了吧?

他打的主意是,听说哪里有八路军的确切消息,再出城去找,去核实,总不能现在去山里满山乱转悠吧?

……………………

山里的八路军,现在也很难,很多遇到的村庄,并不认可他们,甚至怀有敌意。还是那句‘匪过如梳,兵过如篦’造成的。

山里还好,冀中平原甚至还出现了‘联村保’。日军过境,果府人员逃亡,伪政权还没建立,农村基层出现权力真空,盗匪横行,大地主作为‘包税人’,组织起类似古代坞堡联防的自治组织,把控了广大农村。

农村,是粮食和人力的富集地,这些自治组织直接控制了最重要的两样,待价而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